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针对某汽油发动机链传动啸叫问题,进行CAE 仿真分析及优化.采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分析正时链与机油泵链传动布置的相互影响,分析表明更改机油泵链布置不能有效降低链传动的啸叫噪声.通过优化正时罩壳结构刚度,降低表面振动速度,从而减少啸叫噪声辐射.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某开发车辆瞬态急加速工况出现的宽频敲击噪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确定敲击噪声来自于发动机正时链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张紧器结构并同步测试振动噪声位移等参数,明确了噪声产生的机理。同时,针对正时链张紧器进油压力、弹簧刚度、进油口尺寸以及泄油阻尼特性进行了参数优化,并提出多种解决措施,最后制作样件进行了实车验证。研究表明,通过优化张紧器进油口尺寸,不仅彻底解决了链系统的敲击噪声问题,还改善了正时链张紧力。  相似文献   

3.
柴油机结构振动和辐射噪声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多体动力学方法、有限元方法、声学边界元方法于一体,对某柴油机结构振动和结构辐射噪声特性系统地开展了数值预测和分析工作。通过模态试验数据修正了发动机各部件及组合结构有限元模型,确保了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由计算所得发动机结构表面的振动速度值和试验值变化趋势一致,在部分频率段吻合较好。基于表面振动速度法通过Matlab编程获得了各部件的声功率级及其排序,能够有效地指导低噪声设计工作。通过有限元和边界元方法分别对不同激励工况下发动机结构振动响应和声学响应进行了预测,通过分析可知,在低频段范围内活塞激励和燃烧激励相对阀系激励对整机辐射噪声的影响大,高频段辐射噪声主要集中在1 700Hz左右频段,其中,阀系激励对该频段范围内辐射噪声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某四缸增压汽油机,在试验过程中出现前端正时链系跳齿、链条断裂及导轨磨损严重等问题。本文通过对该发动机正时链系导轨型线进行优化和增加张紧器预紧力来削弱链条的横向振动和链条对导轨的正压力,从而遏制链系运转时跳齿和降低导轨的磨损程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中采用热弹流(TEHD)润滑轴承模型对一台三缸GDI发动机的振动噪声进行预测和优化。首先建立带TEHD轴承模型的发动机多体动力学模型,并对计算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接着在此基础上,预测发动机辐射噪声性能,确定了影响发动机NVH性能的关键部件和关键频率。最后进行发动机NVH性能优化,优化后发动机辐射声功率级降低了1.3d B(A)。研究结果表明,所建高精度模型能更准确地确定影响发动机NVH性能的关键频率;而合理的优化能更有效地改善发动机NVH性能,从而大幅缩短发动机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车用发动机表面辐射噪声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本文以一台车用六缸柴油机为例,研究了发动机的表面振动和发动机的表面辐射噪声。首先阐明了发动机表面辐射噪声和表面振动之间的关系并对辐射比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而后通过实验研究了发动机各部件的表面振动特性,并通过表面振动预测了该发动机各部件表面辐射噪声声功率和发动机总的表面噪声声功率。总声功率预测结果和该发动机实际声功率吻合较好,说明通过发动机表面振动可以较好地进行发动机表面辐射噪声声功率的预测和表面辐射噪声源的识别。  相似文献   

7.
以某车型的噪声-振动-平顺性(NVH)设计开发为背景,针对其怠速关空调时车内噪声大的问题,根据噪声源隔离试验对进排气、发动机噪声进行分析,确认其主要噪声源为发动机。与对标车进行发动机噪声台架对比试验,得出传递路径中的前围隔噪量不足及存在漏噪现象为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控制噪声传递路径的方法对前围的密封性和隔噪两方面的设计进行改进,最终改善了车内噪声性能。  相似文献   

8.
对整车搭载某款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噪声进行研究,从进气系统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的目标设定和目标要求出发,设计零部件消声方案,并进行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验证,通过实车NVH调教和试验验证,找出该款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消声元件的结构优化方案,达到整车NVH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中以某微型车发动机油底壳为对象,研究油底壳的辐射噪声控制问题.首先用有限元法分析其振动响应和结构灵敏度,然后采用边界元法计算其结构-声学灵敏度,判断影响油底壳辐射噪声的主要因素,接着通过可行方向法进行声学特性优化,最后用有限元和边界元组合方法求得优化前后油底壳辐射噪声的半球场点声压,结果表明优化后油底壳辐射噪声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
近期,车辆通过噪声法规将发生变化,噪声限值将明显收紧。这种变化要求改进发动机噪声辐射。另一方面,在现有燃油经济性压力下,未来发动机将越来越注重轻量化,这对发动机噪声排放有负面影响。因此,在新的动力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车辆新通过噪声法规的相关要求。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开发新的解决方案,在减轻发动机质量的同时改善发动机噪声水平。1种有效方法是优化发动机关键部件设计,如曲轴和发动机底部结构。过去一直采用原始方法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发动机零部件对动力系统辐射噪声产生多大影响,此外找出曲轴刚度和动力系统辐射噪声之间的定量关系。实际上,通过改善曲轴刚度,能够使发动机辐射噪声降低1~2dB。而发动机底部结构对辐射噪声的影响可达到3dB。改善噪声辐射的另一种有效方法是加装发动机隔声罩。对3种类型的隔声罩进行了研究:发动机顶部隔声罩、发动机底部隔声罩,以及排气端隔声罩。对于整个动力系统的噪声辐射,每个隔声罩能够降低噪声约1dB。关于发动机顶部隔声罩,Renault公司开发了1款轻量化产品,在保持令人满意的发动机声学性能的同时,隔声罩质量至少减轻50%。Renault公司还提出了隔热-隔声罩新概念,为发动机排气端表面提供隔热和噪声衰减功能。隔热-隔声罩由1层薄钢板和1层厚的玻璃纤维制成。采用这种类型的屏蔽罩,可获得与发动机顶部隔声罩相媲美的噪声衰减功能。此外,与简单的层压钢板隔热罩相比,新的解决方案无需额外增加质量,甚至更轻。  相似文献   

