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针对三峡枢纽航运扩能后续待闸锚地建设问题,基于通过能力分析、运量预测、过闸规划船型等前期成果,通过经验公式和排队论方法分别对枢纽上下游待闸锚地所需泊位数进行分析测算,同时研究分析两坝间待闸锚地容量需求。三峡坝上、葛洲坝坝下锚地需满足96艘船舶待闸,两坝间上下行待闸锚地均需满足28艘船舶待闸。结合三峡枢纽河段锚地设置现状、未来通航交通组织需求,研究提出了待闸锚地规划建设方案,旨在为三峡枢纽航运扩能后续待闸锚地规划建设提供方案参考,更好满足船舶待闸需求,发挥枢纽航运效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三峡航运货运量及过坝各类运输船舶数量的大幅增长,三峡船闸的通过能力已达到饱和,现有的通过能力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过闸货运量要求,为缓解持续增长的船舶过坝需求与过坝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拟建设一批待闸锚地,本工程罗家河锚地为其中之一。针对锚地的系泊方式,本文提出了两种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确定了将其中一种方案作为罗家河锚地系泊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三峡坝区的航运条件,充分发挥三峡工程的航运效益,阐述三峡大坝与葛洲坝两坝间港口、锚地和航道等航运设施基本情况,分析三峡水库建成后给这些设施带来的不利影响,为确保两坝间航运通畅,消除三峡水库建成后给坝区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对原有码头、锚地进行技术改造的措施及黄柏河航道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0引言长江三峡"两坝"船闸及水域一直是长江水上消防工作的重点,随着长江航运事业的发展,消防安全形势对该区域的整个灭火战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分布于大坝上下游的消防站及派出所的统一指挥和协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三峡大坝上下游基本情况三峡大坝上游水域(三峡大坝引航道至庙河段)分布着多处过闸船舶锚地,特别是兰陵溪、杉木溪、庙河三处危险品锚地,陆域(仅指派出所列管单位)分布有太平溪港、茅坪港、银杏沱滚装码  相似文献   

5.
当前,三峡和葛洲坝船闸通过能力不能满足船舶过闸需求,乐天溪锚地作为两坝船闸高效运行的缓冲通航配套设施,其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乐天溪锚地安全运行实际,总结归纳行之有效的安全运行管理对策,分析运行状态,提出提升运行质效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三峡工程建成后,三峡—葛洲坝枢纽之间的两坝间河段采取三峡梯级调度、葛洲坝水库反调节的联合梯调运行方式,改善两坝间及葛洲坝坝下的水流条件保障航运安全。本文通过分析三峡—葛洲坝枢纽两坝间河段的自然条件、联合调度方式和实测水情资料等,对汛期两坝间近坝段主要断面水位、流量变化趋势进行比较。根据分析成果找出汛期两坝间近坝段河段主要特征断面水位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李翰卿 《中国水运》2002,(11):16-17
为了确保三峡工程围堰发电期(2003年汛后-2007年汛末)两坝间(葛洲坝-三峡)正常航运,本文根据新的计算条件和计算成果,研究分析围堰发电期三峡电站出流对两坝间航运的影响,进而提出两坝间航运整治措施,以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事》2011,(4):19-19
1998年,为更好地服务三峡工程,强化三峡和葛洲坝两坝枢纽水域管理,确保施工期航运安全,原交通部撤销葛洲坝船闸管理局和三峡工程现场航运指挥部,对长江航务管理局在宜昌三峡的各专业机构和站点进行了整合,组建了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作为交通运输部设在长江干线三峡河段航运行政管理的专业机构。  相似文献   

9.
三峡-葛洲坝两坝间为川江航运咽喉,制约着航运和调峰能力的提高.分析两坝间航道控制河段的地形边界特性及碍航原因,通过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对各整治工程方案的效果进行了比选及可行性分析,并选择典型调峰方案予以验证.推荐了有效可行的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在对三峡船闸换向运行的时机把握、时间控制、运行闸次间隔时间控制及导航墙、靠船墩船舶数量的控制、两坝间待闸锚地船舶数量控制阐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换向运行的启动条件、原则、交通组织要点、关键点控制技巧等。  相似文献   

