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对基底设置钢球、基础限制位移的隔震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摩擦系数、限位大小和限位装置刚度对结构地震呼应的影响。对纯摩擦基础隔震系统,结构地震反应与结构周期和地震卓越周期无关,而基础位移的限定又使结构的反应依赖于地震波及限位装置刚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地震力对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何丹炉 《铁道车辆》2001,39(1):33-34,37
对客车上自动检测、控制及通风系统的抗干扰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通过日本城市单轨交通系统和广州地铁系统的实例统计,对单轨系统和钢轮系统在运能、投资、技术、环境影响及国产化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在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钢轮系统优点明显。  相似文献   

4.
对计算机联锁设备在完善I/O接口、动态自动跟踪同步、系统防雷、及科学维护管理等提高运用可行性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浅谈UIC系统在我国铁路应用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国外铁路UIC和AAR两个系统的简单介绍,指出两个系统组成的列车是有较大差异的。我国铁路机车车辆基本沿用了AAR系统,从理论分析和实践的角度来看,UIC系统的TVM300、电力机车的定速控制、空电联合制动等涉及列车制动控制的技术,直接用于我国既有铁路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6.
可用于铁路查询的人机自然交互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芳  傅秋良 《铁道学报》1997,19(4):80-85
建立了基于汉语理解和汉语生成的人机交互系统。该系统可以接受自然语言形式的提问并可以自动生成对景物的描述,还具有学习能力和一定的通用性。该系统可以广泛地用于铁路运行线路及沿途情况、车站等的查询系统中。  相似文献   

7.
在铁路工程建设中,了解工程数量、工程造价的变化规律,实现对工程造价的预测,对铁路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系统在惧原有铁路工程造价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建成了工程造价数据系统,实现了对工程造价数据资料的现代化管理;通过分析系统对工程数量、工程造价的朴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了工程数量、工程造价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建立工程造价估测系统实现了对新建铁路工程造价的估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防灾报警系统、环境监控系统和综合监控系统的组成、功能、施工和调试方面的对比分析,介绍这3个系统在地铁应用上的区别,提出其在地铁科学设计和应用的建议,以提高地铁系统综合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磁浮车制动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磁浮车设计任务书对制动系统的设计要求,对磁浮车制动系统的基本参数进行了计算选择,确定了基础制动形式和控制系统方式,对今后进一步开展磁浮车的研究工作研究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行车综合自动化系统构成,包括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以及北京6号线TIAS系统的总体布局和特点,描述了各个子系统的主要功能。该系统将ATS、PSCADA、BAS等统一纳入一个综合数据信息平台之内,从而使各系统的信息形成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在TIAS系统的统一信息平台之上实现对车、电、机的统一监控。  相似文献   

11.
介绍桥上无缝道岔轨下基础“门”形筋混凝土道床、带限凸台道床板、底座纵连式道岔板5种无砟轨道结构。建立桥上3种无砟轨道结构的无缝道岔模型,提出计算参数,分析3种无砟轨道结构对桥上无缝道岔受力和变形影响,并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桥上底座纵连式无砟轨道结构无缝道岔与桥梁的纵向相互作用力较小,是一种受力较为合理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列车在曲线轨道上制动时车钩偏角对车辆运行安全性的影响,建立了前后两节车辆之间的连挂关系,导出车钩偏角随轨道曲线半径、车辆长度和车钩长度的关系,通过求解3节车辆的中间车辆车体的通用载荷方程,导出车辆前后心盘所受的横向载荷.运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3节车辆的动力学模型,分析前中后不同车辆长度下中间车辆的运行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列车在曲线轨道上制动时,轨道曲线半径与不同长度的车辆连挂方式对心盘处的横向力影响较大;重车条件下,车辆的连挂方式主要影响车辆对轨道的作用力;空车条件下,车辆的连挂方式会影响车辆的运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温度梯度荷载对桥上无砟轨道几何形位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国在设计桥上无缝线路时,桥梁温度荷载按照相关规范规定采用均匀温度荷载,这与桥梁在自然环境中所受到的温度梯度荷载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梁轨相互作用原理,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桥上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分析在均匀温度和竖向温度梯度作用下桥梁变形对无砟轨道结构几何形位的影响,有益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桥梁温度荷载的合理取值。结果表明:与均匀温度荷载相比,竖向温度梯度荷载对桥上无砟轨道几何形位影响很大,且主要影响桥上无砟轨道的高低几何形位,对无砟轨道的水平几何形位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建议在设计桥上无缝线路时,考虑桥梁温度梯度荷载,并对桥上无砟轨道结构的几何形位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动车组检修业务,抽象出作业过程规则,并建立动车组检修作业工作流程.通过工作流和Petri网的相关理论对该工作流进行建模,并利用Petri网技术分析方法,从模型的正确性分析和性能评价两个方面对所建立的Petri网模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铁路发展对物流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尔斌 《铁道货运》2011,29(2):16-19
阐述高速铁路对推动低碳物流发展的积极影响,分析了高速铁路发展给铁、公、海多式联运带来的发展新机遇、对进一步推动铁路服务模式转型与服务能力提升的作用、对铁路专业企业发展的挑战等,以及高速铁路对推动产业合作与融合,提升现代物流产业市场竞争力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动车组制动系统中减速度特性以及相关牵引制动计算和运动学理论,文中提出了一种平直道环境下基于不等距点分割与人工鱼群算法结合的制动计算方法,同时对动车组的制动近似算法产生的计算误差进行分析.首先,根据列车制动原理中相关计算参数来构建动车组制动距离和制动时间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人工鱼群算法的优化原理并结合不等距分割思想...  相似文献   

