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高速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速铁路经过近40年的发展,作为陆上高速交通运输方式,倍受人们的青睐。不仅发达国家,也不乏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高速铁路作为建成或改善国际、国内主要运输通道,加强人际交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高速铁路使传统铁路固有的技术经济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与其他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相比,具有运行速度高、运输能力大、安全性能好、全天候运行、能源消耗少、占用土地省、工程投资低、污染环境轻、乘坐舒适、社会效益好等10大技术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2.
截至2012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铁已达9356公里。而一条时速300公里的高速铁路的建设投入是普通铁路的3倍多,如此快速完成大规模高速铁路建设,是造成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初就承继了2.66万亿债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高速铁路信号系统智能化能够进一步提高运输能力、提升服务水平、降低运营成本,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世界各国高速铁路信号系统实现了部分自动化,但大部分工作仍然需要人工操作,亟需研究高速铁路信号系统智能技术,以保持和提升高速铁路技术核心竞争力。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智能技术主要包括智能调度指挥、列车自动驾驶、电务大数据和智能运维等,实现调度指挥智能化、列车控制自动化、运维监控现代化。结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北斗定位、5G通信、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简要阐述高速铁路信号系统智能技术的应用及其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自1964年10月日本东京一大阪东海道新干线投入商业运营以来,近半个世纪世界快速和高速铁路运输发展迅速(尤其是高速铁路),受到社会各界广泛青睐。铁路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提高,增强了在旅客运输服务市场的竞争地位。现在,许多国家政府都把建设高速铁路、发展高速运输技术作为一项重要国策,在所制定的运输政策中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5.
孙翔 《中国铁路》1994,(10):19-23
在分析各国高速铁路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应发展具有中国技术物色高速铁路,我国已具备了发展高速铁路的工业基础及技术条件,应在抓紧与国外技术合物的同时,自主研制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速列车,文中结合高速动力车转向架研制,强调应抓住关键技术,集中力量,循充进,重点突破,并建议成立攻关领导小组,统一规划,增大投入,抓紧时机,加快攻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了高速铁路软件主要是各种规程、规范、其次是技术条件或试验方法。文中以主要篇幅分析了高速铁路最必须的一些规程,规范和技术条件的内容并提出了关于我国高速铁路软件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复杂艰险山区高速铁路桥梁设计中的主要技术问题,结合相关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提出了高速铁路高墩大跨桥梁跨径范围和选型原则,提出了高烈度地震区桥梁设计和减隔震技术,提出了峡谷风环境下高速铁路行车安全保障技术。同时,对复杂艰险山区高速铁路桥梁设计中常见的高陡边坡防护、危岩落石防护以及泥石流综合治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和解决方法,为复杂艰险山区高速铁路桥梁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日本磁悬浮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和山梨磁悬浮铁路试验线的技术特点以及日本磁悬浮高速铁路的主要子系统即线路、车辆、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的特征,讨论了磁悬浮高速铁路系统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服役状态检测技术的研究是提高我国高速铁路服役品质和基础设施养护维修水平的基础,对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和长期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我国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服役状态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试验应用情况,包括高速铁路线上线下设施、牵引变电设备、接触网等基础设施服役状态监测与检测技术和装备,数据接入网技术和综合分析评估系统。此外,归纳了研究取得的基于超声导波的钢轨绝对应力及完整性监测评估技术等关键技术突破和基于多源数据整合的高速铁路检测与监测系统等主要创新点。建议进一步探讨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与监测系统的推广应用及在我国高速铁路大范围应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兰(州)新(疆)高速铁路是我国西部第一条建成通车的高速铁路,周边自然环境具有高海拔、严寒、昼夜温差大、风沙大等特点。文章基于铁路基础设施设备网格化管理理论,深入分析兰新高速铁路工务安全风险管理的业务需求,利用信息技术研究构建兰新高速铁路工务安全风险管理系统,将工务安全风险发生位置定位在200 m之内,实现工务安全风险评定从定性化到定量化的转变。重点论述该系统的业务需求、技术架构、数据库设计、数据接口方案及系统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1.
高速电动车组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国外300km/h高速动车组发展动态,认为受关键参数的限制,300km/h的速度是一个重要临界值。在此速度之下,动力集中与动力分散两种方式都能适应;在此速度之上,动力分散为佳。提出我国必须坚持科研开发与应用紧密结合的原则,在充分试验并巩固200—250km/h电动车组技术的平台上,应向开发300km/h电动车组技术推进。建议对总体方案进行深入比较后,再确立最佳方案为好。  相似文献   

12.
对高速动车组用制动夹钳材料的化学成分、铸造性能及热处理工艺进行了介绍。浇铸了3种型号的制动夹钳,并对其进行了静强度试验、扭矩疲劳试验和振动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材料生产的制动夹钳各项性能指标完全满足200~300km/h动车组制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国内典型高速动车组齿轮箱进行有限元仿真和试验测试,对比两种不同结构型式齿轮箱箱体的模态特征,研究分析了整体箱和分体箱对振型模态的影响,针对局部薄弱区域提出优化设计建议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4.
"中华之星"动力车用JD128异步牵引电动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培庆 《机车电传动》2003,(5):67-70,74
介绍“中华之星”高速列车异步牵引电动机的性能、基本参数、结构特点。将“中华之星”、“奥星”、“蓝箭”电动机的性能参数进行了比较,着重阐述了轴承与润滑系统研究方面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近年来世界高速铁路技术发达国家法国、德国和日本最新开发的高速铁路电动车组,及其主要技术参数和特点,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并分析了世界高速铁路电动车组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简支箱梁架设工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0引言高速铁路安全、舒适、快速的运行,对路基的稳定、桥梁的刚度、轨道的平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路基、桥梁、轨道结构与一般铁路干线存在很大不同,集中体现在:路基的地基处理、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压实密度、路桥过渡段、工后沉降要求;桥梁采用体积大、梁体重的双线箱梁;轨  相似文献   

17.
采用金属型低压铸造工艺开发出高速动车组齿轮箱体铸件,产品外观光洁、尺寸精度高,实体综合力学性能优。通过建成具有自动化、信息化的高速动车组齿轮箱金属型低压铸造产业化平台,生产效率高,过程可控,节能、高效和环保。通过研究应用新型砂芯无机黏结剂,减少了砂芯浇注过程污染性气体排放,有效实现了高速动车组齿轮箱体铸件生产方式向节能减排、绿色铸造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万向轴驱动装置不单被应用于内燃动车组,更是高速电力机车和电动车组(200 km/h~300 km/h)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文章介绍了万向轴驱动装置在高速列车和电动车组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的快速发展,新建设的铁路站房日益大型化、立体化。笔者对大跨度钢结构体系和工程案例分析研究后,找到了适合于大型高速铁路站房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20.
高速铁路简支箱梁预制场设置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0引言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桥梁上部结构大量采用简支箱梁结构形式,而简支箱梁体积大、梁体重、受既有铁路运输条件限制,因此,目前简支箱梁一般采用现场预制、架桥机架设的施工方法。该方法生产效率高、质量容易控制、单孔造价经济,已建成的秦沈客运专线采用这种方法施工的桥梁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