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崔连德 《中国船检》2006,(11):20-25
在世界经济加速全球化的背景下,港口如何应对船舶日益大型化发展态势?吞吐量日益攀升,如何保持港区道路畅通有序?面对恐怖主义威胁,作为物流前沿阵地的港口在保安问题上有何良策?在环保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港口又将担当何种角色?2006年10月25日,一年一度的“大厦组织”会议开幕。来自美国长滩港、纽约/新泽西港、荷兰鹿特丹港、新加坡港以及中国上海港等世界五大港的港务局局长、总裁或首席执行官齐聚上海,就当今世界港口发展最前沿的问题展开对话。  相似文献   

2.
港口动态     
《海运情报》2008,(1):38
和记港口在卡拉奇建设深水集装箱码头,AP摩勒码头公司与中远太平洋在苏伊士运河集装箱码头进行业务合作,美国制定“新国家港口战略”,亚洲/东地中海、黑海航线在乌克兰港口的卸货增加,阪神港诞生,博多港开展中国进口拼箱货新服务,胡志明港2010年集装箱吞吐能力将提高到500万TEU以上,迪拜港世界公司首次进入埃及  相似文献   

3.
INFORMATION     
2000年开始实施的勒阿弗尔港“港口2000”计划,目前已取得实质性的推进。10月下旬,以法国勒阿弗尔港务局局长拉卡布率领的港口高层代表团在沪介绍了这一计划的进展,并走访了上海国际货运代理协会等港航业同行。据介绍,“港口2000”计划实施以来,勒阿弗尔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较快,2001年达152.5万TEU,创历史最高水平。目前,亚洲、美洲、欧洲三地区的集装箱  相似文献   

4.
位于欧洲西北海岸线心脏地区的法国第一大货柜港——勒阿弗尔港7月16日在北京长城饭店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会上勒阿弗尔港董事长勒罗先生介绍了此行的目的。他说,我们此行的目的,在于引起中国领导、航运界及贸易主要伙伴的注意,以便认识到勒阿弗尔港在欧洲国家与远东地区贸易往来中的重要作用。勒阿弗尔港务局局长安德嘿·格哈耀先生说,勒阿弗尔港优良的海陆网络为发展中国公司与法国以及欧洲公司之间的贸易往来提供了有利条件。港口运输的快捷、可靠性及高质量的服务是勒阿弗尔港发展与中国贸易的首要优势。  相似文献   

5.
尧乐 《海运情报》2006,(6):34-34
据佐治亚洲港务局公布的美国各港2005年国际集装箱吞吐量(重箱,通关量),位居前10位港口的吞吐量都超过100万TEU,26个港121超过10万TEU.40个港口超过1万TEU。奥克兰、西雅图等西岸中坚港口的增长显著。由于受飓风的影响,墨西哥湾沿岸各港的吞吐量下降。  相似文献   

6.
李幼萌 《中国港口》2005,(11):55-56
美国西海岸主要港口洛杉矶港、长滩港、奥克兰港、塔科马港和西雅图港2004年共接卸集装箱近2000万TEU,比上一年增长10%,其中进口箱几近满箱,多为亚洲国家生产的电视机、计算机、服装、玩具等消费品;而返回亚洲的集装箱大部分是空箱,只有少数装载有来自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  相似文献   

7.
得益于中国大陆经济的高速增长,香港已成为世界第八大贸易地区和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1995年,香港集装箱吞吐量达1253万TEU,比1994年增长13.4%.进出香港的货运量中65%以上来自或运往中国大陆.而在大陆各省市往来香港的货物中,大约40%来自或运往广东省.香港港口的成功经验可资民营化港口借鉴香港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港,不仅是因为它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深水良港和战略要冲地位,而且是因为它以高效率和可靠性吸引住大批航运公司成为其长期顾客.香港的港口设施主要地由私营企业投资、建设、拥有和经营.在世界所有主要港口中,唯有香港不由港务局来经营.由此而使私营企业的商业技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并使官僚主义减少到最低程度.目前在世界各大港口掀起的民营化浪潮也证明了香港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的.早在150年前,港英当局为了构筑贸易中心,就通过拍卖地块来筹集资金.绝大部分滨水地块被贸易商买下来建设仓库和货栈.从此,私营企业就一直被允许投资、设计、建造和经营港口基础设施的关键部分.根据这项政策,港英当局对于通往码头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资助.私营企业的经营业务绝少受到行政干预,并且完全可以自由定价.随着港口业务量的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8.
沈尚 《珠江水运》2011,(5):90-90
本刊讯:近日,为促进高雄港与广西钦州港在有关港口、海运界和物流业务的合作,高雄港务局与钦州市港口管理局举办“台钦港航物流合作研讨会暨台钦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由双方代表签署合作意向书。之后,双方将进一步发展海运与物流相关业务。高雄港务局表示,期盼通过两港之间协议的签署,  相似文献   

