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调查研究斜坡的工程地质条件、斜坡特征的基础上,对清子高速公路K28+900~K29+250段拓家沟斜坡稳定性进行了详细工程地质勘察,对该斜坡失稳的形成机制、诱发因素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验算,得出斜坡在天然、饱水状态两种工况下均处于失稳变形状态的评价;最后,提出了对该斜坡削方、抗滑桩及截排水的加固治理方案。从竣工后的现状可知,加固治理措施可行,斜坡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斜坡路基变形与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青藏铁路安多试验段多年冻土斜坡路基3年变形监测,分析斜坡路基水平位移与竖直沉降的特征:在路基填筑后第一年斜坡路基变形较大,阴阳坡变形存在明显差异,随着斜坡路基趋于热稳定,其变形速率逐渐减小,变形趋于稳定。利用极限平衡理论研究斜坡路基在设置土工格栅和不设置土工格栅两种工况下的稳定性,计算得出其稳定性系数均大于1.2,每年10月斜坡路基稳定性系数最小,设置土工格栅能有效提高斜坡路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在勘探资料基础上,对大沱场地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场地整体稳定,局部较差;受工程活动影响和地下水作用,以及河流冲刷或掏蚀,多处产生变形甚至滑坡;地质灾害类型有斜坡变形、滑坡及滚石。  相似文献   

4.
为查明云阳县某斜坡体出现多种变形特征的原因,对整个斜坡变形体进行全方位勘察,并进行稳定性评价。通过工程地质测试手段以及室内测试分析方法进行研究,选取三个关键剖面进行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该斜坡变形体在枯季工况下稳定,在暴雨工况下由西向东稳定性依次降低;库水位影响下的坡体稳定性明显降低;在斜坡体欠稳定处实施支挡工程后的剖面稳定性明显提高,且下滑力显著降低,表明支挡措施合理有效。因此,该斜坡变形体有必要进行工程治理。  相似文献   

5.
斜坡软弱地基上高填方路堤容易发生变形失稳引起路面结构的损坏,极大影响道路使用性能。通过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斜坡软基高填方变形失稳发展机理,比较了不同工况条件下各因素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然后,对实际工程中典型路堤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处治方法对提高路堤稳定性的效果,提出针对斜坡高填方变形失稳问题的处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桥址高陡岩质斜坡稳定性分析时,一方面,应考虑斜坡的卸荷变形影响;另一方面,作为桥梁建设场地,除应评价其整体稳定性外,还应考虑表层危岩体及岩体蠕变对桥梁安全的影响。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平硐所揭示的高陡岩质斜坡中的强烈卸荷变形特征,提出了桥址高陡岩质斜坡稳定性分析时应评价的内容及分析方法,对相似工程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佛图关车站不稳定斜坡治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重庆轻轨佛图关车站不稳定斜坡进行了地质勘察、测试了相关物理力学指标后,对其斜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预测可能发生的变形破坏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都江堰某不稳定斜坡变形监测与模拟计算,对该斜坡在持续降雨条件下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通过改变坡体的物理参数来模拟持续降雨条件,计算时采用极限平衡法中的传递系数法。通过位移监测与计算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持续降雨,斜坡稳定性不断降低,最终达到不稳定状态,应进行加固处理,以保安全。  相似文献   

9.
鹧鸪山隧道位于四川省马尔康县梭磨乡王家寨村,是高寒高海拔特长高速公路隧道。隧道出口斜坡在施工阶段发生拉裂变形,危及隧道施工安全和人员安全。本文结合鹧鸪山隧道出口段的地质环境资料和现场勘察结果,介绍了出口段斜坡的形态特征、结构特征和变形特征,从地质条件、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3个方面分析了出口段斜坡的变形原因和后续发展趋势,并采用剩余推力法对出口段斜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计算。对出口段斜坡变形进行综合评价,在计算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抗滑桩、注浆预加固和变形监测等综合处治措施,为高寒高海拔高速公路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取和预加固提供借签。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20,(2)
万源地区大部分为红层覆盖,且处于大巴山弧形构造带,存在诸多人工开挖的边坡或天然形成的斜坡,地质灾害频发。红层具有其特殊的岩土体工程性质,在内、外动力共同作用下斜坡变形破坏,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制约了当地的道路建设与经济发展。文章通过系统的工程地质调绘和参数试验,基本查明了万源市红层的岩土体性质和斜坡变形特征。因砂岩和泥岩抗风化能力和力学特性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斜坡破坏方式,主要分为滑坡(土质滑坡、顺层滑坡、切层滑坡)和崩塌(倾倒式、坠落式),文中结合已知斜坡变形和岩性组合特征研究该地区地质灾害演化规律、诱发因素及构建该地区地质灾害成因模式,对万源市乃至整个川东红层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和预警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滑坡是土坡重力侵蚀破坏的主要形式,在目前的工程实践中,土坡稳定性分析最常用的方法是圆弧条分法。但对大量黄土滑坡的观测表明,其滑动面并不是圆弧,一般是后壁陡直,下部接近圆弧,总体形状呈“L”形。因此采用经典的圆弧法计算黄土边坡的稳定性是不准确的。根据Mohr-Coulomb强度理论计算出黄土滑坡后缘拉裂的深度,自拉裂底部至坡脚处假定为圆弧滑动面,在此前提下搜索最危险滑动面的位置。笔者曾提出了搜索最危险滑动面的一种方法,并结合该方法推导出了用圆弧法求解稳定系数的解析式。将黄土边坡具有后缘拉裂这一特点,应用于该解析方法中,进一步推导出用于黄土滑坡侵蚀稳定性的计算公式,通过对泾河南岸一黄土高边坡滑动前地形断面观测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测试,计算得出其潜在滑动面,再与其滑动后实测滑动面比较,表明提出的方法比一般的圆弧法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某高速公路隧道进口段位于古滑坡体上,隧道施工中滑坡体后缘出现了变形裂缝,对施工人员及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按工程勘察资料和现场地质条件调查结果,对滑坡体的变形失稳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施工过程中隧道仰坡以及滑坡体整体稳定性计算,得到古滑坡体的局部和整体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仰坡后缘以及隧道的变形迹象是因刷坡过程中开挖了坡脚,仰坡出现大幅度变形造成的。施工过程中,仰坡段的稳定性差有可能发生失稳,隧道底板以下滑坡体稳定性未受到大的影响。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制定了对滑坡的治理措施,效果较好,保障了安全。  相似文献   

