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风暴潮是发生在海洋沿岸的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通常会伴有大浪,二者的耦合作用极大地威胁着沿岸地区的安全。以往对近岸承灾体海洋动力灾害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单一致灾因子的影响,多采用恒定水位和定常波浪要素,对风暴潮与波浪耦合效应及其对海堤承灾体动力响应的研究不足。采用9711号台风在宁波北仑海域引起的风暴潮潮位及波浪过程,通过将连续的风暴潮水位变化过程与波浪过程进行叠加,模拟真实的动态潮位过程,在三维港池实验室中实现风暴潮和波浪的动态耦合模拟,为相关模型试验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简要阐述了什么是危害辨识;明确了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分析了如何掌握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时机;讨论了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基本步骤和过程;确定了如何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有助于消除、限制、处理、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3.
文中运用遗传神经网络模型对水路危险品运输做出有效评价,运用该评价方法可以合理评价和判定危险品船舶货物运输的风险程度。  相似文献   

4.
《集装箱化》2008,19(7):24-24
为全面、准确、系统地掌握全国港口现状,为港口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信息支撑,在综合考虑港口管理体制改革进程、工作周期、普查数据为5年规划服务等因素的基础上,交通运输部于2008年开展第3次全国港口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5.
《世界海运》2008,31(5):74-74
为全面、准确、系统地掌握全国港口现状,为港口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信息支撑,在综合考虑港口管理体制改革进程、工作周期、普查数据为五年规划服务等因素的基础上,交通运输部于2008年开展第三次全国港口普查工作,目前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6.
《珠江水运》2008,(7):65-65
为全面、准确、系统地掌握全国港口现状,为港口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信息支撑,在综合考虑港口管理体制改革进程、工作周期、普查数据为5年规划服务等因素的基础上,交通运输部于2008年开展第三次全国港口普查工作,目前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7.
从港口项目建设的概念入手,分析港口建设风险的相关因素,研究得出港口项目各风险因素和综合风险的评价公式。  相似文献   

8.
《珠江水运》2008,(4):66-66
最近,全国水路运政信息系统上海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据介绍,通过试点,以水路运政信息系统这个交流平台,及时掌握水运市场信息,并提高服务功效。上海试点工作积累经验后,将向全国推广。为搞好试点工作,上海市航务管理处组织开展了水路运政信息系统使用培训班,通过专家讲授、系统演示和模拟实际操作等方式,详细介绍了信息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海》2005,(1):29-29
交通部在日前印发的《公路水路交通科技发展战略》(简称《战略》)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一个更安全、更便捷、更可靠、更经济、更智能的现代化公路水路交通系统,形成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公路水路交通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0.
赵仓龙 《水运工程》2014,(8):123-128
通过对影响桥梁水域通航环境的因素综合分析,构建出桥梁水域通航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模糊理论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桥梁水域通航环境综合风险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方法对沪通铁路长江大桥水域通航环境进行综合风险评价。通过综合风险评价的结果,可以充分掌握沪通铁路长江大桥水域通航环境的危险程度以及各项指标因素的危险状况,为海事管理部门改善桥梁水域的通航环境及通航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主要内容是矿山地质灾害的形成和治理,针对不同的矿山地质灾害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主要包括采空区治理;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治理;尾矿污染治理;放射性矿山治理;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  相似文献   

12.
灾害性海浪危害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害性海浪的定义及分类灾害性海浪通常是指海上波高达6米及以上的海浪。因为波高等于或大于6米的海浪对航行在世界大洋的大多数船只已构成威胁,它能掀翻船只,摧毁海上工程和海岸工程,给航海、海上施工、海上军事活动、渔业捕捞等带来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影响港口大型起重机安全的风害种类,以及目前在大型起重机上配备的各种防风防台设施,强调了防风防台工作的重要意义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总结近年来GIS技术在地质灾害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主要从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系统、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系统、地质灾害区域评价预测及预警系统、地质灾害防治决策支持系统五个方面探讨GIS技术的应用现状,同时展望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吴志斌 《中国水运》2006,3(2):104-105
在以岩质高边坡及填土边坡的龙岗区,人类工程活动及地质构造的作用,岩体整体性遭到破坏,在暴雨或久雨之后,雨水沿裂隙贯入,一方面增加了土体容重,另一方面降低了土体的抗剪强度,使得边坡岩土体抗滑能力降低,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滑坡;岩溶洞穴或溶蚀裂隙的存在、上覆土层的不稳定性是塌陷产生的物质基础,人为地改变地下水动态平衡,均加剧了岩溶塌陷的形成和发展.滑坡及岩溶塌陷的作用不仅造成房屋倒塌、建筑及交通事故,而且也带来经济损失及一些负面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地质灾害是指以地质营力为主要原因引起的自然灾害,其形成是致灾地质作用与受灾对象相遭遇的结果。中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构造活动强烈,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几乎所有的地质灾害在中国都十分发育,其种类多,分布广,活动频繁,危害大。本文主要介绍了地质灾害的基本涵义,中国地质灾害的发育状况、形成条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海洋作为生命的起源地,一直以来担负着繁衍生命,交货环境的重任。一般江河湖泊中的废弃物经常会倾泻在一望无际的大海,然后,,随着时间的深沉,以另一种健康的姿态重新出现在大自然中。但是,伴随海上贸易的日益兴旺,运输活动的逐渐增多,船舶事故也在大幅上升,海洋环境正在面临污染的威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明显提高.特别是2008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国有企业依然实现了较快增长,不少国有企业还通过兼并、收购和重组在危机中获得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背景下船舶灾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船科学技术》2015,(7):172-175
基于GIS的灾控系统通常用来应对海啸、洪水、地震等突发灾难,为用户提供及时的灾难预警信息和灾难发生的实时状态报告,从而为采取逃生和应对措施赢得时间,同时为灾后重建和搜救提供依据。在本文中,我们利用GIS和Web服务,构建了一种自动化的船舶灾控系统。该系统包括3种主要服务,并且集成了GIS与AJAX技术,实现了空间数据与电子地图的无缝结合,相比与传统的方法,使用AJAX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空间数据的加载效率。最后,本文设计了原型系统,并通过实用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案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鉴于风害对港口生产造成严重破坏的历史教训,列举了风害的种类及对其进行设防的等级要求。介绍了各种防风设施与措施,以及实施安全防风的技术手段,最后指出防风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港口企业要结合自身地域实际,依靠技术进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防风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