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北塬隧道DK6+200~DK6+700段围岩呈破碎浅埋、土石分界、节理发育、富水的分布情况。分析了明洞浅埋段增作工作面的可行性,介绍了在复杂不良地质条件下,明洞浅埋段与隧道主洞施工方案的确定与优化、施工工艺等关键施工技术,简述了地质超前预报与监控量测措施,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9):170-171
结合隧道工程实际情况,针对穿越高压富水地层的超深埋特长隧道,在掌握隧道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隧道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机具设备选型,并对主要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内容涵盖超前地质预报、地下水处理、岩爆预防、隧道快速施工和施工安全监测,其中地下水处理和岩爆预报是研究的重点,可为其他类似隧道提供技术参考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关绍威 《北方交通》2008,(3):153-154
针对阿家岭隧道的地质情况及地下水对隧道的影响,阐述了阿家岭隧道防排水的施工情况.为类似地质条件的隧道施工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重庆分界梁隧道是大断面公路隧道,其右洞出口段地形复杂、地质软弱、地下水丰富,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台阶法辅以洞内外注浆加固止水措施,开挖效果较好,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而且提高了施工质量,保护了周边山体和环境。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隧道穿越含硫化矿物的黑色岩层时,因硫化矿物的氧化作用,形成对混凝土具有侵蚀性的地下水的地质条件特征;以及这种侵蚀性地下水由于硫化矿物的消耗和碳酸盐岩的中和作用,其化学成分出现明显变化的情形;最后指出这种变化趋势对隧道勘测、施工和病害整治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平顶山太澳高速公路过风崖2#隧洞是双线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拱顶出现巨大孤石脱落事故。详细介绍了穿越隧道坍方区的施工方案,包括隧道坍方情况描述、隧道塌方处理和穿越隧道坍方区施工步骤与技术措施。实践表明,施工方案合理可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5):153-154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良地质段。不地质段的存在将会对隧道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穿越不良地质的隧道工程而言,结合具体工程穿越区域的地质环境,选择一种合理、经济的施工工艺,顺利完成隧道工程施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隧道工程施工建设由于其特殊性,需要在原有地质地层中挖空在施工作业,因此,形成了隧道衬砌地下水低压力区,这对地质底层原有的水平衡造成破坏,这部分区域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运营隧道的防渗能力。通过对某一隧道的地质状况及衬砌渗漏水的情况进行分析,对隧道富水区段衬砌渗漏水治理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长昆客运专线铁路大断面双线隧道穿越全风化花岗岩浅埋段落为背景,对分别采用三台阶七步法、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和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时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情况进行分析,综合计算结果和施工因素,确定了三台阶临时仰拱法为最优施工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对现场施工效果和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赋存于围岩中的基岩裂隙水和孔隙潜水等地下水是影响全风化花岗岩地层隧道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对地层围岩进行注浆加固效果有限,采取地表井点降水或洞内降水措施可以有效阻止地下水通过裂隙进入隧道周边,并能提高围岩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新建隧道穿越既有上下行分离式隧道充分利用了既有隧道地质,并结合新建隧道地质钻探、物探及超前地质预报,保证了工程地质的准确。以不同净距计算方法为理论依据,结合现场实际进行比选,确定最合理的穿越位置,施工中采取严格的降振控制爆破措施和可行的隧道开挖方案,通过动态设计方法和信息化施工,结合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等数据分析结果,调整设计参数以指导施工,保证了既有隧道的结构稳定和安全,确保了施工过程中既有隧道安全运营,并顺利通过了小净距区段,证明了方案的可行合理,为复杂空间结构的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隧道工程围岩大变形已是困扰地下工程界的一个重大问题,引起了地下工程界的高度重视。忠万高速公路龙井隧道地质条件复杂,穿越煤系软弱夹层,地下水发育,在隧道施工过程常发生大变形,其变形具有初始变形速率大、变形持续时间长和最终变形量大的特征。由于施工前对围岩大变形的危害有足够认识、而且施工措施得当,没有造成大规模的塌方。通过对龙井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大变形产生的原因、机理及支护技术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引起围岩大变形的受控因素及变形类型,对今后类似隧道大变形的预测和防治具有参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省西部大多是崇山峻岭,地形、地质情况非常复杂,为满足高速公路的各项技术指标,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隧道穿越其中,这对隧道施工的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我省在建最长的某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实现了"零伤亡"目标的实际,介绍了其在施工安全生产方面的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3.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往往受气候和季节性变化大,地质勘测不精确、雨季时期山体裂隙中地下水的存在等问题,导致隧道基岩裂隙的涌水量大,以致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堵水。本文通过对某段公路隧道复合式TBM掘进富水地段的水文情况以及公路隧道的涌水量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水溶性聚氨酯在隧道富水地段堵水施工的优点、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及质量保证措施,来解决隧道施工的漏水问题,提高综合效益,并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近水库穿越F4断层的汤山铁路隧道为背景,阐述了断层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提出了富水断层条件下超前地质预报、加固圈3 m超前预注浆、洞身长管棚及三台阶四步开挖方法相结合的隧道施工方案;因隧道近水库,二次衬砌施工中加强防水措施;对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过程中隧道洞内变形和地表沉降进行了详细监测与分析,验证了隧道穿越F4断层施工控制方案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断层破碎带影响范围内,该施工方案较好的控制了隧道变形,后期变形不明显;断层破碎带影响范围外,因未采用该施工方案,受断层破碎带围岩质量、进口斜井双重施工等因素的影响,隧道短期变形和长期变形均较大,在远离贯通断面80 m左右范围内,应加强监测,适当时辅以相应的施工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广乐高速公路梅花隧道穿越山谷浅埋偏压段最小埋深仅12.2m,地质条件差.介绍对施工隧道发生塌方冒顶后的施工处理措施、施工注意事项及处理后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煤层采空区是隧道施工典型不良地质之一。以太中银铁路青龙2#隧道为实例,介绍了大断面黄土隧道穿越煤层采空区施工处理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尹正风 《北方交通》2014,(4):115-118
介绍了二望坡隧道塌方段附近工程地质情况、塌方的原因以及穿越隧道塌方区的施工方案,内容包括塌方情况描述、塌方处理和穿越塌方区施工步骤与技术措施。施工实践表明,所介绍的施工方案合理可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拉脊山隧道平行导洞扩建主洞属于青海省西久公路改造工程.穿越拉脊山地段.海拔3250m.隧道长5580m.净宽10.25m.净高5m。设计地质以微弱风化石英闪长岩为主.围岩破碎.地质变化快,经常穿越小型断裂带.设计围岩以…级为主.局部为IV级、V级围岩.V级围岩为较大断层和强风化石英闪长岩区。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  相似文献   

19.
大理至保山高速公路穿越“滇西红层”地区,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沿线隧道由于受不良地质影响,隧道工程在进洞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坍塌,沉降、开裂等病害工程,本文就施工过程中对病害工程的处治进行总结及探讨。  相似文献   

20.
长逢沟隧道为一座左、右线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长隧道,地质情况复杂,围岩软弱破碎,总体较差,Ⅲ级围岩仅占32.86%,Ⅳ、Ⅴ级围岩占67.14%,且穿越3个大断裂带,埋深较浅.根据新奥法施工原理及隧道施工实际情况,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地、系统地采用监控量测技术指导施工,以现场监控的围岩观察、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地表下沉等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