13.
地震作用下土质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主要有永久变形和稳定安全系数。永久变形直接通过数值计算得到;稳定安全系数计算是在其地震反应分析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数值计算,可确定潜在滑动面上的初始应力及地震作用下各时刻的应力分布,然后根据潜在滑动面单元的初始静应力和动应力时程,计算各时刻的边坡动安全系数,得到边坡的动安全系数时程。文中最后结合一土质边坡进行了动力稳定性分析,得到了地震作用下边坡的变形规律和安全系数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李航  于玲 《路基工程》2011,(5):26-28,32
为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对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路基变形场及应力场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并应用强度折减法求解路基边坡在冻融循环作用后的安全系数,分析了冻融作用范围内路基应力场和变形场的分布规律,得出冻融循环作用次数与路基边坡安全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会改变路基边坡土体的力学性质,从而影响路基边坡的稳定性。路基边坡受到的冻融循环作用是引起路基病害的直接原因,反复的冻融循环作用将引起路基边坡稳定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15.
依托某路堑边坡工程,采用有限元变形分析方法分析现状边坡变形破坏特征,提出合理可行的加固措施,并分析了加固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边坡主要破坏模式是由坡脚开挖、降雨入渗导致潜在滑体强度下降,从而引发表层滑动,原设计边坡的3个工况均不满足工程稳定性要求;边坡采用减缓坡比及坡面系统锚杆加固措施,并在边界外设置截排水沟后,减小了降雨及地下水对边坡岩土体强度的软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永宁高速公路的边坡病害,以石壁滑坡为依托,采用数值分析法,对缓倾顺层岩质边坡受主控结构面影响的沿基岩面的平面变形进行数值定量分析,其主要变形模式为岩体的拉裂滑移破坏。其病害是由于坡体不利结构面存在、工程开挖破坏坡脚和大气降雨所致。同时结合极限平衡法反分析,对滑坡各阶段的稳定系数及加固措施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治理措施满足工程实际与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公路边坡变形监测预测是评价公路边坡稳定性的一种有效手段,为提高公路边坡变形监测和预测分析的效率,通过监测信息的自动采集和无线传输,实现边坡变形数据的远程实时存储;针对公路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复杂多样的特点,以系统化和信息化为原则,集成了多种常用时间预测模型,建立了边坡变形预测模型库;采用Visual C+〖KG-*3〗+编程技术,将远程实时监测和预测分析功能集成,开发了边坡变形跟踪预测系统,并成功应用于某公路边坡变形安全监测中。  相似文献   

18.
丁玉仁 《路基工程》2020,(2):139-143
以京台高速公路(平潭段)工程为依托,选取3处典型断面,在FLAC3D数值平台上分别研究坡度陡缓、坡面形式以及坡脚形式下的高填路堤沉降及侧移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坡度的减小会导致沉降及侧移变形量增大,且最大沉降处呈现上移的趋势;坡面折线角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直线陡坡相较于折线陡坡能减少路堤的变形量,但其影响效果较为有限;相较于坡脚平坡,坡脚反坡会使得路堤沉降和侧移变形显著减小。因此,在陡坡高填路堤填筑中可通过设置坡脚反坡、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陡坡坡度等手段来提高路堤分层填筑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当坡顶有重要建筑物需保护时,边坡防护的支护方案,除应保证边坡整体稳定外,还应特别注意控制边坡变形对坡顶建筑物产生的危害。边坡变形计算复杂,与支护结构类型及施工开挖方法等因素相关,如何通过控制变形允许值来确定最优支护方案通常只能依据地区工程经验。通过分析岩面以上均匀土体的整体下滑力来计算各支护模型的内力及变形,在均满足整体稳定性的要求下,比较多种支护结构的变形值,从而确定满足变形允许值的最优方案,并通过采用特殊施工方法,变形监测等措施保障支护方案顺利实施,经施工期间和竣工后两年观测,边坡稳定,受保护房屋安全,由此总结出将桩顶微距离位移控制值作为支护方案评价指标可行。  相似文献   

20.
田华兵 《路基工程》2020,(6):202-205
以某泥质粉砂岩类土质高边坡滑坡治理为例,分析了边坡的变形破坏特征和失稳破坏模式,并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全风化泥质粉砂岩类土质边坡失稳多发生在连续降雨期间,在雨水的作用下沿相对隔水层形成软弱滑动带。通过清方卸载、加固坡脚和坡面抗冲刷防护,能有效控制滑坡变形,确保工程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