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海上原油船对船过驳作业存在多种风险因素,有必要系统运用风险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辨识。本文结合海上原油STS过驳作业实际情况,依据过驳作业流程划分风险辨识单元,明确了人员、设备、材料、方法和环境的五大风险辨识对象,初步构建了一种适用海上原油过驳的风险辨识方法,为行业内进行风险辨识提供思路和结构的参照。  相似文献   

2.
余炎窈 《珠江水运》2023,(20):94-96
本文从防城港企沙渔港通航安全现状及水域航行环境出发,在实地调查分析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防城港企沙渔港通航风险因子进行全面且系统性的辨识;在风险辨识的基础上结合风险理论,参考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对风险因子进行安全评估并进行风险风级划分;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建议供相关单位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河流突发性污染事故风险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进朝  李嘉 《水道港口》2006,27(4):269-272
通过危险源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进行河流突发性污染事故风险评价,引入加权危险河段长度和河段危害权重两个概念论述危险源风险评价,给出能够反映各河段重要性的新的危险源风险评价方法。评价了流速、降水、地形等自然环境因素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发展的影响,提出了环境因素定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港口重点水域船舶交通环境风险评价是当前港口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利用综合安全评估等风险评估方法,识别港口重点水域中船舶通航、靠离泊、锚泊等作业的危险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包括气象、水文、通航环境、船舶本身及辅助作业条件,并对其风险进行分析、模拟和预测,进而提出风险处置的基本途径.通过该方法结合上海港外高桥水域船舶交通环境进行应用分析,提出该水域船舶交通环境风险控制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液化天然气船舶液货泄漏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风险辩识和风险评估理论运用到液化天然气(LNG)船舶的营运风险研究中,有利于液化天然气船舶在进出港航行以及靠港卸货作业期间的安全生产.相关国际公约和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及资料,运用风险矩阵评价方法,结合液化天然气船舶的特点和以往液化天然气船舶以及相关船舶的案例分析,对液货泄漏进行了风险辨识研究,划定了4类风险辨识范围,分别为船舶间碰撞、船舶搁浅、非工艺性火灾、卸货期间的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并对重大风险进行了半定量风险评估.研究认为,液化天然气船舶在航运过程中总共有4个单元20个可能的安全事故(中等风险5个、低风险15个),某些事故发生后果虽然严重,但事故发生概率较低.结合现有安全管理体制,提出事故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渤海湾底质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渤海湾22个监测点3年的监测数据,应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了渤海湾天津段表层沉积物中5种重金属的含量与分布,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渤海湾为轻微生态危害,其中镉的污染程度最大,锌的污染程度最小,5种重金属危害系数顺序为:Cd>Hg>Pb>Cu>Zn。  相似文献   

7.
文中针对我国公路山岭隧道工程施工中安全风险管理问题,在安全风险辨识理论和在实践上都相对薄弱的现实情况,展开对公路山岭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辨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岷江中游其中三条主要水系沉积物的系统研究,查明了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潜在生态风险质量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在三支流交汇之前,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从上游到下游呈上升趋势,矿业活动是水环境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三支流交汇之后元素含量有较明显升高,显示河流汇流叠加对岷江水系沉积物有较大的影响;岷江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水平较低,大多属于轻微生态风险,Cd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最严重;多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1)表明河流重金属污染属于轻微生态危害和接近中等生态危害,其受危害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文锦江>南河(三江交汇)>斜江河>金马河。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港口石油仓储企业风险管控的系统性、科学性,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分析)方法对卸油、装油、搅拌、倒罐等生产工艺进行风险辨识、评价和控制。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人员以"头脑风暴"的方式共同参与分析,全面系统地辨识生产工艺风险,科学量化风险评价,合理审查安全措施的充分性、有效性。在舟山某港口石油仓储企业的应用结果表明,该风险分析方法能够精准实现风险分级管控,有效加强港口石油仓储企业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0.
船舶工业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船舶工业企业都积极开展技术创新项目来抢占市场先机,谋求进一步的生存和发展.本文结合船舶工业企业特点,分析了引起船舶工业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因素、综合分析了专家意见和船舶企业未来预期运行状况、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技术创新风险评价系统、联系实证研究准确反映了船舶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状况;进而对船舶工业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实行某种程度的防范和控制,对创新过程的管理具有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危险源评价是公路施工中安全控制管理的关键环节,以往一般是在施工前针对施工项目对象进行危险源辨识并进行危险性评价,常用的评价方法如模糊综合评价法没有体现施工的动态变化特性。文中利用网络计划技术中时标网络图的实时动态分析特性,将其应用到公路施工危险性评价中,对危险源进行精确定位,并做出动态评价。  相似文献   

