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设置斑马线主要目的是要让行人过街有序、安全、放心。但在现实中,很多时候却并不安全,也不省心。机动车转弯不避让行人,在斑马线前不减速的情况随处可见,甚至发生许多惨剧。其原因何在?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机动车礼让斑马线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为读者逐一解读。问:近年来,各地发生的机动车撞人的事故屡见不鲜,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发生在斑马线上的,这类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答:据统计,近三年来全国共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1.4万起,造成3898人死亡。从造成事故原因分析看,主要是由于交通参与者交  相似文献   

2.
正一、前照灯概论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相关车辆检验制度的法规、标准也在不断修订和完善,目的就是为了发挥安全技术检验效能,使车辆安全性能有保障。在具体的安全技术检验项目中,很多人认为车辆的安全性主要是集中在制动系、转向系和发动机等方面,而对车辆的前照灯性能检验不够重视,导致很多新驾驶员在前照灯远近光的使用方面存在问题,有的驾驶员还将前照灯进行胡乱改装。事实上,汽车前照灯在能见度低的行车环境里起很大作用,所以前照灯照射距离要足够远,远光要照到100m范围内的障碍物,近光要能达到50m左右的距离;其次前照灯的发光强度、前照灯的照射方向和位置也需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否则会影响相应操作并引发交通安全事故。此外对于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来说,首先要坚持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和检验规范,按照最新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交通运输需求也随之增加,机动车保有量势必出现膨胀式的增长态势.如何缓解交通拥堵,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建立和谐、通畅的交通环境已成为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课题,摩托车在这方面的价值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泗阳县运输管理所近日采取措施,督促全县各机动车维修企业进一步加强安全隐患大排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订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以促进机动车维修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豪彦 《汽车与配件》1998,(9):20-20,19
GB7258-8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是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是机动车注册及在用车年检用标准,是车辆安全技术管理的最基本规定。自1987年8月1日实施以来,对加强我国的机动车管理,促进我国机动车质量及安全的提高,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起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机动车工业和道路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机动车保有量结构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标准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正逐年急剧增长.机动车一方面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诸多方便,另一方面也越来越严重地危害人类生存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机动车尾气污染.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从2010年起,我国汽车年产销量连续七年蝉联世界第一,我国已进入了汽车社会。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7年6月底,我国汽车保有量为2.05亿辆,北京汽车保有量更是达555万辆,随着未来几年的不断增长高速公路必然会面临很大压力,同时将导致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增加。当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事故后,如何尽快避免事故现场造成的交通拥堵以及二次事故,高效的道路清障救援服务是道路的安全与畅通保证。数据表明,汽车接受清障救援的数量大概在汽车保有量的8%~10%,巨大的清障救援需求,成为我国公共社会服务的重要部分。各个救援公司的业务素质及能力也不尽相同。本文以北京市为例探讨高速公路清障救援现状及应对措施,通过多方联动提高清障效率、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清障救援专业性、明确收费标准及资源共享方面,当车主发生交通事故时,能够及时高效的为其提供清障救援服务,使其尽快脱离困境,确保人身及财产安全。同时尽快恢复事故路段交通,缩短事故处理时间,提高道路畅通,为过往车主提供舒适安全的行车环境。  相似文献   

8.
侧面碰撞事故的发生率和致死率仅次于正面碰撞,而致伤率居于第一位。文章运用统计分析与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侧碰事故发生道路路段和侧碰事故发生原因等进行了研究,从机动车驾驶员、车辆类型、道路类型和事故发生时间等方面对机动车-机动车侧碰事故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由驾驶员违法引起的侧碰事故较高,占405起侧碰事故车辆总数的52.7%,其中违法行为又以未按规定让行、违反交通信号和超速行驶这三种为最;在分析道路因素对侧碰事故的影响时发现十字路口路段侧碰事故发生较多,占所统计的405起侧碰事故案例的61%;最后分析交通环境对侧碰事故的影响时发现在10:00~12:00和14:00~16:00这两个时段发生机动车侧碰事故较多。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交通运输需求也随之增加,机动车保有量势必出现膨胀式的增长态势。如何缓解交通拥堵,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建立和谐、通畅的交通环境已成为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课题,摩托车在这方面的价值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正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7年3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首次突破3亿辆,其中汽车达2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超3.64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2亿人。随着群众驾车出行需求不断提高,汽车市场潜力持续释放,汽车保有量保持快速增长,近5年年均增加1 400万辆机动车,与此同时汽车排放的污染物总量也不断攀升。当前,我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形势十分严峻。一是机动车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目前,我国机动车排放各类大气污染物4 607万t,其中,氮氧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汽车已经逐渐成为家庭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的信息,2017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19亿辆,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3.96亿人;截至2018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27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4.09亿人。通过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的这一信息可以看出,在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机动车驾驶人的数量也是逐  相似文献   

