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神头采石场1952年初建场,对采石作业工人从1963年至1985年4月进行9次定期健康检查和复查计1483人次,胸部X光照像1163人次,未发现矽肺患者,诊断医疗观察对象5名。 1988年3月在场领导组织和支持下对90名采石工做了第10次定期健康检查,90人胸部X线照像。胸片经市矽肺诊断组集体诊断Ⅰ期矽肺4名,患病率为4.4%,医疗观察对象8名占健康检查人数8.8%,这说明该场10余年来防尘措施欠缺,希有关部门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矽肺肺门淋巴结蛋壳样钙化,亦称环形钙化,(以下简称肺门壳样钙化)。国内外屡有报导,给矽肺诊断工作提供了一定的资料。但是就壳样钙化的发病情况,发病规律、X线特征及其合并症各地认识尚不够统一,现就我院先后收治的396例铁路隧道工矽肺病人中65例肺门壳样钙化的X线表现分析如下: 一、一般资料 1.本组65例肺门壳样钙化均系住院病人,占同期住院矽肺患者16.4%。 2.工种:铁路隧道开挖工(风钻工)56例;石工6例(其中3例兼作开挖);开挖兼作洞内电工2例;锑矿开挖兼作翻砂铸造工1例。 3.工龄:接触矽尘时间长者29年(石工)短者2年(隧道开挖工),平均接尘时间为4.01年。 4.年龄:本组病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38岁,50岁以下者52例,占本组病例的80%。详细分布见表1。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报导的矽肺资料,各厂矿的发病和发展规律甚不一致,往往具有本企业的特点。为了解我厂矽肺的发病工龄,我们整理了历年来矽肺普查的胸片,挑选数量较大的同一工人具有65、70、73年三次均有 X 线良好的系统胸片,共123例进行了发病工龄的分析,由于本文非事先设计和矽肺复查又不定期,不能完全反映我厂矽肺发病的实际情况。但遵照毛主席“要认真总结经验”的教导,考虑到八年来作业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变动不大的情况,分析矽肺由“0”或“0—1”上升为矽肺的工龄,目的在于给领导当好参谋,加强矽肺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我院于1979年7月将磷酸羟基喹哌应用于临床,迄今巳4年多,先后对24例矽肺、煤矽肺及石棉肺进行住院治疗15个月,对其中一部分进行复查和继续用药,现将临床观察情况作一分析。一、病例情况采煤掘进工19例,其他工种5例。男性22例,女性2例。年龄38~56岁,平均51岁。Ⅱ期17例,Ⅲ期7例。工龄9~46年,平均25年。  相似文献   

5.
我局是一个新线铁路施工单位,广泛接触矽尘,尤以修建隧道,工作面狭窄,且工期较短,给防尘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为了探讨我局矽肺发病情况,指导今后采取切实可行的防尘措施,我们将几年来矽肺普查的有关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一、矽肺发病情况: 我局历年来共发现矽肺患者79人,其中Ⅰ期42人,Ⅱ期26人,Ⅲ期11人(见表1)。检出率为受检人数17038人的0.46%。我局矽肺的检出率较之同系统的局明显为低(见表2)。  相似文献   

6.
我们曾对局所属十四个粉尘作业单位进行了矽肺重点普查,均照胸部大片,有一部分疑似矽肺和疑难病人作了放大和体层摄影。工种有隧道开挖风钻工(干式)、石工,采石工、水泥工、翻砂工、铸工、拌灰工、混泥土工等工种。每份X线照片均经过三次以上阅读,普查结果发病以开挖隧道的风钻工人为最多,占发病总数的50%以上,其中4例矽肺是由锡矿和铜矿调来我局的工人。这次检查的全部照片,在诊断鉴定过程中,曾迂到3例疑难病例,其表现为肺内孤立性肿块型阴影。为了总结经验教训,随同过去  相似文献   

7.
太原机车车辆厂有接尘工人345名,粉尘作业点18个。1965~1985年,先后对粉尘作业工人普查共11次,受检人数1919人次,经市职业病诊断组确诊的矽肺患者29名:Ⅰ期23名,Ⅱ期5名,Ⅲ期1  相似文献   

