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引言 体外预应力是后张预应力体系的重要分支之一,与体内有粘结预应力结构相比,其主要具有如下优点:预应力筋布置在构件截面外,便于检查、修补及更换;可提高构件的抗弯甚至抗剪能力;荷载产生的应力沿预应力筋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变化幅度小,对承受疲劳荷载及重载的构件有利等。但是,在外荷载作用下,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可以产生滑动,预应力筋的应力增量不能由单个截面的特性确定,其取决于整个构件的变形。因此,在计算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受弯承载力时,应首先确定预应力筋的极限应力。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技术是指在道路和桥梁施工过程中,通过构建混凝土构件,以此减小或抵消外荷载所引起的拉应力,即借助混凝土的高抗压性能减轻抗拉强度,达到减缓路面或桥面开裂。  相似文献   

3.
通过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与有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比较,论述了在施工中使用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飞速发展,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广泛应用公路建设。但是大量的工程实践和理论分析表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基本上都是带裂缝工作的.只是有些裂缝很细.肉眼看不见(缝宽〈0.05mm).一般对结构的使用无大的危害.允许其存在:有些裂缝在使用荷载或外界物理及化学因素作用下,  相似文献   

5.
以3片16mm足尺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为试验对,对其极限承载能力进行了测试,在试验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中无粘结力筋的应力增量公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体外预应力加固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受力特性与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相似,可直接采用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垢极限力做内水平加固钢筋的极限应力,水平筋与斜筋面积不同对水平筋极限应力的影响较大,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7.
简介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就是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配置一定量的无粘结预应力钢筋,代替传统的预应力钢筋。所谓的无粘结预应力,就是将预应力钢筋(或钢丝束)在使用之前,在其表面均匀涂布一层润滑防腐材料,再用聚乙烯材料包裹,使之在浇注混凝土后,二者可以自由滑动。施工时在浇注混凝土前,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国内外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的发展和现状,分析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计算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这种结构应力桥梁工程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作者根据四片静力循环加载和八片疲劳加载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试验结果,重点分析了梁的裂缝开发过程以及疲劳加载对梁的钢筋应力和裂缝宽度的影响,指出由于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持裂缝宽度限值较小,在设计使用荷载下梁的裂缝开展仍处于不稳定的发展状态,裂缝处受拉区混凝土相对于受位钢筋仍具有相当明显的作用。疲劳加载对钢筋应力及裂缝宽度的影响主要归因于拉区混凝土的进一步疲劳开裂。此外,还分析了混合配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相似文献   

10.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建成后往往有很多裂缝,严重影响了桥梁的使用功能。本文全面分析了常见的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开裂情况,并从钢筋混凝土构件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成因出发,阐述了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裂缝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是种预先加入预应力增加受拉强度的路面。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就是充分利用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远远大于抗拉强度这一特性,在工作截面上预先施加压应力,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从而提高承受荷载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无粘结预应混凝土结构已成为一种现代先进的结构型式,可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多层工业厂房、桥梁工程等,本刊1997年第1期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进行了专文介绍。本文给出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应力计算公式,供读产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建成后往往有很多裂缝,严重影响了桥梁的使用功能。全面分析了常见的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开裂情况,并从钢筋混凝土构件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成因出发,阐述了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裂缝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特点、发展历程和应用的现状。对当前应用较多的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和无粘结预应力梁极限弯矩的多种求解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将在桥梁工程上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学习并掌握现行桥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思想使用C++语言编制了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设计通用程序,该程序能针对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进行相关计算,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的极限应力的研究现状 ,针对我国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 ,对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的极限应力设计取值的规定的不足 ,根据大量的试验数据 ,提出了适用于桥梁工程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上部结构多种截面无粘结筋极限应力增量的实用简化计算方法 ,补充了《规程》的不足 ,拓宽了《规程》中公式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21片部分预应力混凝土T梁疲劳试验结果,分析了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箍筋的应力变化情况以及变幅荷载对箍筋应力的影响。提出了用瞬时荷载下箍筋的总应变做为箍筋损伤的量度;利用等损伤原则,从而沟能字变幅荷荷载与常幅荷载之间的关系。所建议的各个公式与国内外现有试验结果比较均有较好的吻合性,可供修订规范及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关于无粘结PPC(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问题。分析影响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耐久性的原因,介绍国内外无粘结PPC结构的耐久性试验,提出了无粘结PPC低高度箱梁防腐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钢筋混凝土及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进行了8片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及2片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借助于电液伺服系统,成功地测出了梁的荷载-挠度全曲线,观测到了不同破坏形态下构件的变形特征。本文就有关问题进行了叙述和讨论,并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为了简化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过程, 减少设计试算的次数, 缩小预应力筋用量的取值范围, 提出了基于裂缝宽度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方法; 从正常使用状态的裂缝宽度出发,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简称《公路规范》) 中对裂缝宽度的规定, 通过最大裂缝宽度求解受拉区普通钢筋的应力, 并建立关于开裂截面中性轴高度的一元三次方程; 根据预应力筋的有效应变要求, 结合《公路规范》中最小配筋率的规定, 得到了预应力筋用量的上、下限; 给出了设计方法的主要步骤和具体验算过程, 并设计了1根T形截面试验梁, 以验证设计方法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 验算梁的抗弯承载力及预应力筋用量的上、下限满足规范要求; 试验梁的荷载与挠度基本呈现三折线关系, 在外荷载为50.0kN时, 试验梁跨中出现裂缝, 外荷载为128.5kN时, 试验梁受拉普通钢筋屈服, 外荷载为157.8kN时, 试验梁跨中混凝土压碎破坏, 试验梁总体呈延性破坏特征, 满足承载性能要求; 在受拉普通钢筋屈服前, 试验梁实测最大裂缝宽度为0.18mm, 未超过预估的最大裂缝宽度0.20mm, 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可见, 提出的设计方法合理、可行, 能够简化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