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关涛 《中国水运》2007,5(7):54-55
西南水运出海通道中线起步工程(简称中通道工程),是国家水运建设重点项目"一纵四横"中的一条,属西江及主要支流主通道的一部分。西江主通道上游规划有左(右江)、中(红水河)、右(都柳江)三线,中线由南盘  相似文献   

2.
“两江一河”(即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简称),是我国内河规划建设“两横”、“一纵”、“两网”水运主通道中,作为“一横”珠江水运主通道的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两江一河”是珠江水系西江上游的主干流,它横跨滇、黔、桂三省(区),下连广东及港、澳地区,是西南地区水运出海捷径,是国家水运主通道之一。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两江一河”的开发和复航问题得到了中央和国家计委、交通部的高度重视。西南出海水运通道中线起步工程正在实施。该项目是贵州省“九五”跨“十五”的重点水运工程项目,主要工程内容是按五级航道标准整治……  相似文献   

3.
<正>39年,红水河无声这种无声,是红水河的失语。曾经百舸争流的红水河,在这39年间逐渐断航,也逐渐失去了在珠江水系航运中应有的地位,上游下不去、下游上不来。作为国家规划建设的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的红水河,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南地区与粤、港、澳江海直达的重要水运主通道。河道的通航历史可上溯到秦汉时期,在《史记》等历史文献中便已有红水河通航的记载。那时的红水河使已经是巴蜀沟通夜郎与番禺的主要运输通道。红水河自古以来就作为西南山区与东部沿海沟通的水上要道,山与海通过河流无缝对接、亲  相似文献   

4.
西江水运主通道专业化运输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江水运主通道专业化运输是"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和合作的必然趋势,本文从西江水运主通道专业化运输的现状出发,从集装箱运输、煤炭运输、石油及其制品运输、金属矿石运输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赵刚 《珠江水运》2002,(11):24-25
珠江水系水运主通道建设,推动了珠江水运辐射带的经济发展。而广东珠江三角洲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和沿江经济走廊的逐步形成,为此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 珠江水运主通道建设成就辉煌 “九·五”期是珠江水系内河航运建设投资最多、投资面最广、成效最显著时期。水系“一横(西江航运干线)一网(珠江三角洲航道网)”是全国内河航运建设重点“两横一纵两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水运主通道建设大大促进了内河航运的发展,使内河航运优……  相似文献   

6.
近日,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提高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红水河)通过能力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峡谷段枢纽船闸平面布置和下游通航水位备降技术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了专家评审。专家委员会认为,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红水河)跨越我国三省一区,在我国内河主通道网占据了"一横"的重要地位。目前,红水河干流水电枢纽梯级开发建设中存在着通航建筑物建设规模不统一、  相似文献   

7.
西南水运出海通道中线起步工程(贵州段)正式动工 在新千年来临之际,贵州省人民迎来了全省水运交通建设一大喜事:2000年12月25日,西南水运出海通道中线起步工程(贵州段)正式开工建设.它标志着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水运主通道建设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8.
《航海技术》2000,(3):17-17
为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交通部提出了西部地区公路水路发展远景目标。其中水路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建设水运主通道为重点,全面开发西部地区的水运资源,适应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具体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贵港市地处黎湛铁路和郁江交接及黔江、郁江两江汇合处,国道209线、324线交汇于市区,大西南东向水运主通道有360千米干线贯穿全市东西,是八桂大地不可多得的港口城市.  相似文献   

10.
结合东莞市水运发展现状及预测情况,对东莞市水运通道按照各自情况进行了分类和定义,在此基础上,结合水运发展需要,构想了东莞市水运发展主通道布局。  相似文献   

