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文中主要介绍使用KULI热管理仿真软件与CFD仿真分析进行耦合的方法,对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匹配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计算。通过使用先进的仿真软件,使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设计开发简单方便、可靠高效,并缩短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2.
首先介绍了设计发动机冷却系统在整车开发中的重要性,然后应用Kuli软件对一货车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了仿真和设计,包括建立发动机冷却系统中格栅、散热器和机械风扇等部件的仿真模型。以及设置部件的性能参数和仿真计算,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可以为企业开发汽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设计发动机冷却系统在整车开发中的重要性,文章应用Kuli软件对某轿车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了仿真和设计,包括建立发动机冷却系统中格栅、中冷器、散热器、机械风扇和电动风扇等部件的仿真模型,以及设置部件的性能参数和仿真计算,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表明Kuli软件主要使用试验数据进行分析,使开发费用和周期都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GT-SUITE软件对某乘用车冷却系统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包括建立发动机水套、水泵、节温器、散热器和暖风芯体等部件的仿真模型以及关键部件的参数设定和仿真计算。研究了整车冷却测试工况下冷却系统各组成部件的流动和换热特性,并与整车试验进行对比,对所建立的仿真模型进行验证。针对整车冷却试验中出现的水温偏高问题,通过对冷却系统水侧回路方案的优化分析,给出了解决方案。文章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仿真与试验研究,为整车前期冷却系统的开发积累了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5.
基于某增压发动机冷却系统布置原理及水套三维流阻边界,建立匹配该车型的冷却系统一维模型,进行典型工况下的分析,得到系统各支路流量分配情况,并进行冷却系统专项试验,验证仿真精度,评估仿真分析在冷却系统开发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国六重卡开发中使用零部件试验参数,对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KULI仿真计算,模拟出发动机在功率点和扭矩点各个转速下冷却系统的参数;并与整车轮毂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KULI计算数据的可靠性,证明了KULI仿真在重卡开发中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GT-Suite软件建立了某重型载货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一维-准三维混合仿真模型,通过对发动机极限工况下出水温度、出水流量等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对比分析,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在此模型基础上对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风扇选型匹配,实现了满足整车冷却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减小了其消耗功率,从而提高了整车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车用分离循环式冷却系统的结构及其特点。利用AMESim软件建立冷却系统1D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将分离循环式冷却系统计算结果与传统单循环冷却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分离循环式冷却系统的冷起动时间比传统冷却系统减少了87 s,发动机的机体温度升高了5.5℃,油耗减少5%,发动机的经济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12m传统燃油客车为研究对象,依据WP10H400E62发动机冷却需求,开展了中冷器、散热器和电子风扇等主要零部件选型计算校核研究,并应用基于KULI开发的冷却模型对冷却系统的性能进行仿真验证,希望通过样车发动机冷却液温度的反馈情况来验证仿真模型的可靠性,以便为冷却系统零部件的选型和仿真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节能与环保的要求不断提升,车用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满足最大散热需求,还要能够优化分配流量,满足不同冷却系统零部件在不同工况下的需求。文章基于AMESim模型对某款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对不同的发动机出水口的零部件进行匹配校核,找到合适的出水口零件,使发动机冷却系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某动力装置内燃机冷却系统模型,用该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车用发动机冷却系统工作过程与匹配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台车用柴油机的冷却系统进行冷却系统水流和热流分布台架试验,利用流体系统仿真分析软件对整个冷却系统工作循环过程、热平衡状态和冷却系统匹配性能进行仿真计算,并依据试验得到的相关结果验证了计算模型,对影响其冷却性能的一些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最后指出该冷却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3.
张诺 《时代汽车》2021,(7):172-173
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是保障汽车动力持续稳定输出的重要部分,冷却系统的故障识别与检修是目前汽车维修领域极为热门的一项内容。本文首先介绍了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主要组成,并对冷却系统的原理简要分析,重点分析了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以实例的方式分析了汽车发动机过热的原因与检修方式,为相关发动机冷却系统检修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水泵流量对整车冷却系统的影响,建立发动机GT-POWER模型和整车冷却系统GT-COOL模型,同时利用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并求取发动机热边界条件和散热器换热特性参数。建立散热器三维几何模型,利用CFD方法求取散热器的流动特性参数,将发动机模型和散热器模型在STAR-CCM+中耦合成一个系统,模拟整车冷却系统的工作过程。以某农用车的冷却系统为例,通过仿真求得其水泵流量在0.8 kg/s时散热器散热功率达到最大值10.489 k W,且发动机燃烧室壁面温度为523 K,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国六排放升级,发动机对冷却系统散热量需求增加下的冷却系统布置方案研究。通过对国六发动机增加EGR冷却器后串联式冷却系统和并联式冷却系统方案工作原理分析,并应用原理进行整车方案设计,最终根据整车热平衡试验对整车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为国六车型设计开发提供数据及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6.
发动机电控冷却系统性能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建立冷却系统各部件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发动机电控冷却系统性能分析平台。应用该平台对汽车发动机电控冷却系统的运行控制优化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电控冷却系统可根据发动机工况控制冷却系统的运行,有效提高冷却系统效能,降低冷却系统功耗,并减小发动机在效率最高点的温度波动,从而降低燃油消耗率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17.
研究对比了采用名义最大温度和3σ(标准差)最大温度2种方法设计的发动机冷却系统性能水平的不同。研究基于误差仿真分析工具和冷却系统一维仿真模型,模拟得到不同输入参数集组合产生的温度分布。分析了2种设计方法得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在性能、质量以及燃油经济性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采用SolidWorks建立某V型多缸柴油机冷却系统的水路三维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冷却系统中水路的流动进行了三维仿真计算,分析了冷却系统在不同发动机入口流量情况下左右两排气缸流量的差异及单排气缸中通过各缸盖的流量不均匀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发动机入口总流量的增加,左排气缸冷却液流量与右排气缸冷却液流量分配的差异减小,趋于均匀;单排气缸中,通过各缸缸盖的流量绝对值差异随总流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均匀度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9.
后置发动机汽车冷却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内几种后置客车的试验研究,介绍了一种后置发动机车辆冷却系统的设计布置方法,并在计算机中引入安装效率。采用新的计算方法可计算冷却系统的气水温差,定量地分析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  相似文献   

20.
同时建立了三维整车热管理数值模型和发动机及其冷却系统的一维数值模型.发动机舱内流场及其换热特性三维仿真获得的对流换热系数和换热量,可用来在发动机及其冷却系统的一维仿真中算出冷却系各部件的温度;这些又可作为三维仿真的边界条件,去更新发动机舱的热流特性.如此反复迭代直至收敛.这样的一维和三维耦合仿真分析,为样机制造前整车热管理的仿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