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7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以下简称《海商法》)实施10周年。《海商法》是1992年11月7日由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于1993年5月7日实施。《海商法》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交通法制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航运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海商法》一经颁布即爱到国内外一致好评。其实施10年来的实践也充分证明,《海商法》是一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法律。  相似文献   

2.
郁世宸 《世界海运》2024,(1):46-53+56
在海事司法实践中,法院往往囿于成文法规定,在《海商法》及其司法解释存在空白的情况下,直接转向适用民商事一般法。同时,受制于《海商法》中的规定,航运惯例的适用范围也仅限于涉外海事诉讼。表面上看,由于法律规定过于笼统致使航运惯例被忽视,而惯例本身内容模糊等特点也导致在司法实践中产生差异化理解。但航运惯例在海事司法实践中适用位阶位于末位法源地位,究其本质,主要基于实务界和学界对《海商法》是民法特别法这一普遍理解。通过考察历史和世界范围内立法实践可以发现,航运惯例是海商法的重要渊源,更能反映航运实践的需求,其适用的范围理应扩大,适用顺位应进一步提高。《海商法》的修订,应当从海事海商活动本身的特殊性出发,在航运惯例适用的制度安排上突破民法体系的安排。通过明确航运惯例在海商法中的适用范围和优先顺序,使其优于民商事一般法适用,并在实践中确立法院的查明适用主体地位,最后以公共秩序作为其兜底适用条件,从而更好地体现海商法的规范价值。  相似文献   

3.
1993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我国《海商法》,至今已整整lO年了。回顾这短暂的10年,我们深深感到,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海商法》是我国海事立法的里程碑。它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有力地促进了航运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海商法》生效十年的联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11月7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上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以下简称《海商法》,从1993年7月1日起生效,至今已有10年。它的诞生与生效,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在海运领域里无法可依的状况,极大地促进了国家海上运输与经济贸易的发展,有力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建立与完善我国航运法律体系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1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颁布施行,这使得已经跻身于世界航运大国行列的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全面调整有关海事海商关系的法典。这是我国民商事法制建设的一颗硕果。  相似文献   

6.
唐娟 《珠江水运》2008,(12):43-46
贸易源于经济,航运服务于贸易,海商法规范着航运。在信息化无比发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愈发明显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也愈发的紧密与频繁。世界贸易的85%以上是通过海运来实现的,而海商法无疑对航运的发展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了解历史才能更好的把握未来。笔者通过对海商法演变历程的研究,做出的简短的评述,反映了海商法学科的历史与发展,并对海商法的发展前景提出合理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简称《海商法》)实施20年以来,对保障和促进航运业和海上贸易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经过航运与海事司法实践的检验,《海商法》无法适应和满足国际国内航运经济政策、国内外相关立法和航运贸易实践的重大变化而亟须修改,已成为学界甚至业界的共识。2013年,在《海商法》实施20年之际,交通运输部设立了"我国《海商法》修改之研究"的科研项目。6年过去了,《海商法》修订工作进展如何?《海商法》修改的研究将涉及哪些方面。未来,新法将怎样推动我国港口业发展?本刊带着这些疑问采访了中国港口协会法律与商务专业委员会多位参与《海商法》修改工作的专家和部分港口企业,一起来听听他们的解答  相似文献   

