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针对山区道路交通安全现状,提出安全度概念,分析了山区道路行驶车辆的制动器不失效、车辆横向不失稳等安全性条件。并利用车辆参数、道路参数和能量平衡的原理,建立了山区车辆行驶中车路耦合的交通安全条件和安全度模型。  相似文献   

2.
由于山区道路急弯陡坡路段事故频频发生,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通过对山区道路交通事故路段分布特征的分析,综合选取安全度模型参数,从道路线形、车辆设计参数、车路相关参数三方面建立安全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数学法建立了山区道路安全度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安全度模型的评价符合山区道路的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3.
车辆侧翻是山区道路行驶车辆的主要事故形态之一.针对山区道路车辆的行驶安全,通过对车辆在坡弯结合路段的受力分析,建立了山区道路行驶的车辆动力学模型,根据横向载荷转移率研究了车辆侧翻与车辆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车辆在山区道路安全行驶的临界速度以及临界侧向加速度.通过车辆在山区道路的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车辆自身参数以及道路信息确定时,可通过控制车速及侧向加速度来避免侧翻的发生,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车辆弯道行驶的安全,综合考虑影响车辆行驶安全的人、车、路和环境等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最小平方法建立多层次车辆弯道行驶安全度静态因素综合评价体系。基于车辆动力学理论分析车辆弯道行驶临界车速,通过引入安全系数k,将车辆弯道行驶安全度评价模型与临界车速结合,提出基于人车路协同的车辆弯道安全车速预测模型。仿真结果分析表明,该模型可预测车辆弯道行驶安全车速,为车辆弯道车速预警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健 《交通科技》2015,(1):182-184
介绍了道路安全理念在山区公路设计中的运用意义,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具体的设计策略。工程运用表明,山区公路设计中运用道路安全理念,不仅能顺利完成设计任务,还能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提高山区公路安全水平,为车辆安全、顺利通行提供保障。类似山区公路设计中应重视道路安全理念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驶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忠慧 《公路与汽运》2003,(6):16-17,22
从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驶与驾驶员、车辆、道路环境条件三方面的关系入手,分析了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和感知能力的变化、车辆性能的改变、道路条件的不安全度,说明了超速行驶对汽车安全行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山区道路大型车辆的行驶安全性,构建人-车-路协同仿真系统,在3条复杂山区道路上开展代表性驾驶模式的大客车和重载货车虚拟行驶试验,根据仿真输出的车辆运动学/动力学响应参量和驾驶输入量,分别进行设计符合性、车辆通过性、运行速度协调性、行驶舒适性以及驾驶负荷度等5个方面的检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以上分析能确定危险位置的临界安全速度、超长货车通过急弯时的越出宽度和越出位置、不协调的线形单元以及行驶舒适度和驾驶负荷度较差的位置,进而可以实施靶向性的几何参数改进,增加山区公路与大型车辆之间的适应性,最终达到提高山区公路设计质量和安全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汽车与安全》2015,(3):66-67
<正>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快速发展,道路运输事故也呈上升趋势,其中特种营运车辆的安全事故尤为性质严重,牵涉面广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甚至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针对近年特种营运车辆频繁出现的危化品事故、环境污染、人员伤亡等问题,为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有效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及实现车辆行驶、监督管理数据资源的共享,根据《关于强制推广应用带有卫星定位功能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的通  相似文献   

9.
低能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车辆行驶安全,本文主要阐述了一种低能见度下车辆雾灯自动开启的装置及方法,该研究的推广可以减少低能见度下公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0.
问:有些安全事故。发生在车辆转弯时,我想请教你们。能否介绍一下转弯技巧。答:转弯是驾驶员的基本功,受复杂道路、交通情况及行驶阻力的影响,车辆转弯时。往往要求减速。这时驾驶员必须根据动力和转弯时车速的需要,综合路况选择适当的档位安全地通过弯道。以下我给大家提供8种特殊道路情况下的车辆转弯要领,我想对车主朋友的安全行车一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从驾乘人员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山区高速公路线形安全系统各组成要素,选取影响公路线形与安全协调度的指标,并引入群层次分析法建立山区高速公路线形安全协调度评价综合指标体系,且通过统计高速公路设计专家的咨询结果来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为山区高速公路线形设计进行有效的安全性评价奠定了基础,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山区一般公路路侧危险度划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乐生  游宏  李永江  白书锋 《公路》2005,(11):159-163
通过对山区一般公路路侧地形状况与车辆冲出路外事故伤亡情况关系的研究,提出了路侧危险度的概念,并给出了路侧危险度等级划分的量化计算办法。路侧危险度等级的合理划分为准确确定路侧危险状况,合理设置不同等级的安全护栏提供了依据.进而有效提高山区一般公路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3.
