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海事》2014,(7):64-64
基里巴斯批准国际劳工组织海员身份证件公约 6月6日,基里巴斯共和国政府向国际劳工局交存了经修订的2003年海员身份证件公约(185号公约)的批准书。该公约修订了1958年海员身份证件公约(108号公约),规定了为海员签发有安全保障的海员国际身份证件,以便对海员在港口及边境通过时识别持有人是真正的海员。  相似文献   

2.
李桢 《中国海事》2013,(7):33-36
在《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即将生效的背景下,国际劳工组织的下一步工作重点将转向推动更多的国家批准《2003年海员身份证件公约》。文中阐述了《2003年海员身份证件公约》与其他相关法律文件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003年海员身份证件公约》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正式批准加入海事劳工公约8月29日,经第12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审议通过,我国正式批准加入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公约批准书递交国际劳工局登记之日起一年后,公约将对我国正式生效。公约规定了海员最低从业要求、就业条件、船上生活设施标准、职业健康安全保障等内容,明确了海员权利和成员国义务。我国批准加入公约,将有利于加强海员权益维护,促进我国海运业健康发展。目前,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  相似文献   

4.
<正>《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作为保障海员利益的"权威法典",对于海员的权利和成员国的义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批约后,我国的海员权益将纳入统一的国际标准,有利于实现海员在船上体面工作和生活。然而,从我国批准正式加入《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到公约正式对我国生效,这条履约之路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两部联手协商合作共履责据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船员处于洪江介绍:我国批准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批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决定。11月12日,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吴海龙大使向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盖·莱德递交了中国批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外交文书,标志着我国政府完成了批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程序。根据公约规定,《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将于2016年11月12日对我国正式生效。该公约的批准将对我国海员群体、整个航运界  相似文献   

6.
2015年2月初,国际劳工组织(ILO)在日内瓦举行雇主、海员工会和政府三方会议。会议讨论并通过了《185公约》的修订案,旨在寻求满足政府部门加强航海安全考量的同时,改善海员的福利待遇。
  《185公约》要求公约批准国向本国海员签发海员身份文件(SIDs),为持有SIDs的外国海员提供上岸休假、转船和过境的便利。但是《公约》自2003年批准以来,一直未能获得足够国家的批准,主要原因在于相关的技术规范无法与现行多数国家使用的电子护照签发系统融合。本次三方会议,与会代表认真讨论了有关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将提交国际劳工组织执行理事会正式通过。有关提案帮助《185公约》得到更广泛的履行。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8月29日,经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六次会议审议批准加入《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这部被称为海员"人权法典"的公约,在全球生效2年后,正式在中国落地,涵盖国家达到66个。我们采访了广东海事局船员处副处长毛洪鑫,请一直从事船员履约工作的他对公约进行一番专业的解读。珠江水运:请您简单介绍《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主要情况?毛洪鑫:公约涵盖了海员在船上工作和生活的各项权利,包括就业和工作条件、遣返、职业安全与卫生、医疗和社会保障、膳  相似文献   

8.
吴明华 《航海》2014,(1):12-13
被称为“航运业第四大公约”的《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以下简称《劳工公约》)自2013年8月20日正式生效以来,目前已有超过50个国家批准并加入了这一公约,其船舶总吨位占全球船舶的75%以上。由于多种原因,我国至今尚未批准加入。“这一公约在我国国内适用的立法转化是不彻底、不完整的,与我国船队规模居世界第四位,拥有海员近65万人的现状,乃至建设海运强国的目标是不相一致的。”近日,来自海事院校、海员工会、船员外派和海事仲裁机构的专家学者、律师和企业高管在“香港旗海员劳动法规研讨会”上大声疾呼,海员权益保护是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主管部门力图实现的目标,我国应尽快批准并加入公约,完整、善意地承担国际责任,确立国际公约在我国国内适用的宪法性依据,在海事审判中依法优先适用国际公约。  相似文献   

