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松 《水运工程》1998,(10):23-26
文章对24,30,36,42,48m五种长度的平行统杆双主桁下承式钢桥的主桁结构,按平面桁架,平面刚架和空间结构等三种计算图式对其内力系数进行计算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应将主桁置于钢引桥整体结构中按空间结构进行计算,以保证计算理论的正确性和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水位差全直桩框架码头多层系缆层以及相对于传统高桩码头存在纵横撑的两大特点,应用sap2000对结构多种水平撞击力工况进行了数值分析。通过计算各排架基底剪力与撞击力的比值,得到了各工况下排架的水平撞击力分配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撞击力位置越低,荷载分配越集中,分配系数越大;纵撑增大了结构的纵向刚度,改变了荷载传递途径,有利于水平撞击力的均匀分配;同时,横撑有利于撞击力的横向传递,但不利于撞击力的纵向分配。  相似文献   

3.
横向力作用下高桩结构分析是港口工程中常见的,如何考虑桩 ̄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结构分析结果影响较大。文章就几种不同的考虑桩 ̄土相互作用方法:假想嵌固点法、m法、P-Y曲线法在分析高桩结构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对海洋工程大厚度高强钢焊接结构焊后焊缝及母材进行局部超声冲击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法和小孔法测试冲击前后的残余应力,分析超声冲击工艺对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厚度高强钢焊接结构经覆盖焊缝及母材局部超声冲击处理后,焊接残余应力显著降低,冲击区域拉应力全部转化为压应力,压应力大小均匀,XRD测试压应力均值达到母材理论屈服强度的0.50~0.80倍,小孔法测试压应力均值达到母材理论屈服强度的1.10~1.30倍;EQ47拘束态高强钢焊接结构分别采用冲击强度10 s/cm2与20 s/cm2冲击后,冲击区域形成的压应力基本一致,纵向应力与横向应力大小接近,20 s/cm2冲击强度下纵向应力与横向应力接近水平优于10 s/cm2.  相似文献   

