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联最近建了一艘新型半潜水破冰船。它使用2万千瓦的动力,在时速15公里时能破3米厚的冰层。它的效力是同样动力的传统破冰船的5倍。在半潜水状态下排水量达到6万吨时,它能破碎5米厚的冰层。而那些依靠自重和冲力的传统破冰船是不能破碎5米厚的冰层的。破冰锯排列在宽阔的甲板上,水平舵和  相似文献   

2.
苏联工程师瓦迪坶·皮库尔新设计的破冰船。他声称新型的破冰船将使目前的原子能破冰船远远落后。新设计的排水量为一万吨的半潜式破冰船,可以在水面上航行,也可以半潜式航行。它以特別加强的船壳结构和“梳子”式的破冰设备来破冰。在冰层相当厚的情况下,它可先潜入一个预定的深度,然后很快地排出压载水,使船体快速往上浮,从下面往上顶。把冰层顶破。它的破冰能力将比目前的破冰船提高许多,可破碎厚达五米的冰层。  相似文献   

3.
正7月12日,"雪龙2"号国产科考破冰船12日搭载62名科考队员从上海外高桥港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前往北极执行中国第12次北极科考任务。外高桥边检站当日"一站式"办理船舶和人员出境边检手续。总长约122 m,宽约22 m,设计排水量近1.4万吨,续航力达到2万海里的"雪龙2"号是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是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  相似文献   

4.
新式破冰船     
《船艇》1991,(3)
苏联著名船舶设计师瓦迪姆·比库尔最近设计了一种新式破冰船。有人认为,他的最新设计将使破冰船跨进一个崭新的阶段。这种新式破冰船吨位10000吨,其主体部分在水下,水上仅露出一个坚固装甲的钢柱和指  相似文献   

5.
龙飞  方斌  杨超 《船舶》2023,(1):154-160
随着北极海冰的加速融化,北极航道的可利用程度不断增加。我国作为海洋大国及贸易大国,充分利用北极航道可以缓解我国海上运输的“马六甲困局”,保证我国战略物资的运输安全。开辟北极航道离不开极地破冰船的支持,吊舱推进系统是现代极地破冰船的关键装备,可充分发挥破冰船的破冰能力。在现有国际形势下,我国要建造极地破冰船,必须自主研制极地破冰船用的冰区吊舱推进系统。该文研究了吊舱推进器的发展历史及现状,重点分析了冰区吊舱推进系统的特点,总结了冰区吊舱推进系统研制的关键技术,阐述了冰区吊舱推进系统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冰区吊舱推进系统具有运行工况复杂、冰载荷多变、转矩过载倍数高和转速动态响应快等特点,相比于非冰区吊舱具有更高的技术门槛。纵观吊舱发展过程,我国应由专业的电气公司牵头,联合业内优势资源,突破关键技术,尽快推出产品并开展示范验证,从而支撑我国北极航道的开辟。  相似文献   

6.
李有观 《航海》2007,(6):22-22
长期以来,普通船舶无法在北极冰封的海域航行,只有借助于破冰船开辟航道再随后跟上。这样不仅航运效率低,而且受条件的限制,开辟的航道数量及距离也有限。为此,俄罗斯正在设计一种可常年航行于北极冰封海域的新型船舶——组合式潜水运输船。它由核潜艇和驳船两大部分组成,其设计类似于顶推载驳船。驳船为运载主体,用于装运货物;核潜艇则相当于拖轮,主要提供推进动力和实现组合体的操纵。核潜艇和驳船可根据需要组合或分离。  相似文献   

7.
徐双华 《航海》2001,(5):32-32
日本计划在2004年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喷射船——超级科技客轮(TSL)。这种超级喷射船能够搭乘800名乘客和200吨货物,时速能够达到每小时90公里,比普通客轮速度要快将近1倍。 根据日本交通省公布的设计草图,超级科技客轮长140米,采用双船体设计,排水量将达到1.4万吨。依靠强大的涡轮喷气发动机驱动,超级科技客轮凭借喷射水流而不是普通的螺旋桨前进。超级科技客轮在航行时能够形成一个强大  相似文献   

8.
极地破冰船作为开辟极地航道、资源开采的必要装备,是各国推进极地战略的重要抓手。本文重点介绍美俄等环北极国家近年来破冰船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并以此对我国破冰船的发展给出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芬兰瓦特西拉造船公司在赫尔辛基造船厂安装了一台造船焊接用机器人,它于今年一月正式用于替苏联建造的原子破冰船的立体分段制作。造船专家们认为,这台机器人如全面投入生产,不仅能减少劳动力,而且能确保焊接质量。瓦特西拉造船公司并不指望它有多大的经  相似文献   