9.
7月12日,敦刻尔克港在沪举行第三届港口推介会,正在中国访问的由法国国会议员、前国家部长、敦刻尔克市市长Michel DELEBARRE,敦刻尔克港务局商务总监Daniel DESHODT先生率领的敦刻尔克政治经济代表团出席推介会,并向来自中国港航、物流、贸易等企业的200多位代表介绍了敦刻尔克港地区的工业、贸易、港口的发展与投资。  相似文献   

10.
7月12日,敦刻尔克港在沪举行第三届港口推介会,正在中国访问的由法国国会议员、前国家部长、敦刻尔克市市长Michel DELEBARRE,敦刻尔克港务局商务总监Daniel DESHODT先生率领的敦刻尔克政治经济代表团出席推介会,并向来自中国港航、物流、贸易等企业的200多位代表介绍了敦刻尔克港地区的工业、贸易、港口的发展与投资。  相似文献   

11.
美国“太平洋海事协会”(Pacific Maritime Association,以下简称PMA)是一个由90家世界主要海运公司组成的组织,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eseph N.Miniace先生日前接受了本刊专访,就PMA业务、中美海运谈判、长滩港事件、工人罢工、西海岸港口、与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的关系、员工培训、双方合作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远洋航务》2009,(10):108-109
中远在美国的业务发展始于1979年4月18日,中远上海分公司“柳林海”轮从上海启航抵达美国西雅图港。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艘驶抵美围港口的中国商船。从此恢复了自新中国成立即中断的中美两同海上运输航线。  相似文献   

13.
<正> 上海港口协会赴美国港口考察团一行十一人,于2002年11月24日至12月7日重点考察了美国东海岸的纽约/新泽西港和西海岸的洛杉矶港。 通过访问与交流,我们对美国港口以及海铁联运的建设和管理状况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也学到了一些先进的经验,有些很值得我们在今后的管理和发展中借鉴。 一、美国港口的经营管理体制与我国港口目前的体制截然不同 纽约/新泽西、洛杉矶的港务局都作为市政府下属的公益性管理部门,但实行独立经济核算。主要职责是参与港口的规划和航道疏浚、码头前沿等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围海造地),但不参与码头的日常性业务经营活动。港务局将码头建成后,主要租  相似文献   

14.
1980年9月6日至10日,美国港务局协会港口代表团十一人,应中国航海学会邀请,在北京与我国内河、港口、航道和航海等专业人员约六十人进行了技术座谈。美国港务局协会港口代表团做了“介绍美国港务局协会”、“港口规划问题”、“海港与内河直接水运问题”、“水道问题”、“集装箱化装卸问题”、“港口服务”、密  相似文献   

15.
2004年4月19日,正值中美两国第三个双边海运协定即将正式生效和实施之际,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与西雅图港务局共同在美国西部美丽的港口城市--西雅图举行系列庆祝活动,纪念中远柳林海轮首航美国西雅图港25周年.  相似文献   

16.
1999年4月19日,中远集团与美国西雅图港务局、SSA装卸公司、加维舒伯特贝尔律师行在美国西雅图市举办了系列活动,隆重庆祝“柳林海”轮首航美国西雅图港2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为庆祝活动题词:庆祝柳林海首航美国二十周年;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交通部部长黄镇东、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华盛顿州参议员帕蒂穆瑞和华盛顿州州长骆家辉等也题了词或写了贺信。此次活动在当地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积极的反响。  相似文献   

17.
2004年4月19日,正值中美两国第三个双边海运协定即将正式生效和实施之际,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与西雅图港务局共同在美国西部美丽的港口城市——西雅图举行系列庆祝活动,纪念中远柳林海轮首航美国西雅图港25周年。  相似文献   

18.
<正>西雅图港务局委员会与塔科马港务局委员会周二(8月4日)一致通过了成立西北海港联盟的决议,这使得海港联盟成为北美第三大海上货运中心。这两大长期的竞争对手在海上货运业务方面得以联合应对市场挑战。两大港口都面临着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和美国南加州的巨大压力,还面对着集装箱货运市场份额下降的事实。海港联盟的成立可以保持两大港口运营上的竞争力。海港联盟的目标是到  相似文献   

19.
海上生明月,两岸共此时。适逢中秋月圆之际,江苏台湾周拉开了盛大帷幕。9月21日,太仓港集装箱码头喜迎两岸港航界嘉宾,共结“秦晋之好”。在两岸业界与媒体的共同见证下,太仓港口管委会主任梅正荣和台湾高雄港港务局局长萧丁训共同签署了丽港缔结合作港的协议。  相似文献   

20.
图片报道     
《珠江水运》2006,(11):F0003-F0003
10月13日,广州港务局与洛杉矶港务局在广州签订了广州港与洛杉矶港《关于大气质量项目合作意向书》,图为广州港务局局长常敏与洛杉矶港务局局长杰拉婷·科纳兹在签字仪式上。(刘义发)10月24日至25日,广东海事局和香港海事处首次联合举办粤港海事调查处理业务研讨会,与会双方期望在海事调查方面加强合作与沟通。(陈智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