5.
白雪飞  郭日修 《船舶力学》2012,16(10):1181-1186
为考察"纵筋加强锥—柱结合壳"的力学行为,设计了"纵筋加强锥—柱结合壳"作为计算模型,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该模型凸/凹结合部母线方向和圆周方向应力分布。纵筋在纵向和环向均破坏了结构的连续性,在环向还破坏了结构的轴对称性,在纵筋端部(纵向)和纵筋与纵筋之间(环向)的壳板上产生了应力突变和很多应力集中点;此外,在锥—柱结合部增加了许多纵向焊缝,锥—柱结合部应力环境十分恶劣。这种结构形式增大了艇体出现疲劳破坏的危险性。在采用高强度钢(屈强比接近1)的大潜深潜艇的锥—柱结合部不能采用"纵筋加强"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6.
高强度钢缓冲型船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船舶碰撞事故中,一般船侧的破损程度比船艏大,从环境保护的全局意识及降低整体经济损失的角度出发,应该在保证船艏结构在能够承受常规载荷的前提下适当地减小其纵向刚度,使其在撞击船侧时导致船侧破损的可能性降低。笔者从损伤形态,碰撞力,碰撞力密度和能量吸收等方面对采用高强度钢的缓冲船艏进行研究,发现船艏结构采用高强度钢在等强度的条件下,可减少结构的板厚和船艏结构的临界压溃载荷,从而降低对被撞船舶侧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7.
邱家波 《中国造船》2023,(5):119-129
建立了分布载荷作用下四边固支复合材料帽型加筋壁板弯曲变形的理论模型。通过算例比较理论计算和有限元仿真的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可靠性。在该理论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借助优化软件Isight,开展铺层角度和几何尺寸对目标函数的灵敏度分析,寻找主要设计变量并开展其对目标函数影响的研究以及加筋壁板刚度的优化设计。研究结果显示,面板和帽形筋外侧的铺层角、帽形筋高度以及斜边与面板的夹角是影响加筋壁板弯曲刚度和挠度的主要变量;加筋壁板弯曲刚度优化的主要方向是提高纵向弯曲刚度系数。对于同一优化目标,借助Isight平台可得到多种优化方案,工程设计人员可根据具体需求从中选择合适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陈武  彭飞  张岳林 《船舶工程》2020,42(4):121-126
针对焊接过程的二维有限元计算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别的问题,使用三维热弹-塑性有限元法对不同焊接顺序下加筋板焊接过程进行了仿真,获得了加筋板焊接引起的温度场、位移场和应力场。结果表明:在4点约束条件下,加筋板横截面的变形为中垂变形,纵筋的变形为中拱变形,方案1横截面变形更小,方案2纵筋变形更小。焊接引起的加筋板残余应力主要表现为横向应力,其在近焊缝区为拉应力,达到材料屈服强度,远离焊缝区表现为压应力,达到0.2倍材料屈服强度。加强筋横向应力峰值出现在起弧端和收弧端,约为0.85倍材料屈服强度,纵向应力峰值出现在焊接起弧端,约为0.3倍材料屈服强度。在加筋板横截面位置,焊接顺序主要影响加强筋处的残余应力;在加强筋位置,焊接顺序主要影响纵向应力。每组焊缝同时同向焊接,且每根纵筋从左向右依次焊接的焊接方案产生更小的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复合材料上层建筑总纵强度问题,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开展复合材料上层建筑总纵弯曲特性与设计要求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不同长度、不同上层建筑材料等效弹性模量下简化船体模型纵向应变沿高度方向的分布规律,并利用二次函数对纵向应变分布进行非线性拟合;然后,基于拟合的结果提出复合材料上层建筑设计要求,并在结构形式与材料属性两方面对设计要求进行阐述;最后,根据弯矩有效度概念,在国军标的基础上提出不同长度、不同材料下上层建筑完全参与总纵弯曲的判定方法。[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常见的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能够满足上层建筑结构的总纵强度要求;超过0.3倍船长的复合材料上层建筑结构应当计入剖面强度和刚度校核。[结论]所做研究可为未来我国复合材料上层建筑结构的水面舰船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种能把电能迅速转变成机械能的新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军 《天津航海》1997,(1):28-30
超磁致伸缩材料Terfenol-D比传统的磁致伸缩材料其长度变化大10 ̄30倍,本身就是很好的磁一机械能换能器,可在高效率和高功率水平上产生强大的力和快速精神的运动,故可在许多方面获得应用。  相似文献   

11.
陈伯义  李保国 《中国造船》2006,47(1):98-103
舰船运动时其尾流显示出其运动轨迹,它是比舰船本身放大若干倍的目标。通过尾流的电导率特性来检测水面舰船尾流是一种新的有效手段,这是因为海水的电导率与海水的速度和盐度(或温度)有关。而尾流区与非尾流区之间存在速度差和盐度(或温度)差,利用电导率探头可获得对应于这些差别的综合信号。作者在试验水槽中构成了与海洋环境类似的盐度分层流场,水槽由10mm厚的有机玻璃板制成.其长、宽、深分别为700cm、45cm、57cm,杠水槽的两侧沿其纵向装有滑轨阻便坐标架运行。水槽中由双螺旋桨自航水面船模产生尾流,分别在盐度分层流场和非分层均匀流场中测量了尾流电导率信号的横向分布,并对盐度分层流场中水面舰船尾流的纵向速度分布进行了数值计算。试验结果表明:在盐度分层流场和非分层均匀流场中。水面舰船尾流的电导率信号沿其横向都近似呈高斯分布;尾流速度对其电导率信号的影响比盐度梯度的影响大得多,在本实验条件下前者比后者约大8倍;尾流的无量纲纵向速度亏损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尾流的相对电导率信号横向分布的实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在尾流中心区域该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相对误差约为12%。  相似文献   

12.
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500 t浮吊三维计算模型,以规则海浪载荷作用下船舶摇荡运动加速度作为基础激励,采用谐响应分析方法计算起吊7 500 t载荷时浮吊在海浪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计算结果表明,海浪方向为90°时浮吊动力响应比较大;吊重起升至比较高位置时,浮吊动力响应比较大;因船舶横摇大于纵摇,故浮吊的横向位移大于纵向和垂向位移,钢丝绳-吊重横向摆角大于纵向摆角;臂架的最大动应力出现在根部主弦杆处,海浪载荷引起的浮吊结构动应力小于材料屈服强度.  相似文献   

