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春运,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35亿人次,同比增加1352万人次,比2011年增长6.1%。相对于2012年中国总数多达28亿人次的春运,全国铁路发送旅客仅占8%,虽然这个比重在上升,但并不算快。尽管公路承担了90%的春运重  相似文献   

2.
"春运"被称作是中国的"大迁徙",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人们匆匆忙忙地赶往那个叫"家"的地方,然后又急三火四地返回各自的"栖息地",对铁路、公路、航空、水上等交通运输部门带来了巨大压力.这种节日情结并非中国人独有,许多国家的民众对此同样难以释怀,所以国外也有类似于我国的"春运".那么,他们是怎样破解"春运"这道难题的呢?  相似文献   

3.
为了防内外勾结,铁道部门要求售票员春运禁带手机上岗。据了解,运能紧张仍是2009年铁路春运面临的主要课题。“一票难求”的根本原因在于运能与需求之问存在着突出矛盾。铁路部门在尽全力扩充运输能力的基础上,还通过进一步增设售票窗口、延长售票时间、开展电话订票等方式,最大限度敞开售票,减少旅客买票难、排队难的负担。  相似文献   

4.
罗毅  郭晶 《轨道交通》2008,(8):62-63
铁路站场布局方案的优劣,关系到铁路综合运输效益的发挥。本文通过对原有传统方案比选方法所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了运用博弈论对站场方案进行比选的方法,并给出了方案评价的博弈模型和算法,以期实现铁路站场总体方案最优的目标,发挥铁路站场运输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春运首日,中国铁路"智能无人餐厅"在青岛北站亮相,吸引不少旅客走进餐厅,亲身体验这一"黑科技"带来的便捷。在餐厅中,从扫码支付、微波加热到自动出餐,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青岛北站在去年设立铁路系统首家"无人超市"的基础上,今年春运推出全路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我国“春运”这一特殊的交通运输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主要观点是发挥与利用现有的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等交通运输系统的优势,合理分配客流量,组织综合性的交通运输,保障有序和安全.同时,论文认为我国应在上述四大交通运输系统的基础上,规划和建设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客流量预测是铁路运输组织工作的重要基础,是铁路部门制定运输方案和列车开行计划的主要依据。采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建立我国春运铁路客流量的预测模型,经验证,建立的模型精度较高,可预测短期客流量。最后,运用该模型对我国未来5年的春运铁路客流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近几年我国春运铁路客流量呈现出线性增长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为7.7%。  相似文献   

8.
2010年的“春运工作”已经过去了。今年的春运工作特点是,高速铁路通车里程增加.动车组列车普及。除贵阳、重庆、成都、兰州、乌鲁木齐等地少数线路车票有些吃紧外,沪宁、沪杭等长三角城市的车票当天就能买到。首次出现了铁路春运车票缓和的情况。由于铁路车票比航空、长途汽车的票价便宜,安全、准点、舒适性也很好,因此,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铁路货运企业成本控制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铁路货运企业应对作业成本建立双重控制标准,以同时实现成本控制和员工激励。构建了管理者和作业工人激励制度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激励系数求解过程。最后应用算例对铁路货运企业作业成本设定了双重控制标准,并对奖励方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铁路票价的高低是影响铁路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文中分析现行铁路客票体系存在的问题,并用博弈论方法对铁路票价制定和消费者购买行为进行经济学分析,从铁路客流呈现季节性变化的角度出发,将铁路客票价格按照节假日和非节似H两个模型进行博弈分析,对未来铁路票价的合理制定提供依据,并给予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