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阿华  孙洁 《轿车情报》2007,(5):66-73
SUV体积庞大,在消耗大量燃料的同时排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加速了全球温室效应。这似乎有点危言耸听,不过的确有一定道理,所以当年初听说英国部分城市开始限制SUV进入市区时我就在考虑是否取消明年购买SUV的计划。然而豪华SUV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强了,当我在SUV与环保之间犹豫不决时,雷克萨斯带来了RX400h——人类历史上首款量产的油-电混合动力SUV,看来丰田的确要领军二十一世纪汽车发展动向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氢燃料电池汽车排氢阀,直接关系着氢燃料电池汽车电堆的性能及其安全。氢燃料电池汽车行驶时,排氢阀处于打开或是关闭状态。打开时,把阳极侧少部分的水和混合气体排到大气中,使得氢气浓度保持较高水平,电堆转化效率不至于降低过多;关闭时,使得阳极能够保持足够的工作压力,使得电堆保持较好的转化效率。文章说明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排氢阀的在燃料电池系统中的作用、工作原理、开启时间。  相似文献   

3.
氢燃料汽车与氢燃料电池汽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世界汽车每天消耗石油1600万升,这样下去,人们担心地球上原油会很快用光。因此汽车界人士近年来投入大量精力,开发和研制各种借用燃料汽车。在众多代用燃料中,氢气燃料和氢燃料电池是目前较有生命力的新汽车能源。本文介绍了氢气储存和使用的关键技术及存在的问题,综述了氢燃料轿车和氢燃料电池轿车研制、开发以及实际使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政府已计划决定建设世界第一条氢燃料“高速公路”,通过一系列加氢站将温哥华和英属哥伦比亚省的维斯勒连接起来。按计划,该“高速公路”将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时开通,为在全球推广氢燃料这种新型能源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简要介绍了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着重阐述了以氧气作燃料的优点、制氢方法、燃料电池汽车供氢系统及用氢安全策略。提出在使用时应注意供氢系统安全、车内安全控制、车库安全控制及安全操作标准。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在华召开的第四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令沉寂许久的氢燃料汽车又重新成为汽车产业越来越关注的技术方向。虽然氢燃料汽车发展前景广阔,但面临问题众多,我国推广氢燃料汽车之路任重道远。优势显而易见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支异军,氢燃料电池汽车号称新能源汽车的"终极解决方案",其优势显而易见。首先是续驶,例如现代氢燃料电池车NEXO配备了三个同型号的储氢罐,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7.
《世界汽车》2009,(5):134-134
3月31日,马自达正式启动Mazda5氢转子发动机混合动力车的商业租赁。首批用于商业租赁的车辆已于3月25日在日本获得车牌。Mazda5氢转子发动机混合动力车搭载了由氢转子发动机和电动马达组成的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续航里程为200km,最大输出功率达110kW。该车还采用双燃料系统,可在氢燃料不足时转换为汽油驱动。  相似文献   

8.
基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碰撞安全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近几年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广泛关注和发展。针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结构特点,提出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存在的碰撞安全性问题,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碰撞安全标准,给出了解决氢燃料电池汽车碰撞安全性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郭丽梅 《商用汽车》2023,(3):125-127
<正>1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发展现状概述受政策、技术、成本和商业模式等多因素影响,我国氢燃料电池技术在商用车领域得到了优先发展,而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则发展缓慢。截至2023年3月,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共计销售14 106辆,其中氢燃料电池商用车13 800辆,氢燃料电池乘用车306辆,各细分车型的年度销量走势详见图1(注:本文数据基于终端销量进行统计,下同)。  相似文献   

10.
氢发动机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以氢气作为燃料的发动机得到了广泛关注。以氢作为燃料的发动机主要有两种形式:氢氧燃料电池以及氢内燃机。氢发动机有诸多优势,例如:排放极低,能源可再生等等。但是氢发动机在发展的道路上还有许多问题,诸如:发动机成本较高,加氢站很少等等。文中主要对当前氢发动机的发展现状,以及对今后氢发动机发展方向展望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正7月6日,现代汽车打造的全球首款量产燃料电池重型卡车——XCIENT FuelCell,首批10辆车已启程运往瑞士。按计划,现代汽车将于今年9月起,向瑞士客户陆续交付50辆XCIENT Fuel Cell燃料电池重卡。XCIENT Fuel Cell燃料电池重卡推动了氢能源在商用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现代汽车将全球最高标准的氢燃料  相似文献   

