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埋地钢管外防腐层破损检测中的电位梯度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埋地钢质管道外防腐层破损检测中的电位梯度法(包括直流和交流电位梯度法)原理,着重阐述了几种实际应用仪器及现场可能遇到的相关问题分析,最后对该方法的优缺点作了分析,认为该方法是当前埋地钢管外防腐层破损检测技术中最精确高效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酸性气田输气管道外防腐层缺陷的特点,确定了输气管道外防腐层检测的内容。介绍了直流电压梯度法、多频管中电流法、密间隔电位法、变频选频法以及皮尔逊法的基本原理和现场运用情况,并总结了各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结合这5种检测方法的功能,评价了各检测方法在酸性气田输气管道中的适应性,认为在酸性气田输气管道的外防腐层缺陷检测中,直流电压梯度法、多频管中电流法和密间隔电位法较好。  相似文献   

3.
管道Spectrum XLI综合外检测技术能够在某一点位置将GPS管道中心线定位、管道埋深、GIS数据、AC电流衰减、AC和DC电压梯度、阴极保护密集电位等内容进行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采集。文中介绍了Spectrum XLI管道综合外检测技术原理,并通过在实际中的应用和验证,说明该技术与其他传统外检测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文中介绍了密间隔电位(CIPS)检测技术及其原理,分析了直流杂散电流及其对埋地钢质燃气管道的腐蚀机理,利用密间隔电位检测技术对某段埋地钢质燃气管道进行了检测与数据分析,评价了该段埋地钢质燃气管道附近杂散电流对埋地钢质燃气管道的影响,为相关燃气管道的检测提供了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5.
文中主要介绍了长输油气埋地管道检测中的外检测技术及应用,其中定期地面检测包括电压梯度、电磁衰减、磁共振成像、地面穿透雷达、综合外检测技术等,永久监测技术包括腐蚀监测、泄漏监测、光纤监测等技术.文中通过对各种技术的介绍,现场的应用实例,突出了各方法的优势与待解决的问题,对外检测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交流杂散电流干扰对油气管道阴极保护电位的影响,通过设计的2套实验装置和恒电流极化法,分别研究了受有效电流密度为30、100、250 A/m2的交流干扰,阴极保护电流密度分别为-0.17、-0.25、-0.62、-2.26 A/m2时(对应电位约为-0.75、-0.95、-1.1、-1.2 V)的X70钢油气管道阴极保护电位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交流杂散电流干扰下,阴极保护电位一般会正向偏移,但在阴极保护电位较正时,也可能发生负向偏移。可见,存在交流杂散电流干扰时,油气管道阴极保护电位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阴极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城镇燃气管道的防腐措施,提高钢质管道的防腐效率,通过对某燃气公司城镇燃气管道检测中发现的典型腐蚀案例分析,找出了其腐蚀形态主要有土壤电化学腐蚀、微生物腐蚀、杂散电流腐蚀等,总结出可采取的防腐措施有管道外壁加装防腐层、安装阴极保护设施、增设排流装置等。对检测中发现的腐蚀缺陷,采用局部挖补、防腐层补口、接地排流技术处理,运行结果表明:修复后的管道阴极保护参数测试正常,土壤表面电位梯度0.4 mV/m,管地电位正向偏移值35 mV,无防腐层损坏、剥离及杂散电流腐蚀现象,解决了该条管道的防腐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中研究了涪陵页岩气田某埋地管道杂散电流干扰,进行了土壤表面电位梯度测试、管地电位测试、交流电压测试、土壤电阻率测试、SCM杂散电流重点检测。结合相关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发现:该埋地天然气管道全线直流和交流干扰程度均为弱,不需要采取直流或交流干扰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管道敷设并运行后,往往会存在一些缺陷,这就需要通过各类检测手段及时发现缺陷并评价其对管道安全的影响.管道外检测是管道完整性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是保证管道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外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管道存在的外腐蚀和防腐保护系统缺陷,避免因外腐蚀导致的各类管道事故,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介绍了管道外检测技术的主要内...  相似文献   

10.
通过引进先进的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和借鉴现有标准的做法,提出了针对站场管道腐蚀缺陷、外防腐层、区域阴极保护、土壤腐蚀性、杂散电流干扰的综合检测与评价方法,建立了输油气站场管道的腐蚀检测方法体系,明确了油气站场管道腐蚀检测中的关键节点.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体系能够帮助检测人员实现对站场管道的非开挖或局部开挖检测,帮助管理者及时掌握站场管道的腐蚀状况.  相似文献   