12.
对石油化工码头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及评价技术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阐述,重点介绍了石油化工码头重大危险源界定、评价方法、分级方法、可接受风险水平等4个方面的技术方法,并提出了石油化工码头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刘自秤 《中国修船》2021,(2):37-38,41
文章以马尼托瓦克2250型履带式起重机为例,首先进行系统的危险辨识,分析起重机各部分可能发生的缺陷,并列出清单,然后运用定量风险评估(QRA)方法对失效频率和后果等级进行评价,根据安全风险大小,结合风险矩阵,确定起重机的失效程度,提出降低风险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4.
根据事故致因理论,设计舰船火灾危险源分析与辨识的流程,确定各类火灾危险源的辨识目标、模式、内容、计算指标和方法,并以某舰船机舱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机舱内的第1类火灾危险源的危险度为0.556,属于较易起火舱室;第2类火灾危险源灭火失效概率为0.089;第3类火灾危险源的检查表分布中火灾报警和探测系统管理、消防安全巡检和日常考核情况不合格,存在管理缺陷。研究方法可为消防设计者分析辨识火灾隐患,加强防护设计提供技术支撑,对于消除安全风险,完善管理制度,提高舰员安全意识和训练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田丰 《船舶》2006,(5):51-53
进度风险是新装备研制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它与计划、技术等因素密切相关。该文分析了装备研制进度风险的影响因素,总结了网络计划技术在进度风险评估分析中的应用,并就如何进行风险控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港口工程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预警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港口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和评价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库和网络技术开发了港口工程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预警系统。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有助于提高工程风险管理的系统性和准确性,减小港口施工事故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7.
根据水运工程施工危险源的特点,结合信息技术研究水运工程施工危险源的预警管理方法,提出了构建以施工项目危险源的辨识模型、多种评价方法进行危险性评价的数据处理模型、施工管理的数字化模型为核心的水运工程施工危险源信息化预警管理系统的设想。系统的建立可以提高水运工程施工危险源管理的效果和效率,为管理人员提供经验交流平台,为水运工程安全管理的信息化进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船舶电子装备的发展水平是船舶工业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标准,由于船舶电子装备研制过程繁琐、探索性极强且成本高,导致研制过程中的风险防控难度非常高,为减少损失,对船舶电子装备项目研制中的质量风险进行建模与评价是必不可少的。本文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对船舶电子装备项目研制过程中的风险进行了研究,其次给出了船舶电子装备研制项目质量风险建模方法,然后根据风险控制目标要素的特点抽取决策变量建模,并根据模型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最后以某所的综合船桥系统的研制为例,对上述所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该系统研制过程中该方法风险识别的覆盖率为100%,风险评价的拟合度均超过80%。  相似文献   

19.
针对拟实施的航道整治工程,基于口岸直水道实际情况,对照航道通航环境影响因子的危险度评价标准,选取各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分析其对口岸直水道的通航安全的影响并进行风险评价,得到相应的风险级别。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的有效性,采用灰色系统关联度原理,将灰关联分析方法应用于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理论,建立了重大危险源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评价指标中的各子系统相对于各个标准评价等级的关联度,然后对各子系统进行较高层次上的综合,以综合结果排序,按隶属度最大原则,确定了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并开发了原型系统.实例分析表明,本方法简便易行,且结果与实际较为吻合,对重大危险源评估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