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边坡植被生长特征及其护坡模式的优化研究目前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对于植被护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就更少。以边坡为研究对象,以植物根系的锚固作用为研究重点,采用PLAXIS 3D数值模拟为研究手段,分析植被根系形态、植物根系密度、植被生长位置三大因素对自然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水平型根系植被对边坡的加固效果最好;根系密度与边坡的稳定系数成正比;植被生长位置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是F_(坡顶)F_(坡脚)F_(坡中)F_(全坡均布)。以上研究结果可以作为植物生态护坡前期工作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植被对膨胀土的改良作用,采用细麻绳模拟了不同根系直径和根系排列分布的土体干缩开裂试验,分析了土体中的水平根系、竖向根系、斜向根系、混合根系及不同根系直径对抑制膨胀土干缩开裂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4种不同根系的排列方式对干缩开裂抑制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混合排列根系的、水平根系的、倾斜根系的、竖向根系的.根系直径的增加对干缩开裂的抑制作用呈先增后降趋势,加筋直径为2 mm时,其表面裂隙率为1.6%,抗开裂效果最好,而直径分别为1、3、4 mm组的最终裂隙率分别达到2.6%、3.4%和4.06%.该结果可为膨胀土边坡生态加筋护坡等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植被对膨胀土的改良作用,采用细麻绳模拟了不同根系直径和根系排列分布的土体干缩开裂试验,分析了土体中的水平根系、竖向根系、斜向根系、混合根系及不同根系直径对抑制膨胀土干缩开裂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4种不同根系的排列方式对干缩开裂抑制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混合排列根系的、水平根系的、倾斜根系的、竖向根系的.根系直径的增加对干缩开裂的抑制作用呈先增后降趋势,加筋直径为2 mm时,其表面裂隙率为1.6%,抗开裂效果最好,而直径分别为1、3、4 mm组的最终裂隙率分别达到2.6%、3.4%和4.06%.该结果可为膨胀土边坡生态加筋护坡等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生态防护根系固坡的力学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根系的固土作用是通过影响土壤的应力、应变状态来实现的,然而根系在土壤介质中的受力复杂而多变,使得确定其加固能力非常复杂和艰难.为了深入研究植物根系在增强土壤抗剪强度中的作用机理,文中将植物根系和土壤看作复合体,采用直剪试验方法,研究了植物根系的分布密度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进而建立了植物根系的"锚固"公式,为定量分析植物根系的固土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日本植生混凝土的相应技术标准,设计了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其力学性能,并通过工程实例对植生混凝土的护坡效果进行了评价。室内试验表明:室内试验所制备植生混凝土的28d抗压与抗折强度分别大于10MPa、2MPa,满足日本关于植生混凝土的相应规范标准,可用于边坡稳定中;试验所制备植物生长基料可有效保证植物的生根发芽,一个月后,根系可穿透植生混凝土层扎根到下层土壤中汲取营养,植物生长良好。工程应用实例表明:边坡采用植生混凝土进行护坡后,在经历暴雨等不利天气后,坡面未出现任何垮塌现象,抗冲刷能力强,边坡稳定性好;同时坡面植物生长良好,起到了固土护坡与美化边坡景观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北地区高速公路边坡多为黄土边坡,土壤性质较差、植被密度小、生态视觉效果差,因此有必要对黄土地区边坡植被护坡的生态恢复技术进行探讨。通过对西北地区公路典型试验段湿陷性黄土路堑植被护坡进行调查,对坡面直接种植技术、工程与植被结合技术、改造坡面形态的植被护坡技术3种类型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了各种类型护坡的技术效果、特点与适用性。结果表明尚没有一种边坡植被护坡技术能够完全应用于所有黄土地区。提出不同地区、不同路段在应用植被护坡技术时,应当重点关注边坡坡型选择与植被搭配两大因素,在边坡选型时确保地质稳定性及生态稳定性,在植被选型时采用乔、灌、草、藤结合,可以有效提升植被边坡的耐久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现有护坡缺陷的基础上,介绍了生态混凝土的原料选择、配合比及工程性能,最后给出了生态混凝土的框架参考结构。由于生态混凝土除起到护坡功能外,还具有过滤性和植生性功能,其应用将会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8.
