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MOSES软件,以半潜驳船“DEFU2”为载体,研究200Ⅱ尺自升式钻井船半潜下水过程。在半潜下水阶段,采用半潜船和钻井船总体建模的方法,确定整个下潜过程中的浮态、压载、连接单元受力变化情况等,并分析得出船在各个压载步下的强度曲线以及整个下潜过程中的稳性变化,给出下潜过程的风险控制点,制定下潜压载的步骤,确保在整个下潜过程中驳船的安全性,用于指导下潜施工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2.
以具备动力定位系统的80 000 t半潜船为研究对象,在试验前通过软件进行下潜过程中稳性和动力定位能力的计算,作为下潜试验的理论支撑;根据理论计算结果和船舶的设计制定严格的下潜程序并在试验阶段统计船舶的浮态和推进器的工作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充分的理论计算以及严格的下潜程序把控,半潜船成功的完成了全过程动力定位下潜,并获得了船舶动力定位下潜过程中浮态和推进器利用率的信息,可以为其它半潜船进行动力定位下潜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世界海运》2017,(9):1-6
"世越号"客船沉没于韩国全罗南道珍岛郡附近海域,当地天气多变,水深达到45米,打捞作业环境恶劣,为安全把"世越号"从海底打捞出水,首创双抬浮驳提升、半潜船起浮出水打捞方案。由于沉船侧倾在起浮过程中无法提供足够的稳性,根据半潜船静水力曲线计算结果提出半潜船改装方案。通过GHS专用软件模拟半潜船起浮"世越号"完整过程,不仅对半潜船稳性进行校核,对实际起浮作业也可以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500 00 t半潜船下潜过程中主甲板刚浸没时,水线面面积突然减小,导致横向初稳性高GM值较小,甚至可能出现负值的问题,结合下潜过程中的压载水的实际配载情况及线型,对下潜过程中GM值影响的关键性因素进行分析,得到下潜过程中初稳性的变化规律,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制定严格的下潜程序,控制影响稳性的关键性因素,下潜过程中的稳性满足船级社的衡准要求,能够保证下潜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5.
和其它类型船相比,半潜船的工况更复杂,船舶型线和用途也很特殊,使得稳性问题成为设计中一个重大的挑战。但目前还没有针对该类船舶的稳性规范,对该类船型开展稳性研究很有必要。通过1艘改装半潜船的稳性计算,发现航行状态下半潜船稳性特征与江船类似。而在下潜状态下,稳性随吃水增加而有所好转,在货物甲板出入水时稳性最差,此时可以采用纵倾来改善稳性。同时建立了依据完整稳性的船舶装载能力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6.
浮托安装方法是目前海洋工程领域新兴的一种大型组块海上安装方法。文中基于T型驳船海洋石油228的大型组块海上浮托安装项目,对组块运输作业过程中组块、驳船、滑道以及装船固定斜拉筋等结构强度、驳船运动以及稳性等进行了较详尽的计算分析及校核。可为今后同类工程计算分析及校核提供参考,使T型驳船用于大型组块运输作业得到有效安全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1月,国内最大的半潜船"新光华"轮在天津港10万吨锚地,装载5 000吨驳船前往阿联酋。这是"新光华"轮本月初在广州南沙命名交付后的首航作业。"新光华"轮能举起10万吨级重物,是世界第二大半潜船。就造船业而言,"新光华"轮是我国半潜船的巅峰之作,因此其首航作业备受各方面的关注。"新光华"轮属10万吨级半潜船,总长255米、型宽68米,下潜吃水30.5米、装货甲板可下潜16米,载重量  相似文献   

8.
12 000 t抬浮力打捞工程船为一种集装卸和自航能力于一体的3岛式半潜船,沉浮试验与常规半潜船试验方法类似。文章通过压载舱透气管的特殊设计方案和优化压载舱压排载的顺序,尽量保证压载舱灌满或排空,减少自由液面,在主甲板全部入水、船舶初稳性高迅速减小的情况下,船舶保持正位,实现平稳顺利的下潜和上浮。  相似文献   

