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驾驶“病”车 即车辆带故障行驶。驾驶员在工作中一定要重视汽车的常规检查和维护,以保持车辆良好的技术状态,这是汽车驾驶工作的基础,也是安全行车的重要保证。因此,驾驶员一定要养成对车辆勤检查的习惯,即在出车前、行驶中和回场后,应对车辆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和保养。因小毛病而酿成的大祸屡见不鲜,驾驶员应避免侥幸心理。……  相似文献   

2.
1.驾驶“病”车。即车辆带故障行驶,驾驶员在工作中一定要重视汽车的常规检查和维护,以保持车辆良好的技术状态,这是汽车驾驶工作的基础,也是安全行车的重要保证。因此,驾驶员一定要养成对车辆的检查习惯,即在出车前、行驶间隙中和停驶之后,应对车辆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保养。因小毛病而酿成大祸的事例屡见不鲜,驾驶员应避免侥幸心理。 2.驾车时“一心二用”。驾驶员在驾车时需要时刻注意路况及车况的变化,不可分散精力。现代人的思想比较活跃,加  相似文献   

3.
汽车的寿命、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与平顺性等与汽车的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息息相关.相同的车辆不同的驾驶员驾驶,汽车的性能不一样,同一辆车在使用中维护的好坏也决定了这辆车的综合性能.由此可见,在日常驾驶过程中对汽车的维护不但影响了汽车的各项性能,也关系到汽车的行驶安全和使用寿命. 为保障车辆安全、可靠地运行,要使车辆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符合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标准,除应对车辆进行定期的检修保养外,还应结合进行预防性的日常检查维护.由驾驶员在出车前、行驶途中、收车后三个阶段进行,重点是清洁、检查和补给燃、润料.  相似文献   

4.
汽车驾驶员在行驶中,由于车辆自身、其它车辆、地形、地貌、建筑物的遮挡和车灯的影响,驾驶员的视线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些观察不到的区域就形成了视线盲区,而盲区内往往潜伏着突发险情,驾驶员稍不注意就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因此,提醒汽车驾驶员在通过或遇到视线盲区时一定要谨慎驾驶。  相似文献   

5.
一天,汽车驾驶员汪某驾驶一辆解放平头大货车,由辽宁岫岩县前往凤城市赛马镇运输货物.当上午10点30分车辆行驶至凤城市宝山乡赵家岭一转弯上坡路段时,在他车前方一辆黄河大货车正在下坡.此车上坐着一位搭车小姐,当驾驶员汪某发现对方车辆是本县车,且驾驶员又是熟人时,出于好奇,心想一定要好好一睹这位小姐的芳容.  相似文献   

6.
汽车驾驶与节油就是指汽车驾驶员的车辆使用能力对燃油消耗的影响,汽车行驶速度、档位选择、制动运用及驾驶习惯等都应遵循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驾驶技术过硬.行车中,驾驶员要善于正确处理人、车、路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手、脚的协调动作操纵汽车行驶.……  相似文献   

8.
在欧洲,载货汽车上装用被动辅助驾驶系统已不新鲜,曼公司的TGA和梅赛德斯-奔驰公司的Actros都已经装备车距测量、行驶方向指标等装置,这些装置对驾驶员在驾驶车辆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只提供警告,虽然对保证车辆的安全性起到一定作用,但不能"制止"错误的操作.  相似文献   

9.
车辆驾驶员驾驶风格对于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行驶安全性有重要的影响。文章就基于车辆行驶数据在驾驶风格识别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驾驶员驾驶风格识别的基本流程,接着论述不同学者在驾驶风格识别方面使用的算法模型,包括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算法、随机森林模型算法,然后基于实际车辆行驶数据,利用不同驾驶风格识别模型对其进行实现分析,最后对驾驶员驾驶风格识别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一忌急躁心理.驾驶员心情急躁会直接影响驾驶操作的准确性,不利于单车标准节油率的提高.有些"急性子"驾驶员在起动车辆时,不按操作规程办事,而是只顾尽快出发,发动机起动后猛轰空油加温、打气;在冬季发动机温度还没有达到规定要求,就勉强行驶;在行车途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急于办事,就产生急躁情绪,因而不能平稳驾驶车辆,超速行驶,处理情况缺乏预见性,造成制动使用过于频繁.  相似文献   