随着乡村道路交通网络通达顺畅水平的稳步提升,其交通安全形式依然严峻。为进一步提升乡村道路的行车安全水平,现首先分析乡村道路的交通事故特征,从“人-车-路-环境”角度系统分析事故诱因,然后基于事故分析结果,从道路本身属性角度出发,提出乡村道路系统设计要求,最后以桂林市某山区乡村道路为例,结合事故数据分析其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以适应新时代下四好农村路的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山区农村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山区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管理问题也El益突出。在对重庆山区农村公路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原因,并提出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选取了5个省市的7条高速公路和6条并行普通国省道作为课题研究的基础道路,应用"有无对比"分析方法,确定了高速公路相对于并行普通公路的事故率降低标准,并确定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经济损失指标.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高速公路减少事故伤亡人数及挽回事故经济损失的计算公式.最后,以沈大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为案例,计算了上述2条高速公路通车运营以来对交通安全的贡献值,研究成果为总结"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交通安全运营状况提供了基本数据和计算依据.估算结果显示,国道主干线的使用减少了约9万起交通事故,挽救了10万人的生命,并使58万人免于受伤,挽回了125亿元人民币的事故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为创建中国公路运行速度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提高公路安全设计水平,在连续10年分阶段对中国20个省区35条高速和一级公路、39条二级及以下双车道公路现场数据采集、试验观测与事故调查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中国公路交通特性、运行速度特征与交通安全的关系,针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双车道公路等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室内模拟试验、实体工程观测与实车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中国公路运行速度的特征与规律,提出了符合中国公路交通特点的运行速度代表车型划分标准,系统建立了各级公路及关键路段运行速度模型,创新集成了公路路线安全综合评价、公路路线安全设计、公路速度综合控制等工程应用技术及相关标准、指标体系。结果表明:该系列成果填补了中国公路运行速度应用模型、设计与速度控制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空白,为公路安全设计、评价及科学地进行速度控制提供了成套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为创建中国公路运行速度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提高公路安全设计水平,在连续10年分阶段对中国20个省区35条高速和一级公路、39条二级及以下双车道公路现场数据采集、试验观测与事故调查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中国公路交通特性、运行速度特征与交通安全的关系,针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双车道公路等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室内模拟试验、实体工程观测与实车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中国公路运行速度的特征与规律,提出了符合中国公路交通特点的运行速度代表车型划分标准,系统建立了各级公路及关键路段运行速度模型,创新集成了公路路线安全综合评价、公路路线安全设计、公路速度综合控制等工程应用技术及相关标准、指标体系。结果表明:该系列成果填补了中国公路运行速度应用模型、设计与速度控制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空白,为公路安全设计、评价及科学地进行速度控制提供了成套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刻画未来智能网联环境下车辆在换道过程中面临的驾驶风险,保证车辆执行更加安全的换道决策,建立基于安全势场理论的车辆换道模型。首先针对车辆换道过程中所遇到的驾驶风险进行评估,利用势场理论给出车辆行驶过程中不同运动状态下安全势场的空间分布。其次根据换道过程中相关车辆不同安全势场分布情况计算出换道结束时的车间临界距离,相比于传统的车间临界距离计算模型,提出方法能够动态刻画出车辆在不同速度、加速度条件下临界距离的变化趋势,并且能够根据车辆不同的运动状态,动态表达出车辆间临界距离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根据智能网联环境下车辆各类运动状态能够被实时感知的特点,总结出车辆各类运动状态下需要的换道安全临界时间,最终建立基于安全势场理论的最小安全距离换道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车辆换道所需要的最小纵向安全距离与换道车辆以及其周围车辆的运动状态有着直接关系。在今后趋于成熟的智能网联环境下,该模型可以进一步进行扩展,利用安全势场的分布情况,对车辆换道过程进行动态实时干涉,能够为今后智能网联环境下车辆协同换道、车辆自动驾驶以及车辆群体优化控制等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双车道公路超车两难区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超车行为分析,提出了双车道公路超车行为的两难区域概念,在该区域内超车车辆既无法完成超车动作又不能在避免与对向车辆相撞前安全避让。应用运动学理论建立了下游车队规模、车速、设计车速与两难区域范围以及安全超车视距之间的关系,发现与超越单车的视距要求相比,超越车队所需的安全视距较大,且随着设计车速、下游车队规模以及车速的增大而增大。并发现当流量或车速较大时,两难区域出现的概率较大,且因驾驶者错误估计引发交通事故的机会增多。最后给出了不同下游车队规模条件下安全超车的速度限制及视距要求,为制定安全行车策略以及道路安全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