9.
十万吨半潜船“新光华”轮是708所为中远海运特运开发设计的新旗舰,具有甲板均布载荷大、下潜稳性安全、装卸货作业速度快、结构强度合理、对货品保护好、首艘满足最新半潜船安全及性能规范等一系列技术特点。文章概述了十万吨半潜船船型概况和主要技术特点,分析了最新规则规范的运用,从总布置、主要系统设计等方面展开了重点分析与设计介绍。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半潜船浮装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浮装设计方案。该自升式钻井平台的三个桩靴均突出自身平台基线底部5.11m,造成浮装上浮时需要借助增加水线面的外部浮体如稳性驳船的方法增加浮装时的稳性,达到浮装的目的。从稳性驳船的长,宽,型深等参数的选择,到需要的预压载的压载水重量,分布,吃水等的一系列设计,对浮装过程进行分步骤验算稳性及船体总纵强度,调节半潜船的纵倾及横倾变化,确保水线面面积的过渡,从而顺利浮装自升式钻井平台。对该特殊浮装项目进行总结表明,添加稳性驳船能有效增加浮装时的稳性,但浮装时需要调整纵倾的变换,并保持一定的横倾,才能更好的保证稳性的要求,最后导出压载方案供现场操作参考使用。对具有特别大的底部突出的浮体货物的浮装稳性方案提供一定的设计参考和经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解决在潜器中敷设浮力材料以提升水下初横稳心高尚无定量指导依据的问题,在推导得到浮力材料敷设的临界高度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计算确定浮力材料应敷设的垂向高度,并据此进一步给出浮力材料和压载铁敷设的纵向位置建议。[方法]首先,通过推导敷设浮力材料后的全船初横稳心高函数,利用偏微分的数学方法得到浮力材料体积、重心等对稳性的影响方式;然后,通过等价代换的数学手段得到稳性变化临界情况下浮力材料重心理论高度计算式;最后,为了更好地研究和理解这一临界高度计算公式以及其他参数如排水量、敷设前稳心高等的影响,构建典型浮力材料敷设剖面的数学模型,并进行多算例对比分析研究。[结果]结果显示,所设计算例中初横稳心高最好可提升约1.8%,若进一步放开纵横垂向的限制,或将获得更优结果。[结论]所做研究可直接指导浮力材料敷设方案,所得到的一些对工程实际有重要意义、简便实用的浮力材料敷设原则,可供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半潜船的装载仪,性与浮态计算、自由纵倾的稳性与浮态计算等功能。使用单位的一致好评。本装载仪具有甲板货建模、计入甲板货的稳经过多年的使用,本装载仪得到了使用者及  相似文献   

13.
15 000 t甲板驳船体结构强度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载重15000t甲板驳船在4个超大型沉箱的装载、运输及下潜过程中各工况下的结构强度并校核了稳定性。综合对该船的总纵强度、船体立体舱段的有限元分析,以及对横舱壁及舷侧进行的局部结构强度计算,得出了该船实际作业时比较合理的压载及下潜过程的指导性意见,并提出了局部结构加强建议,保证了该工程项目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4.
钻井支持驳船(drilling tender barge)是近几年出现的新型钻井设施,钻机模块装载在驳船上一同运输到作业海域,再由驳船自身吊机将模块吊装安装到目标平台进行钻井作业。钻机模块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通过海固(sea-fastening)结构固定在驳船主甲板上。论文主要研究钻井支持驳船模块海固结构的设计方法,可为今后类似设施的海固设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导管架/驳船联合体下水过程中的完整稳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分析导管架下水运动状态的基础上,考虑下水过程中导管架入水后对驳船浮态及稳性的影响,提出了将导管架与驳船视为联合浮体进行稳性计算的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浮态及稳性臂计算方程。采用坐标变换的方法对导管架入水后排水体积及浮心坐标的计算给出了详细的推导。  相似文献   

16.
《世界海运》2017,(9):17-22
"世越号"沉船打捞采用托底钢梁双驳船抬吊整体起浮方法,当"世越号"被提升到吃水9米时将和两条抬浮驳"招商重工1号"和"招商重工3号"一起转移进半潜船,由半潜船进行整体起浮出水。在整个过程中,"世越号"将与两条抬浮驳组成超大型结构,操作起来非常困难。以"世越号"打捞工程为例对双驳抬吊沉船浮装半潜船工艺进行详细介绍,内容包括拖航移位、沉船进档和重量转移三个作业环节,此工艺尤其适合大吨位沉船的整体打捞。  相似文献   

17.
半潜船及其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海运》2016,(12):9-14
半潜船作为运输大型海洋结构物的特种工程船舶,解决了运输大型海洋结构物的难题。详细介绍半潜船的工作原理、发展历史和国内外拥有半潜船的现状,半潜船滚装/滚卸作业、潜装/潜卸作业、吊装/吊卸作业和滑装/滑卸作业等四种作业方式及其在海上运输方面具有巨大的装货甲板和精准的动力定位系统等独特优势,论述半潜船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并对半潜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半潜船在船体结构、船体形状和装卸方式上存在诸多特殊性,在风浪中航行的安全性尤其重要。本文分别从船舶在波浪中的稳性理论、大幅横摇运动计算、倾覆概率预报、安全性模糊评价四方面归纳、分析了半潜船航行安全性研究的方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制定半潜船稳性规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厦门港外锚地风浪大,港内锚地水深浅难以满足半潜船下潜浮装作业的难题,“发展之路”半潜船另辟蹊径,在码头泊位水域通过准确把控乘潮水位成功一次性托起3艘平台供应船。文章详细介绍了该成功案例实施方案,总结成功经验,分享作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安全保障措施,供类似浮装/浮卸作业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陈明敏  张宝吉 《船舶工程》2014,36(S1):170-173
大倾角稳性是保证船舶及各种海上结构物安全航行及作业的主要性能之一,也是船舶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快速、准确地给船舶设计者提供初步的稳性计算过程和结果,以14000DWT成品油船为例,采用Maxsurf软件对其进行建模,然后将其导入Hydromax模块进行大倾角稳性计算,并将其结果同设计值、规范值进行比较,符合要求。表明采用Hydromax模块来计算船舶的大倾角稳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