11.
沿着珠江入海口上溯,经西江、黔江、红水河及其上连接的南盘江、北盘江、可达祖国西南地区腹地深处,这一将港澳地区、两广和云贵省区联系在一起的珠江流域水运主干道,正是西南地区水运出海的中线通道,也是国家规划的水运主通道。……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历史时空演变中里程碑式事件对岭南水路物流主通道西江、北江、东江发展进程的影响,探讨分析岭南水路物流主通道功能变化的历史渊源,为谋划新时代广东水运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之初,交通部提出了以“三江两河”为重点的内河航运发展方针,并建设了部分骨干航道,为缓解内河水上运输紧张局面打下了基础。但由于多年来欠帐太多,内河航运的落后状况一直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为此,交通部于八十年代末提出从“八·五”开始,用几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建设“三主一支持”的长远规划设想,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随后全国水运主通道总体布局规划编制完成,作为全国水运中长期发展规划,对指导我国内河航运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年来,水运主通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九·五”期,突出重点、注重效益,水运主通道得到了较快发展,内河航运落后面貌有了初步改观。……  相似文献   

14.
"十五"期,安徽省交通厅提出"江河水运振兴工程"战略构想,实现"大力推进水运主通道和港站主枢纽项目建设,基本形成我省水运主通道架构,为振兴水运创造基础条件"目标.这不仅为安徽航运指明了努力方向,更是对广大航运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需要我们群策群力,为之奋斗.淮河航运在安徽航运业中地位重要,发展淮河港口对江河水运振兴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此,笔者就如何发展淮河港口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5.
湖南水资源十分丰富,湘资沅澧四水汇洞庭、入长江,形成了一个南接珠三角、内进大西南、外达江海的天然水运网络。在国家大力支持下,我省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全面启动了水运建设工程,加强水运交通设施建设,初步建成了以洞庭湖为中心,湘江、沅水等水运主通道为骨架,澧资航线、未水等区域性重要航线为干线,长沙港、岳阳(城陵矶)港为主结点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北江是珠江水系第二大河流,位于广东省北部,干流全长(韶关至三水河口260)258km,是粤北地区连接珠三角及港澳地区的唯一水运通道,流经韶关、清远、佛山、肇庆四市,在三水思贤滘口与西江汇合进入珠江三角洲河网地区后注入南海,是广东省航道规划"一横一网三通道"中的三大水运主通道之一,航运地位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7.
要闻     
交通部提出西部水路发展目标 交通部提出了西部水路交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及目标。该规划共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出海干线通道的建设分布在西部的有长江干线、嘉陵江、汉江、西江干线、右江、柳黔江、北盘江及红水河等7条水运主通道,总长4060公里;第二层次:连接水运主通道的重要支流和重要的地区性河流的航道建设,包括长  相似文献   

18.
<正> 贵州各族人民亟盼打通红水河水运出海主通道如果比珠江为一条龙,那么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则是龙脚龙尾。2001年开工建设的龙滩水电站,在贵州省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形成了360公里的深水库区航道,无疑为珠江这条巨龙强了身健了体,为"南下珠江"战略的实施创造了条件。然而,龙滩水电站的通航设施迟迟未建成,长期成为新的碍航闸坝,贵州省各族人民迫切要求尽快建成龙滩水电站通航设施,早日恢复红水河全线通航。他们痛惜龙滩断"龙脉",期盼船舶过闸来。  相似文献   

19.
水运发展战略与水运规划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宏观调控职能的重要内容之一,水运规划工作愈来愈得到交通部和各级航运管理部门的重视.近年来,交通部先后组织编制了<内河航运发展战略>、<内河水资源综合开发>、<长江干流航道发展规划>和<全国水运主通道规划修编>等水运规划,充实和完善了国家级水运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为使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合肥市更好、更快地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分析合肥水运的现状和短板,阐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引江济淮工程打通了合肥水运南延北上的主通道,国务院印发《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安徽省水运投资、建设、管理、运营方式更加多元等战略机遇,提出合肥港建设兆西河Ⅰ级航道、加快重点港区建设等打通合肥港通江达海的水路主通道、发展多式联运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