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稀土在高温摩擦中的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稀土元素的高温摩擦学特性研究发展进行了综述和探讨,主要讨论了稀土金属及稀土化合物作为高温润滑剂和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特性,并对稀土在稀土合金、稀土高温陶瓷和稀土高温涂层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稀土在高温润滑研究中的几个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重点介绍了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应用基础及其在各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稀土元素的组成和它所具有的优越性以及近年来应用概况,特别是稀土元素及其功能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用作汽车的动力能源、净化催化剂、表面涂层材料以及用作稀土永磁材料的情况和在铁道工业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用普通陶瓷工艺,制备了掺杂稀土离子的Co2Z型平面六角软磁铁氧体材料,研究了掺杂不同稀土离子对Co2Z型平面六角铁氧体材料的微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稀土离子的Co2Z型铁氧体材料仍具有单相的Z型平面六角结构,在Sm3+,Nd3+,Gd3+三组稀土离子掺杂样品中,掺杂量x=0.025时,Sm3+离子掺杂样品磁性能最优,初始磁导率16,截止频率1.670GHz.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国防公路路面养护与修补存在问题分析,研究了稀土改性冷补材料的机理,总结了稀土改性沥青路面低温冷补养护材料具备性能良好、操作简便、无专用设备和气候条件要求等特点,该材料在低温条件下修补,既能达到传统热补沥青的要求,又能弥补热补施工的缺点。为未来公路的养护,特别是对国防公路的建设、维修和战时抢修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车辆集中润滑系统的应用研究,开发了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系统通过无线网络将分散的各车辆集中润滑系统进行联网,完成了对各车辆集中润滑系统的集中管理,该系统具有远程调控、实时数据监控、报表自动归档、故障自检及报警功能.将车辆集中润滑系统的管理由原有的粗放式、分散式工作模式提升到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阶段,对客车、公交车、商用车领域集中润滑系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汽车底盘集中润滑系统作为一种提高日常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的新技术,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底盘集中润滑系统按应用车型可分为通用型、低底盘型、豪华型等,不同底盘车型对底盘集中润滑系统的要求和特点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的能源结构在作不断的调整,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则提到更为重要的高度,使用新型环保的油品,成为城市与民众共同期盼的大事。上海海联润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凭借技术优势,以科技开发为先导,15年来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四大类、八大系列、200多种润滑材料产品。  相似文献   

9.
单线式集中润滑系统是为满足和保证汽车底盘润滑而设计,是明显区别于易堵塞的递进式集中润滑系统的全自动(定时、定量和温控)强制性润滑系统。单线式集中润滑系统能够有效延长汽车底盘的运动摩擦副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市场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
车辆集中润滑以"定时定量、安全高效、省工降费、延长车辆寿命"等多方面优越性能,在全国各地公交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东北等低温地区,应用不甚理想.主要是冬季油脂流动性较差,即使使用000号锂基脂,也泵送不出油,影响各摩擦副的润滑.为解决这一问题,我总公司应用了由郑州奥特车辆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AR60H高寒型车辆集中润滑系统,经过了14个月的运行试验,特别是最冷的1、2月份,最低气温达-20℃以下时,系统性能稳定,润滑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郑州奥特车辆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AR60H型高泵送性能集中润滑系统,突破了齿轮泵——容积式车辆集中润滑技术在高寒地区无法泵送粘稠油脂的技术瓶颈,成功实现高粘稠度NLGI-0^#。极压锂基脂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常年应用,扩大了集中润滑的应用区域。目前,AR60H型高泵送性能集中润滑已广泛应用于哈尔滨、长春、乌鲁木齐、沈阳、鞍山等高寒地区的城市公交巴士。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不同反应气氛下合成的光激励发光材料BaFCl:Eu中稀土离子发光中心及发光性质,利用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样品BaFCl:Eu中稀土离子Eu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针对无轴轮缘驱动推进器对高承载、长寿命、低噪音水润滑推力轴承的需求,设计了一种阶梯橡胶垫支撑的水润滑可倾瓦推力轴承;应用流-固双向直接耦合分析方法,建立了轴承性能计算模型,研究了橡胶垫基体厚度、阶梯厚度、阶梯厚度比、阶梯宽度比和瓦面材料对推力盘轴向位移、最大水膜压力与水膜厚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载荷不变的情况下,推力盘轴向位移和橡胶垫最大应力与橡胶垫厚度和橡胶垫阶梯宽度比成正比;阶梯厚度比由2/2变成3/6时,最大水膜压力由1.10 MPa提高到1.32 MPa,平均水膜厚度由9.4μm增大到14.0μm,增幅分别为20.00%和48.94%,平均水膜厚度随最大水膜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橡胶垫阶梯厚度比为2/4,阶梯宽度比为16/20~20/16时,轴承综合性能较为理想;增大推力瓦面材料的弹性模量,有利于提高轴承的润滑性能,橡胶垫最佳阶梯宽度比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4.
明确目前常用自发光材料特点,优选出稀土型自发光材料。根据自发光交通标志的不同应用场景,对不同类型自发光交通标志进行针对性设计。采用光迹追踪软件TracePro建立了农村公路自发光交通标志道路照明模型,在此基础上探究了纵向间距、设置高度以及标志尺寸等自发光交通标志关键布设参数对夜间引导效果的影响规律,为关键布设参数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借助模拟驾驶软件UC-win/Road对拟定的自发光交通标志布设方案进行夜间可视化模拟与检验,进而验证布设方案的可行性,并提出优化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型自发光材料亮度高,发光时间长,是目前性能较为优异的自发光材料。随着自发光交通标志纵向间距的增大,盲区范围变大。随着自发光交通标志设置高度的增大,照明范围变大。随着自发光交通标志尺寸的不断增大,最大照度的值不断增加,但增加的速度在逐渐减缓。UC-win/Road软件能够有效地模拟自发光交通标志的夜间引导效果,实现自发光交通标志的夜间引导效果的可视化检验。  相似文献   