10.
全能货船     
苏联造船业者设计了一种“瓦夫秋戈”型的小型全能货船,以解决北极和远东边远地区的浅水小港在物资补给上遇到的装卸问题。它兼有冷藏船、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油船的性能。是一艘小型船舶,仅长72.5米,宽13米,最大排水量2265吨。该船满载(1200吨)时吃水3米,当2/3货物卸下后,则仅吃水1.85米,可以驶靠无泊位的海岸直接卸货。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政府计划建造一艘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破冰船。根据设计这艘极区8级破冰船长194米,宽32.2米,吃水12.2米,排水量为37,738吨,配备人员175人。它装有3个总功率为102,000马力的推进器,能破碎2.45米厚的一年生表层冰和20米厚的多脊冰。温哥华的伯拉德·耶鲁兹公司已就此船的具体结  相似文献   

12.
浪式破冰船分为两个大类。第一大类是摆动体式浪式破冰船,它由主体船和摆动体两个部分组成,用转轴联接。摆动体是造波机,在船前水的表层上下摆动将机械能转变成波能。该类破冰船排水量在100—1000吨级间,适用于厚80—200厘米的海洋冰的破冰作业。第二大类  相似文献   

13.
1990年8月,苏联的原子能破冰船罗西娅号载着来自加拿大、德、法等国家的41名旅游者到达北极,从而在人类进入北极的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根据组织这次旅行的双方——摩尔曼斯克航运公司和西德“极地Schiffahrts咨询公司”的协议,这次极地航行持续两个星期。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计划于1991年建造一艘世界上最大的破冰船——北极8号。它的功率为10,100马力,总吨位37,728吨;长194米,吃水12.2米;最大航速为3节,持续破冰厚度达2.4米。其规划中的动力装置为6×1,200千瓦螺旋桨  相似文献   

15.
破冰船阻力性能预报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近年来北极航道的通航以及各国对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破冰船在极地开发领域的重要性也随之凸显。而破冰船阻力性能作为直接决定破冰船破冰能力的一项关键指标,对破冰船的设计和优化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国内对冰阻力的研究开展较晚,缺乏相关参考。本文针对实船试验、模型试验和理论预报等国际上研究破冰船阻力性能的主要手段进行介绍,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势及缺点,以便于国内研究者开展关于破冰船阻力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方新洲 《航海》2004,(1):37
日本海上自卫队计划在2004年度,建造1艘 2900吨级搭载柴油机/斯特林发动机混合动力装置的新型潜艇,这样将大大延长潜艇在水下的潜航时间。由于该潜艇增装了斯特林发动机,所以比同型潜艇的排水量多200吨,船体也  相似文献   

17.
5月17日,整修一新的中远航运所属永盛轮成功“换装”,成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成立后,首艘印上“COSCO SHIPPING”标志的自有船舶。关心航运界的朋友,相信都已从日前播出的中央电视台八集大型纪录片《北极,北极!》上,领略了中国首艘穿越北极的商船--永盛轮破冰前行的风采。2013年,这艘排水量达2.6万吨的远洋巨轮,首航北极东北航道,顺利抵达欧洲,为我国开辟了一条新的国际贸易通道。两年后,永盛轮再次驶向遥远的极北之地,并从欧洲经由东北航道返回,成功实现北极东北航道双向通行。如今,有着新标志的永盛轮,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开启北极航行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8.
方新洲 《航海》2004,(1):37-37
日本海上自卫队计划在2004年度,建造1艘2900吨级搭载柴油机/斯特林发动机混合动力装置的新型潜艇,这样将大大延长潜艇在水下的潜航时间。由于该潜艇增装了斯特林发动机,所以比同型潜艇的排水量多200吨,船体也应加长。为了弥补船体加长而导致潜艇运动性  相似文献   

19.
国外现有核动力非明显的军用船舶共6艘,其中苏联3艘破冰船,即列宁号、北极号和西比尔号美国的萨凡娜号实验性客货船,西德的奥托·汗号实验性矿石船及日本的陆奥号实验性货船。现仍在航行的有4艘。  相似文献   

20.
《水上消防》2012,(5):43-43
8月17日,中国北极科考队乘坐的“雪龙”号极地破冰船停靠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港。法新社说,这是“雪龙”号执行的第五次中国国家北极科考任务,却是它首次停靠、也是中国科考队首次正式访问北极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