8.
根据四川省矽肺治疗科研协作组要求,由我局承担二十例小檗胺治疗矽肺的临床观察任务。为确保该项任务顺利完成,在局卫生处领导下,成立了由专职医务人员参加的科研小组。负责筹备开展此项工作,于七八年十一月正式投入临床,七九年五月末结束。除一例因故治疗三个月后中断外,余十九例均按方案要求进行。现将临床观察情况小结于后。一、病例选择: 本组十九例均为经局矽肺诊断组会诊确认的单纯矽肺,未进行过任何抗矽治疗,并经临床检查无严重合并症和加杂症的男性病员。年龄45~64岁之间。一期六例、二期十例、三期三例。其中隧道开挖工十八例,隧道安砌工一例。接尘工龄为3~19年,平均接尘工龄八年零九个月。二、治疗方法: 1.药源:采用河北赤城县制药厂生产的片剂  相似文献   

9.
我们于1984~1985年对沈阳铁路分局苏家屯机务段乘务工龄20年以上的403名机车乘务员进行了调查,受检对象平均年龄51.1岁,平均乘务工龄27.9年,结果如下。1.环境粉尘浓度;见表1。2.个人接触粉尘浓度:见表2。3.粉尘粒度分散度:见表3。4.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矽含量在5~8%之  相似文献   

10.
我们于1979年11月开始对宁夏汝箕沟煤矿一部分煤矽肺患者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抗矽14治疗观察。现对资料较完整的31例总结分析如下。一般资料一、病例选择:年龄35~74岁,平均53.3岁;工种为采煤工或混合工;工龄:10~55年,平均21年;各期病例:Ⅰ期16例,Ⅱ期12例,Ⅲ期3例,其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本地接触粉尘作业工人外眼疾病罹患情况,我们对磷矿、砖瓦厂、水泥厂、农机厂、修造厂等7个厂矿企业628名接触粉尘作业工人的眼部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结果与分析 1.调查结果用下列表1、2、3、4表示: 2.从表1看出,在受检628名粉尘作业工人中,眼部疾患以砂眼为多,其次是翼状胬肉、睑裂斑、内翻倒睫和倒睫性角膜混浊,患病率分别为78.80%、22.77%、6.21%、3.34%和2.23%。说明粉尘作业工人外眼病主要是砂眼和砂眼的后发病,是防治工作的重点。 1955年,我国首先成功地分离出砂包病原体(TRIC),目前认为砂眼的病因是砂眼衣原体。现在全国各地开展砂眼病普查普治工作,虽然诊断  相似文献   

12.
1996~1997 年对长春市陶瓷厂工龄 10年以上的 828 例接尘工人进行职业体检,诊断陶工尘肺 118 例。1963~1988 年长春市陶瓷厂累积陶工尘肺252 例。本次调查对166 例陶工尘肺进行复查,晋期病例 33 例。1996~1997 年病例与 1963~1988年病例比较,成型工、烧成工、原料工、装出窑工的平均发病年龄和成型工的平均发病工龄 1996~1997年病例高于 1963~1988 年病例。 I→ I I期的平均晋期年限 1996~1997 年病例高于 1963 ~1988 年病例。  相似文献   

13.
从矽肺个案病例资料出发,采用职业流行病学方法,对公司历年来矽肺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矽肺累积产现例逐年增长,随着诊断年代的推迟,发病工龄、年龄、死亡年龄等逐渐延长。死亡情况分析表明,Ⅰ,Ⅱ,Ⅲ工久肺病死率依次增大,合并肺结构后,病死率明显增大,死因分析中,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14.
由于影像技术的不断改进,100毫米荧光缩影近10余年来得到了广泛发展,在预防医学,临床诊断和教学工作中的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欧洲一些国家,有半数以上的X线大片摄影已被100毫米荧光缩影代替 。但是对于尘肺的筛检和诊断价值报告不多。为了探讨这些问题,我们在1978年~1979年的两次尘肺普查中,曾对隧道开挖工(干式作业)253人,电焊工162人,给煤工85人,个旧锡矿工14人,粉尘作业工龄都在8年以上者,试用100毫米荧光缩影片(以下简称小片)作尘肺普查,同时摄取站立后前位胸大片(以下简称大片)作对照。并注意到不同工种粉尘浓度与含矽量的不同,将粉尘浓度较大,含矽量较高(游离SiO_2平均30%)的隧道工单独分为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矽肺病人心电图情况,我们选择经省、地、矿矽肺诊断小组会诊确定我矿部分矽肺病人200例进行了心电图检查分析。200例矽肺病人临床分期为Ⅰ期34例、Ⅱ期120例、Ⅲ期46例;均为男性成人,其年龄最大者73岁,最小者30岁,接尘工龄最长25年,最短5年。选择健康矿工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常规记录心电图Ⅰ、Ⅱ、Ⅲ、aVR、  相似文献   

