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全市交通总体运行平稳、有序,世博交通组织为改善上海城市交通提供了重大的启示和成功的经验。一、继续保持对上海交通的高强度投入历届世博会均在发达国家的中小城市或大城市的外围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址却选择在中心城区,  相似文献   

2.
陈非  陈小鸿 《城市交通》2007,5(6):58-64
世博参观游客交通的合理组织是办好世博会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总结上海世博会交通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以公共交通为核心的世博会客流集散策略,并采用由整体到局部系统化分析的方法,进行了世博公共交通系统的总体设计。基于世博游客集散的三条对策,以提高公共交通系统吸引力为目标,建立了世博公共交通系统的总体框架;接着就世博公共交通系统两个主要子系统“交通转换系统”和“EXPOBUS系统”,进行了系统的功能分析、服务流程分解和服务对象分类;最后梳理了系统设施需求,提出了各子系统的系统设计与规划方案。通过研究,期望能建立高效的、具有吸引力的公共交通系统,保障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3.
刘淼 《交通与运输》2009,25(4):34-34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已越益临近,如何为来自全国、全世界的参观者提供一流的服务,是上海各届热议的话题。要举办一届精彩、成功、难忘的世博会,更需要顺畅、便捷交通的保障。有的人提出,要构筑便捷的交通网,世博园区的主要出入口周围应设置出租汽车候车点;有的人则认为,要保障交通顺畅,就要严控世博园区的交通量,出租汽车不应进入世博管控区。这期多频道栏目,就出租汽车是否应该进入世博管控区开展讨论,为世博交通组织的合理性提供多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上海世博交通保障整体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锡明  朱洪  邵丹 《城市交通》2010,8(2):14-20,60
世博会交通具有客流规模大且不均衡、与日常交通同向叠加等特征。为确保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日常交通与世博交通有序畅通,提出研制世博交通保障整体方案。首先介绍了整体方案与具体规划方案的区别并提出其构架。在分析世博期间交通运行总体状况及交通需求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以集约交通为导向的总体策略。编制了高配置、多层次的公共交通保障方案,引导与管控相结合的道路交通保障方案,整合扩容的交通信息服务保障方案,并研究储备了配套交通政策以便调节可能出现的交通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5.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日益临近。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中国看世界,世界看中国"的盛大展示,广大市民参与世博的热情高涨。近期有不少读者来信来电,询问世博期间交通出行的情况,充分显示出"大家都是世博主人"的精神风貌。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现将大家关注的世博交通出行的十大问题,集中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邵丹 《交通与运输》2009,25(5):10-11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10月30日在上海举行,历时184天。届时将有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预计观众将达到7000万人次,展会规模和参展人数均创世博会历史之最。上海作为一个2000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日均出行总量接近4700万人次,高峰时段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较为突出。如何做好世博交通服务和全市日常交通保障,对全市交通组织和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朱洪 《城市交通》2008,6(2):64-67
为应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吸引大量游客及对上海市造成的交通压力,对游客的交通行为和游憩行为进行研究。首先综合上海市及以往世博会举办城市的交通数据,对2010年世博游客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及预测。从交通的角度,根据不同交通方式的优势范围划分4个世博交通服务圈层,进而分析世博游客的流向分布及其与日常交通流叠加的特点。从游憩的角度,探讨游客的游憩行为及旅游路线。最终指出,交通尤其是公共交通各个环节与游憩的融合很重要。提出降低观光隧道票价、将水上巴士变成流动的世博会场馆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高强度客流的集散需要,优化交通设施保障能力,2010年上海世博会交通方式结构将以公共交通为主,保证地面公交、团体巴士、旅游包车等集约交通的优先度.因此,为满足世博停车设施需求,需在园区周边区域设置临时停车场予以解决.同时,需要结合停车场的功能定位制定完善的交通组织方案,保证客流安全、方便、高效地观展.在分析世博交通客流构成与停车需求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世博外围停车场的功能定位、规划原则、设计标准及交通组织等要素,并结合实例对上述各方面予以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9.
《城市交通》2010,(1):96-97
2010年为期184天的上海世博会预计将接待约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期间,游客、市民可通过7种途径了解世博交通和日常交通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0.
<正>一、客流总体情况10月31日晚,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地落下帷幕。本届世博会累计参观人数最终达到7308万,日均39.7万人次。在184天的参观客流中,单日最大客流为10月16日的103.3万人次;周最大客流为非指定日最后一周(10月18~24日)的509.0万人次,周平均每天为72.7  相似文献   