9.
国际海事劳工公约带来的影响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萍 《世界海运》2014,(3):20-35
2006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海事劳工公约》已经于2013年8月20日生效。作为船员权利法案,该公约融合了以往60余个国际公约和修正案,以实现海员体面工作和保障其权益的宗旨。虑及公约对非缔约国采取非优惠待遇以及生效日期临近,即使中国政府不批准公约,仍将间接受到约束。通过海事劳工公约对中国的挑战和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中国政府应当尽快批准公约,并在积极主动采取措施开展各项履行准备中,寻求保障国家航运安全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8月29日,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我国正式批准加入《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批准书递交国际劳工局登记之日起一年后,将对我国正式生效。《公约》详细规定了海员的最低从业要求、就业条件、船上生活设施标准和职业健康安全保障等内容,明确了海员的权利和成员国的义务。《公约》在第94届国际劳工大会上获高票通过,其目的是实现海员体面地工作和生活,被称为海上劳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事》2008,(5):17-18
一、中国海员队伍科学发展—部海事局常务副局长刘功臣中国是个海运大国,也是一个海员大国,目前约有51万海员,其中,高级海员约17万人。中国一贯重视海员发展工作,全面充分地履行STCW公约,积极参与制定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建立完善海员法规体系,不断提高海员综合素质和社会保障水平。在大力推进海员队伍发展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正本次中国-东盟国际海事劳工公约履约合作研讨会的举行,极大促进了中国-东盟国家海事磋商机制的完善和巩固。对于国际海事劳工公约的讨论和提案,也将极大推进这部被称之为海员"权利法案"的文件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批准或是实施工作。《国际海事劳工公约》是怎样的一份文件,对船员以及国家又有着怎样的影响,会议集中讨论的2014年修正案又对公约进行了哪部分修改  相似文献   

13.
2014年7月31日,肯尼亚向国际劳工局交存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批准书。肯尼亚成为第64个国家,及继利比里亚、加蓬、贝宁、多哥、摩洛哥、尼日利亚、加纳、南非、刚果之后第十个批准该公约的非洲国家。超过5000名肯尼亚海员在肯尼亚籍船舶上工作,还有另外6000名肯尼亚海员在非肯尼亚籍船舶上工作。同时,肯尼亚也是非洲大陆上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港口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比分析《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MLC公约》)要求与我国最新立法规定、海上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和船员集体谈判机制,以履约准备为考察视角,提出现阶段我国所做的工作准备:制/修订海员相关法律规范,构建和完善包括海员在内的劳动者权益保障法律体系;探索和建设我国海上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为顺利履约提供制度保障;依据《MLC公约》要求,中国海员建设工会与中国船东协会共同签署《中国船员集体协议(A类)》;海事主管部门发布履约准备工作通知,对有关证明文件的申请和签发作出具体安排。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批准和实施公约的条件,有关部门应加快批约进程,完整、善意地承担国际责任,提升国际地位,掌握海运话语权,进而推动我国航运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是世界海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献,必将对世界海运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关注目前我国海员权益的现状,分析我国批准加入公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6月25日,全球150多万海员迎来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世界“海员日”。值此之际,交通运输部在上海隆重举行2011年中国海员大会,并通过“海员日”庆典、“海员发展”主题演讲、开通“中国船员招募网站”、举办《中国海员图片展》、表彰全国十佳海员等系列活动,彰显海员大国的风采。同时,围绕《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外派管理规定》  相似文献   

17.
张向辉 《中国船检》2012,(9):I0008-I0009
8月20号.随着菲律宾,俄罗斯成为最新的两个海事劳工公约(MLC)缔约国,使得该公约缔约国数量突破30大关.海事劳工公约终获批准。批准意味着MLC2006继SOLAS、MARPOL和STCW之后成为航运业的”第四大支柱”.并将于2013年8月正式生效实施。该公约明确规定了来自国际劳工组织(ILO)成员国的海员应该享受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世界海运》2016,(7):7-11
随着保障海员权益法案《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生效,海员的工资标准引起航运界广泛关注,直至目前,船东及航运界相关方对海员劳工工资标准仍存在不同的理解,甚至存在海员多套工资标准情况,也不断有船舶因海员工资相关的缺陷而被PSC滞留。从《海事劳工公约》《中国船员集体协议》《香港海员集体协议》以及ITF(国际运输工人联盟)海员集体协议角度对比分析海员的劳工工资标准,供船东、海员招募机构及相关方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刘希庆 《世界海运》2007,30(5):9-10
通过对2006国际海事劳工公约的研究,结合中国海员外派出现的问题,明确中国海员外派公司的工作任务,对中国海员外派公司日常管理体系的改善提出几点可行措施,最后针对2006国际海事劳工公约,对相关管理机构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世界海运》2009,32(11):30-31
2006年2月第94届国际劳工(海事)大会审议通过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目前这个公约还在各国审议批准之中。国际海事界普遍认为,海事劳工公约的通过,在世界劳工史和海运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必将对海事界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将构成今后全球质量航运(Quality Shipping)的重要内容。这项被称为全球120万海员的“权利法案”,将与国际海事组织的《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一起,构成世界海事法规体系的四大支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