11.
董元胜 《中国水运》2005,(10):34-35
库区化学品船标准船型设计理念 三峡成库后,川江及三峡库区航运条件和通航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重庆至丰都为自然航道;丰都至三峡大坝为库区航道;三峡和葛洲坝枢纽之间为二坝间航道;葛洲坝水利枢纽以下为坝下航道.而中游荆江段将成为枯水期主要碍航段之一.航行于重庆至长江口的库区标准船舶将受到众多通航建筑物的限制,除近40座大桥外,主要是三峡和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相似文献   

12.
三峡船舶待闸锚地安全文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锚地是为通过三峡船闸船舶等待过闸提供锚泊的专用基地,是三峡通航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三峡通航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船舶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提高通航效率的重要基础,是充分发挥三峡工程通航效益的重要体现。锚地的安全、和谐在三峡通航安全管理中有着重要地位。提供安全、高效、和谐、便捷的锚地服务,是建立锚地安全文化的需要,更是通航管理和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三峡近坝河段船舶待闸锚地运行管理直接影响三峡枢纽通航建筑物高效运行。本文结合待闸锚地设置与管理现状,呈现待闸锚地管理的关键环节,并研究提出各关键环节的操作要领。  相似文献   

14.
受恶劣天气、汛期大流量、船闸停航检修等因素影响,三峡坝上大量船舶积压,待闸锚地锚位数量严重不足。利用排队论相关理论,建立待闸锚地排队模型,并结合过闸船舶的统计资料对现有锚地规模进行分析评价,可为三峡待闸锚地的建设规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罗波 《水上消防》2015,(3):18-21
<正>长江航运公安局宜昌分局始终坚持对过闸船舶的安全检查工作,由最初的摸索琢磨到不断完善成型,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较为成熟的水上安检体系。分局通过构筑三峡两坝船闸上下游安全检查防线,消除安全隐患,净化水域环境,保障了三峡两坝船闸及水域的安全畅通。1过闸船舶安全检查工作的历史沿革1.1初步探索阶段自2003年6月三峡船闸投入运营以来,化学危险品船舶在三峡水库中行驶和过闸载运量成倍增  相似文献   

16.
为了丰富我国港口防台锚地规划研究、提升港口航运安全、进一步促进港口可持续发展,合理规划应急锚地容量,以船舶数量、靠港船型、锚泊面积及台风影响情况作为因素分析锚地需求,并以港口群联合调度为主要手段,考虑锚地建设成本、维护成本以及基于联合调度的船舶疏散避台航线费用,优化防台锚地建设面积,在保障整个水运系统安全的基础上,减少建设维护成本。以福建省沿海港口为实例的研究表明,在资源共享、联防联调的基础上,能够合理配置锚地资源,确定科学的防台锚地规模,保障福建航运系统安全。  相似文献   

17.
内河运输在航运方面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依托内河运输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意义日渐明显。然而三峡-葛洲坝两坝间的碍航急滩比比皆是,成为长江航运瓶颈,阻碍了长江航运的发展。因此,为保障通航环境的安全,本文对库区急滩成因及急滩整治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从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获悉,三峡大坝至葛洲坝之间的乐天溪航道整治工程已通过竣工验收。该工程位于三峡大坝至葛洲坝两坝间上段的黄陵庙与青鱼背之间,处于三峡大坝下游交通管制区。工程自2010年12月起开工。总投资超过1.5亿元,建设过程中共炸除乐天溪锚地和乐天溪河段船舶航行水域碍航礁石36.71万m3,清渣34.25万m3,航道疏浚1.5万m3。整治后锚地面积增加至46.8万m3,锚地水深增加到5.5 m30  相似文献   

19.
唐冠军 《中国水运》2004,2(4):14-16
通过对船闸实际通过能力的计算和未来几年过坝运量预测,得出三峡船闸围堰发电期实际通过能力将不能满足长江航运发展将不能满足长江航运发展的需要的结论,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提高三峡坝区的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三峡坝区河段主航道位于长江中游和上游交汇处,为水路运输要道,是长江干线航道中关键的一段。通过对平善坝现有锚地的分析以及两坝间未来船型及运量的预测,提出锚地改造优化方案,以适应坝区枢纽过坝运量的快速增长和船舶大型化的发展。改造后的锚地增强了平善坝锚泊能力,减少了两坝间锚泊的安全隐患,保障了船闸的高效运行,进一步提高了过闸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