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K64+388~K64+588试验段的施工来检验并确定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及试验段混合料的施工配合比,试验段主要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配置试验段所需材料的各项技术参数试验段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为今后的道路施工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公路工程填石路基施工实际情况,在分析填石路基试验段选取的基础上,提出试验段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并通过实践得出本工程试验段施工顺利完成,试验段施工对明确施工技术参数、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均有重要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随着交通量不断增大,传统路面材料和施工技术存在效率低、污染环境等缺陷,针对此类问题,结合新野路具体工程实践,利用泡沫沥青的冷再生技术,采用路拌法施工方法,研究其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首先通过铺筑试验段Ⅰ,并进行该试验段的试验、检测分析与评价,指出施工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为试验段Ⅱ的施工提供参考,最终试验段II的各项检测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该试验段的工程方案可用于大规模施工。  相似文献   

4.
随着交通量不断增大,传统路面材料和施工技术存在效率低、污染环境等缺陷,针对此类问题,结合新野路具体工程实践,利用泡沫沥青的冷再生技术,采用路拌法施工方法,研究其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首先通过铺筑试验段Ⅰ,并进行该试验段的试验、检测分析与评价,指出施工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为试验段Ⅱ的施工提供参考,最终试验段Ⅱ的各项检测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该试验段的工程方案可用于大规模施工.  相似文献   

5.
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根据试验段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施工工艺,通过试验段的铺筑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速公路向着山区推进,连续陡坡路段的路面出现的早期损坏现象日益严重,特别是车辙病害尤为突出。文章通过路面结构理论计算分析,探讨提高模量对路面性能的影响并确定试验段的路面结构形式,通过工后通车一年的高模量沥青路面试验段与比较段的车辙发展跟踪检测比较,表明高模量试验段路面具有良好的抗车辙能力。  相似文献   

7.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项目第一合同段试验段路起讫点:K18+400∽K18+600,全长200m,试验段平均填土高度1.80m,该试验段均位于风积沙填筑路段。本风积沙路基试验段采用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车速为120km/h,路基宽度为28.0m。路基采用风积沙和包边砾石土共同填筑。本试验段位于直线段上,路线纵坡为0.32%,路基横坡1.5%,路基边坡坡度1:4。其中K18+400-K18+500段落填土高度为1.85m, K18+500-K18+550段落最高填土为3.8m,K18+550-K18+560填土最低高度为1.02m,K18+560-K18+600平均填土高度为1.633m,路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Ls=217(0.01mm)。试验段路线总长度200m,K18+400-K18+560清表深度为0.3m,K18+560-K18+600段落清表深度为0.57m。本试验段中氯盐盐渍土换填砾石土102m3,换填风积沙共2828m3;风积沙填筑5580m3,砾石土填筑3420m3;挖方95m3;复合土工膜8048m2,一布一膜7312m2。  相似文献   

8.
在路基工程中设置试验段、安排监测方案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必要措施。通过对试验段和监测方案的归纳总结,全面分析路基工程中进行监测的意义、具体内容和仪器设备等,可供工程设计、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柔性基层的特点及其在国外的应用形式,并与我国普遍采用的半刚性基层进行对比,以青岛至银川高速公路试验段为例,通过柔性基层试验段检测结果,简要分析了柔性基层作为承重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科尔沁风积沙的组成、力学性能的研究,提出采用风积沙填筑路基的设计方案,并编制了施工工艺,在通辽至下洼高速公路修筑了试验段。经现场测试,试验段路用性能良好,为今后高等级道路运用风积沙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铁5号线天通苑站至天通苑北站之间铺设了一段长为171 m的梯形轨枕轨道试验段.为了得出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实际情况的轨道不平顺谱,对梯形轨枕轨道试验段进行了轨道不平顺测量,并对轨道不平顺功率谱进行了拟合,得出了拟合曲线的特征参数.通过对测量结果进行幅值分析和功率谱分析可知,北京地铁5号线梯形轨枕轨道试验段的轨道平顺状态较好.  相似文献   

12.
试验段施工情况试验段2009年9月16日开工,2009年9月19日顺利完成,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我部始终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进行严格施工,并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检测、详细记录,同时请监理全过程旁站。通过路基试验段检验了施工组织设计的正确性,总结出最佳的机械组合及施工工艺,合理的碾压遍数及有效影响深度,人员及机械的最佳配合数量,  相似文献   

13.
选取新民至铁岭高速公路路基工程试验段进行冲击压实,通过对路基试验段试验检测数据的分析,确定了冲击压实技术的预期效果,提高了路基基础承载能力,并根据试验检测结果最终得出最佳工作遍数、工作速度等相关施工工艺参数,达到指导后续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Geo-Slope软件对高速铁路CFG桩进行分析,考察不同垫层结构、桩径、桩间距、有无桩帽和桩帽大小等设计参数对地基沉降的影响,从而为试验段CFC桩复合地基设计方案提供依据,并进一步对试验段设计方案进行沉降分析,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结合广河(广州至河源)高速公路工程中改进型级配GAC-13C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的应用实例,阐述了GAC-13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分析了它的路用性能,并铺筑试验段,根据试验段的检测结果评价GAC-13C上面层的质量和应用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方法 正式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前,首先在水泥稳定碎石和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前进行试验段铺筑,通过对试验段验证混合料的质量和稳定性,确定各项施工技术参数,检验采用的机械能否满足备料、运输、摊铺、拌和和压实的要求和工作效率,以及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然后根据水泥稳定碎石和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总结出的拌合、摊铺、碾压等施工工艺参数进行大面积的正式施工。试验段的具体做法:在直线段上有代表性地选择两段长度200m路段作为试验路段:一段作为水泥稳定碎石的试验段,另一段作为天然砂砾底基层的试验段。在试验路段开始至少14天之前,提出铺筑试验路段的施工方案并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实施。根据施工机械相匹配的原则,合理确定拌和机械型号、数量及组合方式。通过试拌掌握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时间等操作工艺。通过试铺确定摊铺机的摊铺速度、摊铺宽度、自动找平方式等工艺;同时确定压实方法、压实机械类型、碾压顺序、压实系数、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确定松铺系数、接缝方法等。验证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检查水泥含量、级配、含水量,根据设计配合比改进提出生产用的矿料配比和水的加入方式。修正水泥稳定碎石、天然砂砾底基层的压实标准密度。掌握实际施工产量及合理作业段长度,制定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通讯联络及指挥方式。在试验段的铺筑过程中,认真作好记录分析,在监理工程师或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监督下检查试验段的施工质量,及时测定出有关结果。铺筑结束后,就试验内容提出试验总结报告,报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复,作为施工依据。检查并整理路基顶,使其满足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7.
蚌宁高速公路第十一标段路基填石施工试验段K73 850~K73 960,该试验段内路基无软基、无不良材料,地质为亚粘土层,在进行路基填石前,实验室为了取得符合强度要求石料,用于试验段路基填筑,对K72 200~K72 400地段山头通过随机取样,并进行标准试验,试验结果石料的强度大于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科尔沁风积沙的组成、力学性能的研究,提出采用风积沙填筑路基的设计方案,并编制了施工工艺,在通辽至下洼高速公路修筑了试验段.经现场测试,试验段路用性能良好,为今后高等级道路运用风积沙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高速公路中路基土方试验段的施工工艺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路基综合稳定土简称二灰土,它是水泥、石灰、土的混合料。现广泛应用在高速、一级路的路基底基层的施工上,因他的施工工艺技术含量要求较高,所以在正式大面积施工前,一定要做好施工试验段的全部技术指标的确定工作。以下就是青兰高速的试验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