11.
刘玉顺 《驾驶园》2007,(5):54-55
涉水驾驶汽车与道路驾驶有很大区别.一是由于水流冲力对汽车的作用,会增加车辆的前进阻力,易发生车辆侧滑;二是轮胎与水下的路压力减小,驱动力受到限制,使行驶受阻,极易发生险情或交通事故.因此,我们给司机朋友提个醒:驾车涉水须"三知"而行!  相似文献   

12.
利用图像式汽车行驶记录仪在北京市采集了大量自然行驶状态下的驾驶行为数据,基于追尾碰撞中的驾驶员制动操作行为,分析驾驶员安全与危险跟车状态和车辆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利用Fisher判别分析法建立了符合驾驶员危险感知特性的车辆追尾预警算法.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总的判别准确率高达95%.  相似文献   

13.
司机朋友在驾驶中往往会遇到汽车侧滑现象. 汽车侧滑,是汽车行驶中的一种不安全因素.据统计,由于侧滑而造成的交通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30%左右.这是因为,当车辆在冰雪、泥泞或表面覆盖有其它杂物(如秸秆)的道路上行驶时,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常会发生侧滑.车辆产生侧滑的主要原因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道路条件,二是车辆本身的结构,三是驾驶操作技术.如果把道路条件与车辆结构缺陷看作客观因素的话,那么,驾驶员的操作技术则具有主观性.也就是说,驾驶员不可能马上改变道路条件与汽车结构,但通过主观上的努力,提高自己的驾驶操作水平,就能有效地防止车辆侧滑并遏制某些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第二节电喷式发动机汽车的驾驶操作 驾驶员要开好某种汽车,必须做到学习了解所驾驶的这种汽车的性能,结构特性和使用要求;必须掌握这种汽车在驾驶技能方面的要求,学会新的操作方法;必须了解学会对这种汽车的维护保养,并按规定对车辆进行定期检测,强制维护.不能只开车,不维护保养,车辆越高档,对维护保养要求越严格,否则高档车也会很快损坏.如驾驶电喷式发动机汽车,用了含铅汽油,行驶480公里,三元催化转化器和氧传感器就会失效.  相似文献   

15.
伏天,容易影响汽车的使用寿命及行车安全.所以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对车辆和驾驶员都要做到"六防".  相似文献   

16.
随着汽车电气化、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汽车行驶的场景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从而促使汽车从辅助驾驶向智能驾驶不断创新。随着人工智能的引入,汽车智能驾驶功能越来越趋于实用,正在逐步实现向解放驾驶员双手、向车载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代替人脑进行复杂驾驶场景实时响应的阶段发展;高阶复杂场景智能驾驶功能则在辅助驾驶功能实现的基础上,针对驾驶员实际驾驶感受并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向车辆复杂场景下的自动驾驶操作的方向发展。介绍了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换道超车功能开发,即通过换道条件的智能选择,使车辆以最佳方式自动完成换道超车过程。  相似文献   

17.
汽车行驶的过程是人、车、路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是由驾驶员操纵有关机械装置来实现的.本文从研究驾驶员行为特性入手,提出以车辆控制能力和感知能力作为驾驶员技能评判的指标,建立驾驶员技能评判模型,为数字化驾驶训练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当雨季公路一旦被水浸淹或越野驾驶通过河流时,车辆必须涉水行驶,由于汽车在水中具有一定的浮力,将使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变差,附着力降低,行驶阻力增加等,影响德国安全,驾驶员如不掌握水中德国特点,极易发生险情或事故,为确保汽车安全涉水,必须做好以下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9.
换道是智能汽车在道路行驶操作中重要部分之一。传统的换道路径规划方法在进行换道路径规划时往往只考虑车辆运动学及动力学约束,所生成的换道路径与熟练驾驶员驾驶车辆的行驶轨迹有很大差别。因此,文章通过研究熟练驾驶员的换道行驶路径特征,提出了一种仿熟练驾驶员换道路径规划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智能汽车舒适性。  相似文献   

20.
<正>汽车转向盘抖动,是行车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故障之一,特别是车辆行驶一定里程后,出现转向盘抖动、车身共振的现象,造成驾驶员难以驾驶,甚至还会导致行车不安全。转向盘抖动的原因①汽车行驶时,因碰撞使转向横拉杆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