以山西省阳蟒高速公路植被生态护坡为研究对象,对分别应用双聚交联型土壤固化生态修复技术、客土喷播生态修复技术、植被穴栽生态修复技术3种植被生态修复技术的植被生态护坡开展实地调查,分析不同植被生态修复技术对绿化植被生长情况及边坡坡面侵蚀情况的影响,探讨不同植被生态修复技术的水土保持效益,研究得出影响高速公路边坡水土保持效益的关键因素,为同类型高速公路边坡植被生态修复及水土保持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验研究芦苇湿地对垃圾渗滤液中含氮污染物的去除,并探讨芦苇湿地各部分氮含量分布及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的芦苇湿地土壤及芦苇根茎含氮量增加;茎叶含氮量明显高于芦苇根及土壤;芦苇生长过程能够固定环境土壤中的氮,芦苇能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部分含氮污染物.芦苇土壤含氮量未超出芦苇忍耐限度(177.67×103~255.67×103 mg/kg),还可以进一步增加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量.芦苇湿地可能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土工格室植被护坡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土质路基边坡植被护坡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土工格室内草本和木本植物根系加筋土体的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复合结构植物防护技术--土工格室柔性护坡挡墙.给出了土工格室植被护坡设计计算方法,并在济莱高速黄土高边坡防护工程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十八大报告中,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中,均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摆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重要位置。公路边坡防护与生态保护的实施,对改善公路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保障行车安全,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公路边坡类型、植物护坡原理、设计原则及技术措施等方面对公路边坡的防护及生态保护方面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卢佩霞 《交通标准化》2011,(21):168-172
河堤边坡表面经常受到波浪冲击、地表水径流和地下水渗流等因素作用,形成表面侵蚀和浅层滑坡现象。植物根系能减少边坡表面水流冲刷和地下水渗流,增加土体强度,具有明显的浅层护坡效果。随着植物根系含量增大,根系土的强度增大。植物根系土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可以采用类似加筋土边坡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生态防护在公路边坡防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防护作为一种全新的公路边坡防护理念,其经济环保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决策者的青睐.主要从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的基本特点、技术发展与应用状况、边坡生态防护与常规公路坡面防护措施的主要区别进行简要的分析,进一步对边坡生态防护的优势进行总结,并对边坡生态防护在绿色低碳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公路边坡的生态防护作为一种全新的公路工程创面修复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公路边坡修复的长期稳定性问题,并能有效地协助解决汽车尾气污染等重大环境污染问题,所成的稳定植被将形成巨大的储备碳库,对于绿色低碳公路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态护坡保水和抗冲刷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内外以有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植被对边坡地表冲蚀及边坡滑动的稳定机制,分析了生态护坡的保水和抗冲刷能力,可供相关设计和技术人员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系统研究日渐引起公路部门的重视,目前很多高速公路的边坡防护采用了生态防护。本文详细介绍了客土喷播防护技术的特点,针对在信南高速公路风化岩石路堑边坡中的具体应用,从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做了较详尽的阐述,对植物生长情况,做了仔细的分析研究,提出客土喷播施工方法的适用条件、植物种类选择及用量等。  相似文献   

16.
金岗 《交通标准化》2010,(17):117-120
根据山区高速公路石质高边坡的工程特点,结合实例分析高边坡在设计和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单纯采用圬工防护存在的不足,基于此提出高速公路石质边坡生态防护的设计原则,并探讨石质边坡防护的景观设计,对高边坡生态防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西南部地区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高陡边坡的数量占了很大的比例,一般的生态防护护坡技术达不到理想的护坡效果。植生板生态植被护坡技术能够有效地弥补其他生态防护的不足,达到合理的生态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8.
对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原理与应用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速公路生态防护的目标是保持生态平衡,减少水土流失,稳固路基,美化环境,减轻视觉疲劳。高速公路边坡防护必须通过生态防护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找到适合当地气候与土壤条件的植物种类,提高植物成活率.必要时可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以增强护坡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在公路建设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切实提升路域植物保护水平,针对路域植物保护自然理念贯彻不足、技术选择不多等问题,将“近自然保护理念”引入公路建设,构建路域植物近自然保护理论框架和技术体系,并以云南小磨高速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实践证明,小磨高速建设过程中有效保护了森林19.7公顷、珍稀植物3 600余株,生物多样性保持稳定。研究结果表明:(1)路域植物近自然保护应贯穿公路设计、施工和管理三个阶段,体现整体性、自然性、生态性、节约性四大特征;(2)应从生态选线、植物群落重建、生态边坡修复和土壤种子库利用等方面推进近自然设计;从主动施工保护、近自然地形处理、表土利用和土壤基质修复等方面推进近自然施工;从植物群落监测和保护宣传等方面推进近自然管理。  相似文献   

20.
伍松 《交通标准化》2012,(17):122-123
新疆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而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极大,这就要求在公路建设中做好水土保持设计工作,建立起完善公路工程水土流失防治体系,以提高新疆地区公路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水平,实现公路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