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综合运输》2009,(7):91-91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撰文指出:6月1日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对抓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部署,交通运输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年”和“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各项工作,认真查找工作差距和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三项行动”、“三项建设”的力度,切实提高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2.
综合信息     
《西部交通科技》2010,(5):I0002-I0004
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遏制和防范道路客运群死群伤事故 近期我国多次发生道路客运重大交通事故,造成多起人员伤亡事件,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和国家安监总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交通运输、公安、安全监管部门以遏制群死群伤事故为目标,以落实客运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为主线,以强化企业对营运客车和驾驶员的动态监控为重点,坚持源头管理与路面管控并重,切实增强安全管理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着力构建道路客运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努力促进安全工作常态化、  相似文献   

3.
如果行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依然比较淡薄,行业管理部门安全理念滞后,运输企业对安全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高,安全责任不层层落实,安全制度得不到彻底贯彻,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那么就很难扭转安全形势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4.
就客运安全管理而言,所涉及的范围较广泛,每天需要同时面对成千上万、来自不同地区和领域的旅客;所牵涉的结合部较多,对内需要把运、机、工、电、辆、公安等单位的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对外需要协调处理好运量需求和运能安排的关系。对铁路客运系统来讲,寻求改进安全管理质量的突破1:1,为铁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十分必要。通过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笔者认为,突破口就在于要把客运安全管理工作定位在“一个核心原则、三项工作重点”的基础上,即: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安全管理策略、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防御体系为工作重点,统一认识,着力解决长期困扰一线管理者的惯性安全问题,为铁路客运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创造最有利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政策法规     
李盛霖要求严防死守确保交通运输安全形势稳定 7月6日,交通运输部部长、部安委会主任李盛霖主持召开部安委会全体会议,传达贯彻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精神。他指出,今年以来,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要认真做好下一步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严防死守确保交通运输安全形势稳定。  相似文献   

6.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是我国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出行息息相关。在建设安全畅通、便捷绿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过程中,始终要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确保交通运输事业发展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7.
吕茵 《运输经理世界》2012,(13):100-101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是一条恒久不变的定律。但是怎样才能抓出实效、力降事故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有人说“汽车如同和平时代的炸弹,交通事故如同没有硝烟的战争。”如何科学运用安全管理“七要”,力降事故保效益,这是我们每一个客运人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安全生产事关人的生命安全、社会安定与和谐大局,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为有效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特别是防范重特大和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事故发生,作为道路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运汽车站的安全责任十分重大。本文根据客运汽车站安全管理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构筑安全"三网"(即:构建安全生产责任  相似文献   

9.
珍惜生命,关爱生命,时刻关注工程项目参与者的安全、健康,消除施工过程中的潜在危险,是每个施工企业、工程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做好施工安全尤为重要。黄河积石峡水电站水库淹没区公路改建工程,总长19.3km,开工至今无安全事故发生。现结合工程实践及管理工作谈谈如何做好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监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道路运输安全作为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工作。道路运输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杨传堂部长“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全力打造平安交通”的要求,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主动作为,在夯实道路运输安全基础上狠下功夫,扎实抓好道路运输安全各项工作,不断提升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道路运输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述了设计对工程施工安全的影响以及对于施工人员安全的重要性.指出施工安全不仅仅是承包商的责任,设计者有责任在工程设计中考虑施工时的安全问题.提出了在设计中考虑施工安全的方式,如设立安全审查程序等.  相似文献   

12.
大量的不安全驾驶行为是造成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加强道路运输企业驾驶员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技术的运用和研究,能有效减少和杜绝不安全行为,从而减少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在分析驾驶员不安全行为的基础上,从驾驶员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技术运用角度入手,分别就提高驾驶员安全意识、技能和加强外部监督管理两个方面的控制技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责任制贯穿于道路运输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所有对道路运输生产经营产生作用和影响的行为都应承担其相应的责任。文中在分析责任链内涵、道路运输安全责任链内容及其作用的基础上,借鉴澳大利亚国家道路货物运输安全责任链管理与处罚的思路,结合我国道路旅客运输特点,探索了我国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责任链”,并提出了我国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责任划分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综合运输》2012,(3):94-94
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安监总局联合印发《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简称《规范》),面向所有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的企业,在安全生产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资金使用、岗位培训、动态监控等方面统一标准,使企业安全管理有章可循。《规范》旨在通过强化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方式转变。根据《规范》,  相似文献   

15.
《综合运输》2012,(1):94-95
全国铁路工作会议12月23日在北京召开。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盛光祖在会上作了《努力开创铁路科学发展新局面,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服务》的报告,总结了2011年铁路工作,部署了2012年重点任务。2012年全国铁路将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确保运输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6.
国内长途客车安全事故频发,国内好的治理措施并术改变这一现象,那么是否可以借鉴国外治理经验?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好好总结梳理同外经验,为我国长途客运安全管理提供借鉴,应该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带着这样的想法,记者特意联系在国外工作的同学和朋友,请他们现场说法,描述自己在国外乘车的安全感受和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7.
吴璧君  姜阳  张建平  孟宏  魏众 《综合运输》2022,(2):33-37+61
高速铁路的健康发展与安全运行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支撑,当前高速铁路安全系统治理法律法规存在高铁安全立法滞后、缺少上位法,职能责任主体不明晰等问题。本文通过重点剖析高铁领域法律法规、行政规章、条例现状,分析高速铁路安全治理法律法规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相关措施建议,为提高速铁路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全面梳理了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安全技术条件、车辆安全配置及参数等有关政策标准要求,围绕道路运输车辆实车核查工作,从制度顶层设计、管理部门落实、核查单位执行、核查人员操作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度挖掘,整理归纳了实车核查工作中存在的有关问题,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部分地市在实车核查工作中的探索实践经验,对有关做法进行改进和总结,从压实主体责任、加强人员管理、强化业务培训、严格过程管控、加强监督检查、加快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是我国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出行息息相关。在建设安全畅通、便捷绿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过程中,始终要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确保交通运输事业发展长治久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部署,进一步做好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交通运输部安全监督司组织编写了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丛书,  相似文献   

20.
问题之一:安全监管难以到位 1.县乡(镇)政府重视不够。近年来,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各地各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些管理办法,都把它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但从管理现状看,由于县乡(镇)政府在安全管理上注意焦点和热点多.如重视工矿企业安全、烟花爆竹管理、超长及高速公路客运安全.特别是乡镇政府,对修桥修路、建站、投入客运车辆积极热心,而对农村道路客运安全相对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