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汽车内的空气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汽车内空气品质的特点和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提出在车内单独设置至气净化器及加强车用空调系统中的通风净化功能两种空气净化方式,综合利用过滤、活性炭吸附、光触媒和负离子法等技术净化车内空气,并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污染源。  相似文献   

2.
冯丽媛  田小童 《家用汽车》2006,(10):168-170
上期杂志我们还在讨论车内空气污染无法可依,不久就传出《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制及测量方法》(以下简称《方法》)即将出台了。最近几年,很多经常开车的车主出现头晕、恶心等病症,他们怀疑是车内污染物超标导致自己出现这些症状。即将出台的《方法》将对车内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总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的限值首次进行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汽车的环境污染特点及状况,阐述了汽车排放的成分与途径,以及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提出了对汽车有害气体的净化措施和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4.
空气的污染很大的一部分是由车辆排放造成的,本论文论阐述了车辆排放污染物控制与净化途径。  相似文献   

5.
汽车尾气的排放与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奇 《江苏交通》2001,(6):18-20
环境受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汽车排放尾气造成的污染,因此必须控制汽车的排放,汽车排放的主要控制措施有机内净化和机外净化两种技术,以及提高燃油品质,采用低污染的代用燃料或无污染的“绿色汽车”。  相似文献   

6.
汽车内部是否实现良好的通风,直接关乎到车内空气的质量,甚至影响到人体健康问题。本文结合汽车的发展现状与通风环境,指出汽车内部通风结构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结合车内通风不畅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车内空气污染不容忽视。随着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开始注重城市公交客车车内的空气污染问题。公共汽车车内的空气过于浑浊,出租车内的空气唯恐带有传染病菌,长途卧式客车内的空气带有难闻的气味而令人作呕,不久的将来,地铁车站的站台和轨道间安装了隔离门后,地铁车厢内的空气洁净度可能恶化等等。凡此种种,已经引起多方重视。  相似文献   

8.
对汽车排放有害物质的危害和检测标准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有效促进汽车排放污染主要技术措施和方法的不断改善,对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缓解由于汽车尾气导致的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成分及其危害,介绍了新排放法规Ⅰ型、Ⅲ型、Ⅳ型试验限值,重点研究分析了汽车的5项排放影响因素及其净化措施,重点讨论了柴油轿车的发展现状和潜力,文章最后介绍了其他几种绿色环保车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汽车的排气净化的各种措施,指出现阶段排气净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基于乘客感知的常规公交服务质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栋  杨晓光  安健  刘好德 《城市交通》2012,(4):72-78,41
针对当前城市常规公交服务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多侧重设施指标水平的统计分析,而对公交服务主体——乘客感受考虑不足的现状,引入"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概念。提出了以乘客感知和期望之差为基本依据的常规公交服务质量评价方法,建立了公交服务质量评价体系。选取上海市北安跨线和成都市119路公交线路为案例,通过分析实际调查数据,量化评价了两条公交线路的服务质量,验证了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案例研究表明,票价、候车时间、车内空间、换乘便利性是公交服务亟待改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芦苇在生态护坡航道整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芦苇在生态护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索了不同水分条件下芦苇根系生长发育分布规律,并对芦苇削浪缓冲护坡效果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土壤利用芦苇根系加筋,起到保土、固堤、改良土壤作用,从而大幅度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芦苇在河道整治固土护坡、消浪缓冲、净化水质、提高空气质量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生态护坡植物.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多功能车辆总线MVB、轨道交通车载ATP安全计算机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VME总线接口、2乘3取2冗余结构的MVB网络通信控制板,可靠地实现车载ATP安全计算机系统中MVB接口通信功能.在对比了几种冗余结构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详述了VME总线Slave接口的设计及在3取2表决中的同步和容错技术,最后对通信板卡进行了安全测试,在满足IEC61375-1标准的同时,也实现了冗余容错机制,为车载安全计算机控制网络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城市机动车排放因子的测算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计算城市机动车排放因子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介绍基本排放因子的计算且通过实例提出简化计算方法,并着重阐述计算城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因子的MOBII正模型法和MVEI模型法.对于评估城市空气质量环境质量、制定管理政策、采取适宜的整治措施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乔力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8,53(6):1245-1252, 1277
针对钻爆法施工隧道中压入通风方式造成的隧道内空气质量差、排尘久等缺点,在传统通风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结构优化改进,形成抽出式风幕通风方式. 以吴家岭二级水电站新建I号、II号引水隧道为试验隧道,对两种通风方式条件下隧道内风速及游离SiO2粉尘扩散特点进行现场监测与对比分析,并应用有限元Ansys-CFD软件对游离SiO2粉尘浓度场演化特征进行了模拟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在抽出式风幕通风条件下通风35 min后,施工作业区内游离SiO2粉尘浓度即可达标,洞身区只存在少量极低浓度SiO2粉尘,作业区内SiO2粉尘浓度最大净化率较压入式通风方式提高了25.93%,隧体内施工环境大为改善.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出发旅客出行调查数据,研究航空旅客机场接驳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将潜在变量分为接驳方式服务水平(包括时间、费用等)和旅客个体属性(包括旅客类型、出发地等),通过相关性检验等方法确定关键解释变量。以嵌套Logit(NL)模型为理论基础,指出机场不同类型旅客接驳方式选择的差异性,并以商务旅客为例,利用模型预测各接驳方式比例。模型结果显示: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是影响机场接驳方式选择的最重要因素;车内时间和车外时间在两类潜在变量中体现出不同的显著性;携带行李数量(便捷性)和舒适性等也影响接驳方式的选择。最后,利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数据对模型实用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范勇 《交通标准化》2007,(9):187-189
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是测定路面平整度的一种简便高效的仪器,它利用电脑记录,具有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安全快速、误差小等优点,适于各等级公路进行检测路面平整度或评定行车舒适性.  相似文献   

18.
公共交通是老年人重要的出行方式,到达车站的步行时间是公交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出发地到车站的步行时间表征车站可达性,基于陈述性偏好调查数据,利用随机系数Logit 模型研究步行时间对老年人公交选择行为的影响. 研究表明:随机系数Logit 模型比传统的多元Logit 模型具有更高的拟合度. 随机系数Logit 模型的效用函数中,车内时间系数为非随机变量,步行时间系数为随机变量;性别、年龄、是否拥有电动车、教育程度、月收入是否大于3 000 元、是否经常使用公交等个人统计学属性,以及老年人对身体状况的主观感知、老年人对体育活动的态度等心理因素,对老年人步行时间价值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出行者的选择偏好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现有研究根据出行者的某些特征对出行者分类,再分析不同类别出行者的选择行为,这种方法缺乏理论依据. 本文利用潜在类别条件 Logit 模型,研究出行者异质性和其对地铁时间价值的综合影响. 潜在类别条件Logit 模型根据出行者的选择行为进行分类,再分析出行者的个人特征对分类的影响. 通过分析,出行者可以划分为class1、class2 两个潜在类别.class1 中无座乘客不在意车厢内拥挤度,class2 中无座乘客极为在意车厢内拥挤度;class1 中有座乘客与无座乘客的时间价值分别为14.7 元/h、16.9 元/h, class2 中车厢内无座乘客的密度增加1 人/m2,其时间价值增加8.6 元/h;出行者的舒适性需求对出行者类别划分具有显著影响,出行者的舒适性需求越高,出行者越有可能属于class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