16.
我们对哈尔滨机务段、三棵树铁路机务段187名蒸汽机车乘务员(包括司机、副司机、司炉工)做全面体检,同时拍了胸片。经检查确诊为Ⅰ期尘肺6例,其发病率占受检人数的3.2%;可疑尘肺30名,占16%,现主要就其中3例尘肺报告如下: 我们曾对蒸汽机车驾驶室进行了粉尘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尘肺是严重危害工人身体健康的职业病之一,在各类尘肺中,矽肺是最为严重的一种。为了探讨矽肺的发生、发展情况,做好矽肺的防治工作,确保工人身体健康,我们兹将1976年矽肺普查以来管内经柳州铁路局职业病诊断小组集体讨论定诊的16例晚发性矽肺发病情况回顾总结、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一、发病情况自1976年矽肺普查以来,我们共检出晚发性矽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铁路职工工伤事故的种类、分布特征和致伤原因 ,为劳动安全部门提供制定策略的依据 ,对某铁路分局职工 1993~ 2 0 0 0年间发生的工伤事故情况进行了调查。 8年间共发生工伤事故 12 1起 ,受伤人数 12 6例 ,其中死亡 4人 ,重伤 7人 ,轻伤 115人 ,分别占 3 17%、5 5 6 %、91 2 7%。 12 6例工伤中 ,男性 12 4例 ,女性 2例。年龄分布是小于 30岁和 30~ 4 0岁 2个年龄段多发。工龄分布是工龄小于 10a的工伤人数较多 ,尤其是工龄小于 5a者。这些年龄和工龄段的职工工龄短、年纪轻、技术相对较差 ,安全意识不强 ,致使工伤事故发生多。提…  相似文献   

19.
放大摄影为特殊X线摄影术,早已被应用于各种检查中,尤其在早期矽肺的诊断上其价值已被公认。但使用高千伏(95~125千伏)作为肺部放大摄影来诊断矽肺目前尚未广泛使用,高千伏放大摄影操作简单,且可以解决普通放大片和普通胸片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为了尽可能地减少矽肺X线诊断与病理表现上的差距及减少O~I期的例数,我们曾给147例观察对象(O-I)采用了高千伏放大摄影,目的在于探索此种方法的表现与普通放大片和普通胸片的差异及其特点以及在早期诊断上的意义。材料和方法 1973年10月至1977年6月对局管内矽尘作业工人;最短工龄2年,最长工龄20年,绝大多数为隧道开挖工(风钻干式作业为主),少数工种为石工、开山、支柱、采石、翻砂等工种共147例。都是经过普通胸片两张以上集体诊断为观察对象者。采用西门子Ergophos2型和国产KB400型诊断X线机单相全波整流,旋转阳极1.2×1.2毫米的有效集点,阴极扬起12度使用歪脖子遮线筒照射野限制在胶片范围内,靶一片距为200厘米,物一片距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全局542例[其中新奥法(新的奥地利隧道施工法NATM)174例,传统法368例]矽肺流行病学调查,首次分析比较了NATM法和传统施工对隧道工人健康的危害程度。NATM法与传统法比较,检出率低1.22%(P<0.001)。矽肺病人平均接尘工龄长2.84年,平均发病年龄大2.06岁,合并结核低4.47%,Ⅰ→Ⅱ期晋斯率观察5年和10年分别低10.34%和28.95%,病死率低17.6%,死亡年龄大7.32岁,结果表明,NATM法对隧道工人的健康危害明显小于传统法。但是,NATM法施工中粉尘平均浓度仍超过国家标准6.29倍,无轨运输柴油机车废气污染十分严重,粉尘与机车废气联合作用于人体,是否会促发矽肺有待进一步研究,通风防尘防毒,预防矽肺仍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