11.
世博运行期间,中心城快速路交通事件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为我们在大客流背景下研究城市快速路网交通事件的总量、类型、时间及空间分布等交通事件,特别是极端大客流情况下快速路事件的特征变化和研判觅得难遇良机.同时,为思考后世博时代城市交通管理与规划,以及快速路网运行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交通标准化》2010,(10):82-82
展览时间:2010年10月25日-2010年10月29日 会展场馆:韩国釜山市 展会描述:智能交通世界大会是国际智能交通领域水平高、参与范围广、权威性强的行业盛会,每年举办一届,分别在欧洲、美洲和亚太地区轮流举行,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6届。为进一步促进国内外智能交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3.
2010上海世博会管控区交通管理模式与交通组织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历届世博会不同,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址位于市区中心地带,参观客流将超过7000万人次,一般高峰日日均客流达到60万人次,其中高峰小时20万人次。世博客流必然从城市外围区域向城市中心地带汇聚,且与日常交通的主流叠加、交织在一起(见图1)。  相似文献   

14.
《交通标准化》2010,(14):75-76
展览时间:2010年10月25日-2010年10月29日 会展场馆:韩国釜山市 展会描述:智能交通世界大会是国际智能交通领域水平高、参与范围广、具有权威性强的行业盛会,每年举办一届,分别在欧洲、美洲和亚太地区轮流举行,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6届。为进一步促进国内外智能交通领域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5.
2008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将来临,这对于北京而言,不仅是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提升国际形象的重要契机,而且是对自身综合管理能力和水平的一次重大考验。快捷、可靠、安全、舒适的交通服务保障是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必要条件。国际奥委会在《申办城市手册》中指出:“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关键因素是要有一个有效的交通系统。”因此,举办者如何解决奥运交通问题,成为评定奥运会举办是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刘淼 《交通与运输》2011,27(1):33-33
世博会的召开给我们社会各行业都留下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尤其令人赞叹的便是世博期间的交通保障工作。上海本身的日常背景交通压力不小,而世博客流具有持续时间长、集散时间集中以及中心高度集聚的特点,对城市交通的冲击很大。  相似文献   

17.
按照国家交通运输部的要求和本市有关世博交通管控安保的统一部署,本市交通执法保障世博交通营运规范有序专项行动已经启动。3月10日上午10点,上海市城市交通行政执法总队在海博出租公司举行“为世博交通营运保驾护航”誓师大会。  相似文献   

18.
公交优先是上海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世博交通组织的基本原则。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要以集约交通方式来满足长时间、高强度的客流集散需求,因此,一方面需要积极考虑提升公交、旅游大巴等集约交通的优先度;另一方面要研究对个体交通限制和替代措施,优化世博客流出行结构。  相似文献   

19.
朱昊  王磊  张会娜 《城市交通》2010,8(5):84-88
根据世博交通保障策略的要求,为确保世博会交通管理有效运行,对世博交通决策支持信息服务系统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这一系统的技术框架结构,分别阐述了数据层、技术层、应用层、服务层的主要内容。进而对系统功能进行设计,提出世博交通保障措施查询、世博出行方案查询、世博交通运行状况统计、世博交通服务水平评估和客流预测预报5个方面的功能及其具体内容。最后,探讨了系统开发涉及的关键性技术,并对系统开发和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世博期间,在城市日常交通出行小幅增长的情况下,世博交通的叠加并未对全市交通产生较大影响,实现了保障世博和日常交通正常运行的双重目标。为此,有必要梳理世博交通的筹备规划及组织过程,从设施供给、管控政策、引导措施和信息服务等多个方面,挖掘、总结世博交通组织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