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地铁换乘站主要布置形式进行分类介绍。结合青岛地铁8号线各换乘线路的功能定位、建设时序、换乘站周边环境等因素,分析换乘站不同布置形式的适用性,为地铁线路前期研究中换乘站的布置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深圳地铁二号线换乘站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明换乘车站设计思路和原则,介绍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线换乘车站的设计特点,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线换乘车站的换乘方式主要有节点换乘、组合换乘、通道换乘和平行同台换乘,重点分析确定换乘站实施方案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阐明换乘车站设计思路和原则,介绍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线换乘车站的设计特点,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线换乘车站的换乘方式主要有节点换乘、组合换乘、通道换乘和平行同台换乘,重点分析确定换乘站实施方案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地铁同台换乘车站设计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地铁换乘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中重要的组成单元,是一条轨道线与另一条(多条)连接的枢纽,也是地铁线位稳定的锚固点。研究换乘站中较为复杂的单站同站台换乘站、双站同站台换乘站的换乘功能的优劣及其工程实施的难易,提出可行性方案,为地铁同台换乘站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论:对城市轨道交通中常见的单站同站台换乘站、双站同站台换乘站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双站同台换乘站可以满足所有乘客的"零"换乘需求,对同向和反向换乘客流都较大的地铁换乘站,在投资允许及施工场地对城市交通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应采尽可能的选用双站同台换乘站。  相似文献   

5.
对武汉地铁香港路三线换乘枢纽站的建筑设计方案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从设计边界条件、设计思路、车站建筑布置、换乘客流组织及与周边建筑结合等方面,详细阐述车站优化设计方案及设计手法,提出多线换乘枢纽车站资源共享方案,并从乘客的需求角度提出换乘站设计要点及体会。  相似文献   

6.
地铁双向同站台换乘线路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双向同站台换乘车站在国外和香港的地铁线路中多有应用,但在国内地铁设计中尚属首次。提出双向同站台换乘的概念并阐述其换乘原理,指出同向同站台换乘站和反向同站台换乘站的确定是实现双向同站台换乘的首要问题,并以杭州地铁1号线工程为实例,对实现双向同站台的换乘、需重点考虑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地铁换乘客流实时监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地铁换乘客流随机性强及短时冲击性等特点,在分析地铁线网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时序倒推的地铁换乘客流实时监测模型,并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模型求解。选取南京地铁典型换乘站对所述方法进行分析验证,进一步说明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换乘站的换乘便捷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轨道交通整个线网的运行和乘客出行的效率.分析杭州地铁市民中心站换乘改造案例,利用车站结构施工后试运行前的窗口时间,增建换乘节点,实现便捷换乘,剖析该类换乘站改造方式的前提条件、改造原则及改造要点,并对车站换乘预留和改造提出建议,在近期车站设计中预留充足的换乘条件;适当加宽站台、加大站厅公共区;结合既有车站特点制定具体方案,合理利用土建条件进行适度改造等,为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对"十"字换乘、同站台平行换乘、"同侧站台"换乘、"出站"换乘以及"L""T""H"形换乘等地铁常用换乘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阐述各种换乘方式在地铁实际运营过程中的现状。通过对比分析,提出地铁换乘站规划、设计、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地铁换乘站作为网络化运营的重要节点,起着联接不同线路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北京地铁5号线东单站为例,介绍该站换乘模式。对特殊情况下组织地面换乘模式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未来地铁换乘站的建设及换乘思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地铁线网往往会在城市中心区规划2条及以上的线路并形成换乘。若换乘站并未能同步实施,先建车站往往通过预留换乘节点的方式以形成今后的换乘条件,使得后建车站的设计、建设难度增大。以南宁地铁先建的1号线与后建的3号线换乘站金湖广场站为例,基于复杂的控制条件,探究出不同的方案并进行比选,引入“0-4评分法”及“权重评分法”进行方案评分,最终得出合理的3号线站位方案。  相似文献   

12.
以武汉轨道交通香港路站为例,开展换乘站客流流线优化研究。总结了运营后轨道交通换乘站的流线优化方法,提出了具有适用性的流线优化流程和流线时间计算模型。针对客流流线中的冲突点,应用流程再造法得出流线优化方案,并通过流线走行时间计算模型对优化方案进行计算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优化流程和计算模型具有可行性和参考性。  相似文献   

13.
提出同站台换乘车站的5种典型线路组合方案,结合重庆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实际工程进行分析对比,认为双层四线车站的线路组合、单层四线车站到双层四线车站的线路组合,以其合理可行性和整体经济性,可作为同站台换乘车站线路组合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4.
换乘站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关键网络节点,设备设施故障、客流拥堵、运营秩序的紊乱、突发事件等方面都会给车站运营安全带来不利影响。文章分析了车站换乘方式的安全风险要素,着重从车站客流与设施能力动态匹配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车站换乘方案分析方法,提出了基于流量平衡原理的换乘设施上的客流动态推算方法,利用该方法,结合实例进行了该车站换乘方案的安全分析与计算,并进一步分析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铁 6 号线换乘车站设计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地铁6号线是北京轨道交通线网中的东西干线,通过对该线换乘车站方案的思路和实践的论述,介绍不同换乘车站方案的研究情况,重点分析如何兼顾以人为本和适应现场条件进行地铁车站设计,从而提出平衡的设计方案,为今后换乘车站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介绍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的现状和种类.以北京轨道交通换乘站为例,列举不同类型换乘站通信系统资源共享的应用方案,并分析每种方案对应的应用场合及优缺点.通过对这些资源共享方案的详细分析比较,得出相应的建议和结论,使之对新线换乘站通信系统的建设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车站级综合监控平台及其功能。整合了换乘站各弱电系统,给出了弱电系统接入综合监控平台的方式。在此基础上,针对全新2线换乘站提出了车站综合监控平台构建的三种方案,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了三种方案的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新建成都地铁6号线下穿既有地铁2号线与成灌城际铁路同台换乘的犀浦站,为实现三线换乘,需要对犀浦站进行改造。本文分析了该站改工程的重难点,优化了站改方案,阐述了既有站房立柱的桩基托换技术;且在桩基托换和基坑开挖过程中,监测了周边地下水位、托换站房立柱及城铁桥墩的沉降。实践表明:通过优化换乘通道基坑开挖深度,可以做到城铁桥墩周边不降水,且桩基承载力满足要求;采用叠合梁被动托换技术对站房立柱进行托换,解决了新建换乘通道与既有站房立柱在空间上的冲突;这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布局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交会点是否需要设置为换乘站、换乘站设置对整体线网的优化有何影响、用什么标准衡量和评价换乘站的布局进行深入的研究。根据充分发挥线网整体效率、均衡客流强度、减少乘客无效乘距的指导思想,提出从网络发展水平、居民出行条件改善、运营效果三方面9项指标组成的轨道交通换乘站布局方案综合评价体系,研究指标量化的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布局进行多目标模糊综合分析评价。以某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为例,应用评价体系推荐出最优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20.
昆明轨道交通机场线设置城市值机点的票务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明轨道交通机场线拟在昆明市中心区的机场线换乘站设置城市值机点,允许旅客提前1天或在航班起飞前90min办理行李托运手续和换领登机牌。不同的换乘方式下存在多种办理值机业务的票务系统方案,重点对各种可能组合形式下的票务系统方案进行分析论证,并根据昆明轨道交通机场线的实际情况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