12.
机动车检测是我国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保障机动车安全行使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当前我国的机动车检测工作当中依然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影响检测的质量和结果。本文对我国机动车检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机动车检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机动车查验是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关口和有力抓手,也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重要环节。本文以事故调查案例为背景,建议从严守工作防区、扫除工作雷区、规避工作盲区三个方面入手,不断规范机动车查验工作。  相似文献   

14.
刘颖 《时代汽车》2022,(9):16-18
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日益加重,机动车环保检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为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应加强对其的检验和管理.本文就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管理问题进行探究,给出相应的机动车环保检验技术,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目前机动车环保检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尝试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一步提高机动车环保检验管理的严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省机动车拥有量快速增长,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道路等级逐渐提高,交通出行量大幅度上升,而涉及到交通的安全抠笔管理手段却滞后于车、路以及交通流量的发展,因此,道路交通事故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交通参与以及因交通事故而致伤亡的人员情况也发生着变化。通过对近三年来全省交通事故死伤人员结构情况进行分析,从中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正电动车介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之间,我国并没有专门的电动车道,也没有执行严格的相关管理,再加上还有很多电动车车主安全意识不强,不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导致各类事故频发。《中华人面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  相似文献   

17.
魏国良 《专用汽车》2023,(9):101-103
新形势下,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机动车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机动车尾气排放不仅会影响生态环境,还会对车辆自身的预热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我国对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工作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车辆行业及管理部门必须注重采取科学的优化措施,解决车辆的预热问题,并减少机动车的尾气排放。基于此,对上述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车辆预热的实际效果,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我国实行机动车交强险费率与道路交通事故以及酒驾违法行为挂钩机制,但与酒驾以外的其他影响安全的严重违法行为却并未挂钩。那么实行交强险费率与交通事故和交通违法"双挂钩"机制是否有其必要性?国外有哪些经验可供借鉴?多年来,通过总结分析道路交通事故及事故损害程度的原因,追踪调查发生事故的机动车、机动车驾驶人违法信息,发现每起交通事故背后都不少于一个违法行为,每起重大交通事故背后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采集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分析交通事故时空特征,辨识交通事故原因,利用手机APP方法采集了宁波市鄞州区2016年第四季度的37 654起交通事故数据。鉴于传统K-means聚类算法收敛慢和精度低的缺陷,建立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以消除孤立点对聚类结果的影响,对研究范围内的交通事故黑点进行识别及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手机APP采集的有效事故数据样本量占实际警情的比例为96.4%,能满足事故数据分析的精度和质量要求;近4年每个季度的事故变化趋势呈现明显的锯齿状变化;机动车与机动车事故数量最大,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事故数量次之,事故比例分别为58.4%和15.8%;时间特征方面,周一发生的事故数量最大,周四最低,事故比例分别为15.4%和13.2%;空间特征方面,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地点主要集中在地面路段、交叉口、停车场等,事故比例分别为77.4%、11.6%和7.0%,居民小区和高架事故比例较低,分别为3.2%和0.9%;事故原因方面,跟车距离过近、转弯未让直行、违法变更车道、超速行驶等驾驶行为是引发交叉口机动车与机动车类型事故的主要原因,事故比例分别为28.8%、22.9%、15.6%和7.6%;机动车转弯未让直行非机动车、非机动车闯红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互占用车道和非机动车逆向行驶,是诱发交叉口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类型事故的主要原因,事故比例分别为36.6%、16.6%、9.9%和7.3%。  相似文献   

20.
马金彪 《摩托车》2005,(9):33-33
摩托车属于事故多发的一类机动车,有不少城市已经禁摩,但在广大农村地区,摩托车仍在一步步走向普及,保有量将继续稳步增长。因此,由摩托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摩托车的驾驶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总的来看,摩托车事故多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与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