11.
车用发动机表面辐射噪声源识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一车用6缸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通过表面振动测量法进行了发动机表面噪声源识别的研究,首先在半自由声场条件下测量了该发动机的实际声功率,而后通过发动机各噪声辐射部件的表面振动速度的平方对对时间和在振动表面上的平均值预测了各部件表面辐射噪声声功率,从而识别出了该发动机的主要表面噪声源。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通过试验模态分析方法对发动机正时罩盖的模态进行分析,获得正时罩盖的模态频率及相应振型,接着制定方案对正时罩盖的结构进行改进,并对优化后的正时罩盖进行试验模态分析,然后将优化后的正时罩盖装机后在发动机半消声室进行噪声测试,发现正时侧噪声有所降低,表明优化后的正时罩盖改善了发动机NVH性能。  相似文献   

13.
汽车空调压缩机是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心脏,起着压缩制冷剂蒸汽的作用。空调压缩机通过支架安装于发动机缸体上,它处于振动剧烈的工作环境下。因此,空调压缩机支架设计方案直接影响汽车发动机的可靠性和整机NVH性能。通过对空调压缩机支架进行模态分析和振动噪声试验测试,对汽车进行噪声优化分析及降低噪声,提高汽车的NVH性能。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专用工具/通用设备凸轮轴固持303-1655工具,如图1所示。二、拆卸当发动机处于检修程序时,清洁十分重要。任何进入油道、冷却剂通道或油底壳的异物(包括清洁垫圈表面时产生的任何物质)都可能导致发动机故障。1.右侧和左侧正时链拆除发动机前盖板。2.右侧正时链(1)安装曲轴皮带轮螺栓,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5.
柴油机表面辐射噪声源识别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柴油机各噪声辐射部件的表面振动速度的平方对时间和在振动表面的平均值预测了各部件表面辐射噪声声功率,从而识别出了该发动机的主要表面噪声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一款涡轮增压直喷汽油机的NVH性能,进行了机构动力学、整机振动和辐射噪声分析,找出了原机NVH性能的薄弱部位,据此对有关零部件进行了结构改进并再次进行NVH性能改进效果的仿真预测。试验验证结构表明,辐射噪声仿真预测方法和一系列的结构改进措施十分有效。另外,文中还对与涡轮增压直喷汽油机NVH性能相关的增压器和高压燃油喷射系统噪声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汽车燃油泵的振动噪声进行分析与控制,文章结合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实验与仿真模拟分析,通过NVH实验(Artemis/LMS)调查引起车内噪声振动的机理,利用仿真模拟(AltairOptiStruct)分析搭载燃油泵的车身结构动态特性,仿真关键路径精细分析车身工作变形模态(ODS)与节点贡献量(GPA),为燃油泵振动噪声的优化提出可行性方案。NVH实验与仿真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车辆怠速鼓噪声@100Hz与拍频噪声机理:燃油泵工作频率与整车怠速发动机八阶频率耦合发声;2)车辆常用电动燃油泵转子动平衡控制方法不完善,导致动平衡精度缺失,常引起燃油泵工频及谐频振动;3)通过试验与仿真结合快速定位车身薄弱位置,优化车身振动传递灵敏度3 dB,改善整车怠速燃油泵鼓噪声5dB(A)。文章详述NVH实验与仿真模拟结合分析方法,提出了抑制汽车燃油泵振动噪声的有效方案,提高车辆驾乘舒适性,研究结果为汽车电动燃油泵振动噪声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减振钢板在内燃机降噪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降低机械结构振动的方法及常用复合减振钢板的减振机理。分析了车用内燃机结构表面振动与辐射噪声的关系,并对一台车用大功率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进行台架试验,确定了油底壳及进气管为发动机主要噪声源。通过采用减振钢板取代原普通钢板的方法,使这两部件的振动水平显著降低,发动机整机噪声也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9.
以某摩托车为例,通过对摩托车进行车外通过噪声试验,发现该车工作时,在其右侧面存在1kHz附近的共振频率;通过对发动机右侧面进行声强试验,发现1kHz附近的噪声是通过壳体向外辐射的,以结构噪声为主;通过对发动机右壳体进行模态试验,发现该壳体在振动的激励下,存在1kHz附近的固有频率。综合分析三种试验所得的数据,发现该型号摩托车右侧面噪声较大的原因是:发动机右壳体在振动的激励下,在1kHz附近发生了共振,进而向外辐射出大量的噪声。这个分析结果为下一步优化壳体的振动噪声特性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发动机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薄壁件结构振动及噪声较大的问题,应用有限元、多体动力学相关软件,对发动机表面振动水平进行评估.通过发动机弱点分析,确定优化方向,进行缸盖罩、正时罩和机油盘三大溥壁件结构优化,最终得到合格的优化样机.台架试验验证结果证明了仿真优化方案的合理性,同时,优化后的发动机达到了开发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