12.
能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燃料电池汽车具有能量效率高、零排放等优点,已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而燃料电池汽车续驶里程是影响其商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现有的燃料电池汽车续驶里程测试方法,测量前需要先对储氢瓶进行加氢、降温、补氢等操作。考虑到用户在实际使用时可能不会进行补氢操作,本文通过测试与结果分析,讨论了补氢操作对燃料电池汽车续驶里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车载氢系统作为燃料电池汽车的重要子系统之一,主要由储氢容器、压力调节器、单向阀、氢气加注口和压力释放阀等组成.当车辆运行颠簸或者发生碰撞时,车载氢系统的安装强度直接关系到整车氢安全,在国家标准中,分别对车载氢系统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提出要求.针对80套国产车载氢系统进行安装强度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得出:Z方向相对位移最小,Y方向相对位移次之稍大,X方向相对位移最大.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在被称为"亚洲汽车风向标"的东京车展上,氢燃料电池汽车成为最大的焦点,本田、丰田、奔驰等车企都展示了其在氢燃料汽车方面的成果,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呈现方兴未艾之势。无独有偶,其他车企也在加快氢燃料研发速度,如宝马在积极研发新型氢燃料电池技术,希望通过压缩氢燃料技术尽可能增加1次加氢的续驶里程;同时,研究超低温环境下压缩氢燃料的技术,以提升燃料储量。燃料电池是新能源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化石燃料日益短缺、传统电力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氢燃料电池要环保得多。氢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的元素,在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掺氢比对氢-甲醇发动机稀薄燃烧性能的影响,在一台1.8 L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汽油机 (GDI) 改装的氢-甲醇发动机上,开展了不同燃空当量比和不同掺氢比条件下的甲醇发动机掺氢燃烧和排放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稀燃条件下,增大掺氢比能提高发动机缸内最高燃烧压力及放热率峰值,且燃烧相位提前,燃烧持续期缩短。在稀燃情况下适当掺氢有助于改善循环变动,混合气越稀改善效果越好,但随燃空比和掺氢量增大时,循环变动却有恶化的趋势。当燃空当量比大于 0.71 时,增大掺氢比能改善 HC 排放;当燃空当量比大于 0.83 时,掺氢能改善 NOx排放,但 CO 排放恶化;当燃空当量比小于0.83时,增大掺氢比导致NOx排放恶化但CO排放降低。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在华召开的第四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令沉寂许久的氢燃料汽车又重新成为汽车产业越来越关注的技术方向。不过,虽然氢燃料汽车发展前景广阔,但面临问题众多,我国推广氢燃料汽车之路任重道远。优势显而易见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支异军,氢燃料电池汽车号称新能源汽车的"终极解决方案"。其优势显而易见,首先是续航。例如现代氢燃料电池车NEXO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中国重汽设计制造的氢动力码头牵引车正式下线,标志着国内首款氢燃料码头牵引车已问世。这一能源技术革命,不仅实现了可再生资源对汽油的替代,而且解决了污染问题。中国重汽设计制造的氢动力码头牵引车是一款高效、清洁、零污染、零排放的新型新能源汽车,除解决了传统汽车效率低、环境污染的问题外,也解决了现阶段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不足的问  相似文献   

18.
氢燃料发动机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CFD软件STAR-CD建立了缸外预混合氢燃料发动机三维模拟仿真模型。对比氢燃料发动机与汽油发动机的性能发现,氢燃料发动机具有易点燃、火焰传播速度快、峰值压力及峰值温度高等特点。但氢气密度低,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单位体积的热值低,导致采用缸外预混合方式的氢燃料发动机比汽油机功率低15%左右。研究了过量空气系数和点火提前角对氢燃料发动机性能及NOx排放的影响,为提高氢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和排放性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氢动力汽车     
《经济导报》2006,(1):64-69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氢作为一种燃料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正如你能够从氢燃烧获职能量那样.生产氢也需要耗费同样的能量。这似乎不是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命题。  相似文献   

20.
氢燃料内燃机技术现状与发展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福水  郝利君 《汽车工程》2006,28(7):621-625
介绍了氢气及氢燃料内燃机的特点及氢燃料内燃机的技术现状。通过对比分析指出氢燃料内燃机既可以采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庞大工业体系,是实现氢气经济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