11.
通过比较各种长输管道外防腐层检测技术,得出PCM+(多频管中电流法)的优越性,同时介绍了PCM+检测技术原理,详细分析了PCM+在长输管道外防腐层检测中破损点严重程度评定和定位技术,及在管道整体外防腐层等级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在实际检验中得出破损点性质判定规律及如何根据信号图来判断缺陷方法。文中得出一些规律有利于提高PCM+在长输管道外防腐层检测中的缺陷检测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排除牺牲阳极在埋地管道外防腐层检测中的干扰,提出了一种基于密间隔电位测试技术(CIPS)检测含牺牲阳极钢质埋地管道外防腐层状况的方法,介绍了工程检测实例。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对管道外防腐层破损点进行辨别,排除牺牲阳极的干扰,并且完成了管道阴极保护效果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金属管道材料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电化学或物理作用成为金属化合物,造成管道金属体受损,甚者可能造成管道穿孔,使油气发生泄漏,影响正常输油气生产,造成环境污染等事故。文中介绍了长输油气管线外腐蚀类型,对外腐蚀缺陷的定义及现行的输油气管道外腐蚀缺陷修复的主要技术做了说明,对各种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做了比较,以表格的形式对不同的外腐蚀缺陷类型的修复方法做了汇总,并通过实例说明了部分方法在管线外腐蚀缺陷修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大庆油田埋地管道外防腐层检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两年来,大庆油田采用管中电流法开展了对埋地管道防腐层的检测和评价工作,目前对单线防腐管防腐检测准则性达到了70%左右(理想情况下),以科学地指导油田埋地管道大修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PCM技术及其在兰成渝管道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输管道腐蚀绝大部分为外部腐蚀,因此准确检测和评价外防腐层的状况,是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的基础。文中介绍了用多频管中电流法(PCM)对防腐层进行检测的原理,结合兰成渝长输管线现场的应用,验证了该技术的准确性及科学性。同时,对其使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展望PCM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
外腐蚀直接评价方法在某高压管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将NACE提出的外腐蚀直接评价方法(ECDA)应用于某工厂的高压乙烯管道外腐蚀评价.从总体上看,ECDA法可用于国内埋地压力管道的外腐蚀检测.ECDA方法适用的关键要素在于预评价阶段能否收集到管道的准确、全面的数据,提出了需增补对管道占压情况、未进入实施检测管段等调查内容,并合理地参照国内相关标准与最新科研成果,采用合适的现场数据记录表格和专业的埋地钢质管道腐蚀防护综合评价系统软件等。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管道外检测信息数字化,结合GPS-RTK测量技术,将外检测数据与地理位置信息高度关联。利用该技术可实现外检测数据(如漏损点位置等)在空间上cm级精确定位,通过地图系统可直观查看检测数据在管道上的位置分布,为管道漏损点维修计划制订、现场开挖维修、内外检测数据对齐分析、管道中线测量等提供了精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18.
管道外腐蚀直接评价(ECDA)是评价管道外壁腐蚀对管道完整性影响的方法,传统ECDA检测设备数量多,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检测效率低。文中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管道外检测智能系统操作适应性研究,并对相关功能操作进行了融合设计。经现场验证,该系统能较好地解决功能集成后的可操作性矛盾问题,实现了单人操作的目标,降低了操作的复杂性,提高了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9.
杂散电流干扰下管道密间隔电位检测数据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道的密间隔电位测试(CIPS)的数据,能有效评价管道的阴极保护水平.但在检测中,各种途径的杂散电流所产生的IR降经常能对测试数据产生影响.消除这种影响的方法是在测试桩处安装智能数据记录仪,自动记录测试桩处同步断送电的管地ON/OFF电位波动情况.利用智能记录仪记录的数据对CIPS数据进行更正.现场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能有效排除杂散电流IR降对CIPS检测数据的影响,获得更加准确的极化电位用于评价阴极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20.
埋地管道防腐层的DCVG与CIPS技术组合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埋地管道修复工作量大且耗资巨大 ,防腐层检测对于指导埋地管道大修有着重要的意义 ,直流电位梯度 (DCVG)和密间隔电位测试 (CIPS)技术已经广泛应用 ,但单独使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本文介绍了这两种方法的原理 ,着重介绍了利用这两种技术组合对埋地管道防腐层缺陷进行定量检测的工作原理 ,在一条模拟管道上进行了试验 ,给出了现场应用的结果 ,结果表明通过组合检测可以定量检测防腐层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