15.
油雾润滑在轴承润滑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油雾润滑的工作原理,通过对轴承的常规润滑和油雾润滑对比试验,发现油雾润滑具有效果好,润滑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将稀土氧化物制备成纳米管的方法进行综述,介绍了激光烧蚀法、溶胶-凝胶法、碳纳米管模板法、固相法、表面活性剂模板法、水热法等各种方法的特点,并简要介绍了稀土氧化物在发光、磁性、催化等各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将稀土氧化物制备成纳米管的方法进行综述,介绍了激光烧蚀法、溶胶-凝胶法、碳纳米管模板法、固相法、表面活性剂模板法、水热法等各种方法的特点,并简要介绍了稀土氧化物在发光、磁性、催化等各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车辆集中润滑系统“定时定量、省工降费、安全高效环保、延长车辆寿命”的科学工作模式和良好润滑效果,使其在国内商用车及工程机械行业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和应用,特别是在公交公司及运输集团等对运营效率和成本有较高要求的大型企业。  相似文献   

19.
微乳液润滑的铝冷轧过程中常会在铝合金表面出现与轧制方向垂直的规则微裂纹.规则裂纹的产生是由于新生金属表层氧化膜与体相金属具有不同的拉伸性能.考虑氧化膜拉伸强度极限与其厚度、体相材料的屈服极限及边界润滑的摩擦系数等因素,建立了理论模型,预测微裂纹分布间隔.通过对两种不同轧机冷轧加工后的铝合金表面分析,验证了分析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将对铝冷轧特性的分析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内燃机活塞-缸套系统摩擦磨损的研究成果, 从润滑油改良、表面改性、动力学特性方面综述了系统的减摩抗磨研究方法与技术的发展现状, 讨论了润滑模型、润滑添加剂、表面织构、缸套珩磨、表面涂层与动力学特性对系统减摩抗磨的影响, 分析了系统的摩擦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活塞-缸套系统的润滑特性具有非线性特征, 润滑状态与添加剂对系统减摩抗磨有较大的影响, 系统润滑状态的不确定性导致多种润滑模型并存, 需进一步建立系统综合润滑模型, 同时需深入探讨润滑油添加剂最佳减磨剂量及减磨机理; 表面改性技术(表面织构、珩磨与涂层)可以大大减少系统表面的摩擦磨损, 由于织构位置分布、加工参数、加工工艺、表面形貌与涂层材料等对接触表面的影响, 表面改性技术减摩抗磨的综合发展相对缓慢, 需进一步研究表面改性减磨的机理与参数优化方法; 活塞-缸套系统的工作条件苛刻, 系统各部件的相互作用相互耦合, 深入探究动力学特性与摩擦磨损的演化规律关系相对困难, 仍需全面考量服役状态下动力学特性与摩擦磨损之间的关系; 未来内燃机整机性能的提高将迫使活塞-缸套系统需具备更高的减摩抗磨性能, 为实现系统经济性与节能减排的目标, 尚需进一步开展系统高效减摩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