8.
1994年3月,交通部发出《关于组建水路货运交易市场有关事宜》的函,开始了我国规范水运市场、组建航运交易所的步伐。上海、大连、武汉和天津先后着手可行性研究和进行组建工作。1996年11月18日,上海航运交易所正式成立,并根据交通部颁布的《上海航运交易所管理规定》开始运作。为此,交通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上海率先建设航运交易市场。1996年1月4日,交通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经过协商,联合发出《关于成立天津航运交易所筹建处的通知》,宣告天津航运交易所进入实质性筹备阶段。目前,大连在前一段时间工作的基础上,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调研和探讨,有望在年内会有所突破。若武汉加紧航运交易所的组建工作,届时在我国内地将出现4家航运交易所鼎立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张丽  蒋志勇 《世界海运》2003,26(1):33-34
从航运实务出发,结合实践中承运人关于责任期间所遇到的问题,依照我国《海商法》第46条关于承运人责任期间的规定,就如何保障《海商法》第46条充分适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1993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以下简称《海商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航运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至今,已走过了三十年。《海商法》实施以来,在我国航运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于规范我国海上运输关系和船舶关系、促进海上运输和经济贸易发展、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加入WTO后,我国航运企业可以直接参与国际航运市场的竞争,但同时外国船公司也可以进入我国市场参与市场竞争,而我国航运企业在经营、管理、技术等方面与国外先进航运企业之间尚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我国航运企业惟有尽快转变经营思想,实行现代化管理,吸引人才,实现技术创新,才能提高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2.
罗睿 《珠江水运》1998,(12):29-30
作者通过航运市场的特殊性科述了航运物流与信息流之间的关系,认为只有通过航运信息作用于航运经济运动过程,才能达到预期设定的经济目标,提倡航运企业引进EDI系统进行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1993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以下简称《海商法》)正式施行。这部法律的起草工作历经40余载,先后易稿20多次,凝聚了我国法律工作者和海商界人士的智慧和心血,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史和海运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值此《海商法》实施十周年之际,我主要对海上这一意义重大的历史时刻。  相似文献   

14.
《海商法》制定的时间跨度长达40年,凝聚了我国三代海商法专家的心血。自1993年7月1日施行以来,对于调整海上运输关系和船舶关系发挥了巨大的规范作用,同时对于维护当事人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海上运输和经济贸易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社会作用。经过20多年的实施暴露出来的问题,《海商法》亟待修改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国际航运市场形势和我国国际航运行业管理设想(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明志 《水运管理》1998,(11):14-17
一、国际航运市场形势分析 国际航运市场与国内航运市场的最大区别在于国际航运市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不但与国内经济发展状况有关,而且国际经济、政治、科技、社会发展等外部环境对其的影响也较大。为了做好我国的国际航运管理工作,必须密切注视国际航运市场发展的趋势与动态,把我国的国际航运管理放在国际航运市场的大系统中去进行分析对比,才能找到符合我国国情和航运市场发展需要的管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总量合同对海上货运合同自由的突破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莉娜 《水运管理》2009,31(6):24-26
为适应航运市场发展,调整船货双方在缔结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时的法律平等关系,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已完成草拟工作的《全程或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提出“总量合同”的概念,通过介绍总量合同的概念及背景,分析其扩大运输合同自由、打破承运人责任限制制度给航运市场及海商立法带来的影响,提出我国的相应对策:完善班轮市场监管,修改《海商法》引入“总量合同”概念。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际航运市场的竞争将日趋白热化,航运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消费者即货主与旅客成为航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文试图从客户关系管理的理论着手,分析我国航运企业市场管理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必要性,探讨我国航运企业实行关系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罗炳旭 《珠江水运》2014,(12):29-30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航运市场历经了5年的低迷期,由于航运市场船货供需失衡,在这5年内,航运企业的生存可谓举步维艰,多数企业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本文通过航运企业近5年的发展现状及外部环境变化着手,分析影响我国航运企业成败的因素,总结原因,摸索航运发展新出路。  相似文献   

19.
关于开放我国航运市场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自80年代以来,我国航运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航运市场呈现出全面开放,外资航运公司在中国航运市场准入度高和在中国航运市场无歧视性的特征。笔者分析了当前中国航运市场在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航运市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从分析国际航运市场的特点及我国航运市场今后的发展趋势入手,论述了我国航运企业实行多角化营养战略的民要性和可靠能,从而提出了航运企业在走向市场、参与竞争和求得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应广泛实行这一经营战略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