17.
基于剪切强度折减法的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的稳定性受到了工程界的重视。基于FLAC3D软件平台,运用剪切强度折减法,就斜坡软弱层性状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重点讨论斜坡软弱层厚度、在地基中的相对位置、尖灭度、地面横坡及斜坡软土抗剪强度指标等因素,获得了安全系数值及潜在滑动面的演变规律,并提出实际工程可选用的工程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交流电气化铁道通信电磁防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交流电气化铁路不仅对通信系统引起干扰,还会使电气化铁路附近的金属与导体间或金属导体与大地间产生感应电压而危及设备和人员安全,干扰通信设备正常工作。为保证通信安全,需要对电气化铁路对铁道通信的电磁影响和电磁防护进行研究,从而给铁路现场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文利用电磁场对地下传输系统激励耦合的传输线方程及其一般解,建立了交流电气化铁路对地下传输系统干扰影响的分析方法。研究结果:研究得出了电气化铁路对铁道通信的影响机理,电气化铁路对铁道通信危险影响的限值,以及磁耦合影响、地电流影响和干扰影响计算公式,计算出了引起超限隔距数据。研究结论:电气化铁路的铁道通信电缆和铁道通信光缆电磁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交流电气化铁路对铁道通信光、电缆的影响,达到电磁防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宁西铁路线是一条在陇海线和长江之间横跨我国东中西部的东西大干线,其中既有宁西铁路南阳至合肥段为单线、内燃牵引,线路通过能力小,客货运输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客货运量快速增长竞争需要,必须对该段线路进行扩能改造。根据宁西线扩能改造项目运量预测及功能定位的分析,通过研究宏观建设方案、增建第二线建设方案及其主要技术标准、引入地区建设方案、牵引供电方案等,提出扩能改造方案推荐增建第二线、速度目标值宜采用160 km/h,引入各地区或枢纽、站后配套等尽量与既有设备相衔接方案,避免既有线大的改动,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20.
地铁盾构机掘进对周围环境影响的现场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盾构机在城市地铁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盾构掘进过程中会引起地层损失,过大的地层损失,可导致较大的地面沉降,对地面建筑物、地下管线等设施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导致破坏,引起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本文以南京地铁一号线为依托,对盾构掘进过程中引起的建筑物、地下管线位移以及引起的地下水位进行了现场测试,经过分析、总结,得到了盾构掘进对周围环境影响的规律性结论。在此基础上,从地层沉降与土仓压力、同步注浆量和出喳量的关系,探讨了地层沉降的控制措施。研究方法:对盾构掘进过程中所影响得到地下管线位移、建筑沉降、地下水位变化等进行现场实测,获取了有关现场测试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可以供施工参考的有价值的结论。研究结论:调整、修正、合理匹配盾构掘进参数,建立有效土压平衡,确保同步注浆效果,是控制地层损失,减小地层变位的有效手段,是减少盾构掘进对周围环境影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