13.
丁振东  吴天行  严兵  李义明 《武汉造船》2010,(3):133-136,141
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500t浮吊三维计算模型,以规则海浪载荷作用下船舶摇荡运动加速度作为基础激励,采用谐响应分析方法计算起吊7500t载荷时浮吊在海浪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计算结果表明,海浪方向为90°时浮吊动力响应比较大;吊重起升至比较高位置时,浮吊动力响应比较大;因船舶横摇大于纵摇,故浮吊的横向位移大于纵向和垂向位移,钢丝绳吊重横向摆角大于纵向摆角;臂架的最大动应力出现在根部主弦杆处,海浪载荷引起的浮吊结构动应力小于材料屈服强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O2、SO2、CO和xylene(xyl)4种气体污染物复合暴露对家兔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以上4种气体用正交设计成9个暴露组,每组5 ̄6只,以每天4小时共5天分别进行暴露,然后观察各组动物血液气体和碳氧血红蛋白(HbCO)的变化。结果:第1组暴露后,家兔动脉血pH显著下降(P〈0.01);第2组暴露后,血氧饱和度(SaO2)和血氧含量(CaO2)均显著降低(P〈0.01);第9组暴露  相似文献   

15.
鱼雷发射时潜艇舱室空气压力限值制定的原则及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述讨论鱼雷发射时潜艇舱室空气压力容许限值制定的原则及依据。方法:在加压舱及潜艇舱室内受试者暴露在不同的增压速率下观察中耳鼓膜及听阈的变化。结果:当增压速率范围在2.3 ̄3.0kPa/s及3.8 ̄4.5kPa/s时,受试者正常鼓膜的百分比分别为63% ̄85%及58% ̄64%。多数受试者保持正常听力,仅个别有10 ̄20dB的暂时性阈移,所有受试者均未发生鼓膜破裂。结论: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如下  相似文献   

16.
针对2种不同强力甲板结构形式的舰船,应用ABAQUS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工具,计算舰体在强力甲板大变形损伤状态下的总纵极限承载能力.采用冲击动载荷来模拟得到结构的大变形损伤状态,并将其作为初始状态进行极限承载能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纵向箱形梁这种新型强力甲板结构形式相比常规强力甲板结构形式,在大变形损伤下舰体总纵极限承载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散货船结构中容易损坏的底边舱下折角,综合考虑协调共同规范(CSR-BCOT)疲劳强度评估方法与散货船压弯型底边舱下折角结构的设计标准,结合某型61 000 t级散货船,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比分析纵向肘板、三线对齐方式、压弯半径,以及横向肘板对底边舱下折角结构屈服强度和疲劳强度的影响,以及三线对齐结合大圆弧半径对纵桁尺寸的影响,提出散货船压弯型底边舱下折角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夹层板结构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先进的结构形式,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大等特点。以某舰船中部双层船底一个纵桁和肋板间距的船底板架单元为基础,在保证夹层板总质量、主尺寸与原板架相同的前提下,建立一系列夹层质量不同的四边形蜂窝夹层板模型。利用仿真算法,从结构损伤、能量吸收的角度分析其抗爆与抗冲击性能。对四边形蜂窝夹层板进行优化分析,得到一种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采用6,9,12层钢框架算例模型,利用时程分析法对3种算例模型进行地震响应弹塑性时程分析.分别调整3种算例模型各层的侧移刚度,使算例模型在地震动作用下各层的累积塑性变形倍率相等,将此时结构各层的侧移刚度与底层侧移刚度的比值定义为最佳侧移刚度比,楼层号和总层数之比定义为层数比.根据3种算例模型...  相似文献   

20.
连云港庙岭集装箱码头挡土墙沉降的现场测定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挡土墙是高桩码头连接陆域的接岸结构,它的不断沉降影响码头装卸车辆的横向运输。本文介绍连云港岭二期工程订装箱码头的一个泊位自投产后进行的为期4a的挡土墙沉降的定点观测情况,其实测沉降值为17.5cm,产对沉降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