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我区目前对进口汽车尚未制订维护规范,为了尽快贯彻交通部颁的新的技术管理制度,加强对日本三菱载货汽车的各级维护,编制了企业技术标准,制度了“日本三菱载货汽车二级维护规范”,新“规范”的实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每辆车每年减少了1次全年解体作业,减少了在厂车日8天,减少了修理费用850元,材料费1050元,新“规范”的制订打破了传统的约束,既坚持了“预防为主,定期检测,视情修理”的原则,又重视到汽车维护技术的可靠性,也考虑了经济合理性,因此,加快了现行汽车维护制度的改革,有利于防止并减少汽车维护中人力,物力的浪费,为重新修订老旧车报废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广西交通科技》1993,18(2):23-25
自改革开放以来,广西交通部门坚持两个明建设一起抓,使公路和水路运输实现了货畅其流,人便于行,交通管理体制实行了政企分开,建立了四级交通管理网,交通企业积极走向市场,在竞争中求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并出现了突破性的发展,精神明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广东交通》2004,(5):10-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邓小平高瞻远瞩地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他在祖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创办了深圳经济特区。1979年6月,四航人满怀豪情,率先开赴蛇口,拉开了建设深圳特区的帷幕。当年,四航人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崭新观念,成功地引爆了劈山开衢的第一炮,开通道路,建设码头,筑起厂房,创造了“深圳速度”;以敢为人先的大无畏勇气,率先实行“定额超产奖励制度”而惊动了中南海;以发扬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安营扎寨,  相似文献   

4.
《道路交通安全法》作为我国第一部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总结过去,面向未来,创新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理念,更新了管理制度和管理规则,改革了传统的管理模式,丰富了现代管理手段,充分体现了依法、合理、科学、便民、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建设的里程碑。《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颁布布实施,增强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人性化,促进了交通管理的科技发展和信息服务,推动了交通安全工作的社会化,调动了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全社会参与交通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对推动我国道路交通管理与时俱进,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有着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根据焊接接头经焊接热循环后的应变形成机理,研究了金属结构焊接变形的形成规律,建立了预测焊接变形的数学模型,运用数值方法,微机技术,编制了相应的微机预测程序,该程序综合考虑了焊接工艺参数,装配,焊接顺序,结构中的原始应力状态,散热,板厚,塑性区重叠等对焊接变形的影响,同时对工程实例的焊接变形进行了预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精度满足工程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6.
我国过去建筑石拱桥,就地取材,价廉耐用,但与现代建桥比较费工费时,缺少美感。文章介绍了浏家滩石拱桥改造了传统的建桥方式,应用了板肋拱、悬半波、半幅施工、正拱斜置等现代建桥的施工工艺,发挥了石拱桥的优点-节省了材料,缩短了工艺,增加了美观,为古老的石拱桥增添了活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全面论述了苏南运河整治11座大桥的改建情况,以及设计方案选择,结构设计,施工方案介绍等,采用了新结构,新工艺和新材料,桥梁受力合理,造型美观,施工方便,造价节省,确保了苏南运河整治工程的顺利进行,给苏南运行增添加了新景色。  相似文献   

8.
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客观模糊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笔者根据适应与经济发展的一般含义,探讨了公路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性内涵,拟定了其评价指标,建立了量化模型,说明了量化过程,提出了客观模糊评价方法,设定了评价指标的评语集、评语值域和模糊隶属度函数,然后对我国1991~1999年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得出了不适应性结论。  相似文献   

9.
发展县乡公路振兴农村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各级政府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发展交通,由于大力发展县乡公路,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增强了干部群众自力更生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了自然资源的开发,增加了群众收入,使贫困地区的经济逐步走向规模经营,从而推动乡镇经济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沪宁铁路诞生已100年了。在这100年中,沪宁铁路如同其他交通工具,有了飞跃的发展;火车头从蒸汽机车发展到了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动车组;铁路设备换上了无缝钢轨,整体道床,通信,信号设备已经走上了自动化,遥控化的道路;列车速度从时速20-30公里发展到了200公里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