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优化掺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水灰比、早强剂掺量、钢纤维掺量、矿料级配等四个因素对掺钢纤维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矿料级配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水灰比;钢纤维的掺量是影响混凝土抗折强度的主要因素,并且抗折强度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影响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灰比,且抗压强度与水灰比的大小成反比。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黏度时变(SJP)水泥稳定基层材料的抗冻特性,采用正交试验法对 SJP 水泥稳定基层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分析水泥剂量、集料级配、含水量等因素对材料强度的影响规律,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冻融循环试验对最优配比下的强度损失量、质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剂量和级配对SJP水泥稳定基层抗压强度影响最为明显;SJP水稳材料与传统水稳材料相比具有前期强度增长较快、后期强度高的特点,且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SJP水稳材料的质量损失率和强度衰减速率均低于传统水稳材料,投入使用后可有效提高路面基层耐久性能。研究结果可为高寒地区水泥稳定基层施工关键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优化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的矿料级配、采用表面振动压实法进行基层配合比设计、采用试验路确定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进行配合比设计、提高生产质量控制水平,对控制水泥用量和矿料级配的均匀性进行分析,总结了选用合理、较低水泥剂量的方法,阐述了降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设计水泥剂量是提高基层抗裂性能、降低工程投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孔隙率与水灰比既是多孔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又是其配合比的主要目标设计参数。通过室内试验,分析孔隙率与水灰比对多孔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新型材料被不断应用在各个领域。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以其优异的抗早期裂缝性能、工作性及耐磨性而受到诸多土木科研学者的关注。通过采用3水平4因素正交试验,结合3项性能指标对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研究,结合正交试验和值、极差和图形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不同因素对不同指标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确定最优综合配比。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空隙率和强度为设计指标,设计了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基层材料的粗骨架级配、水泥胶浆配合比和用量及合理稠度。通过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回弹模量、收缩试验、疲劳试验和抗冻试验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基层材料的路用性能,并通过修筑试验路和后期渗水试验、注水试验验证了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基层具有良好的渗水性能和排水能力。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多孔贫混凝土原材料的技术要求,试验分析了水灰比和水泥用量对多孔贫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多孔贫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开展了多孔贫混凝土强度、干缩性能、抗压弹性模量、抗冲刷性能等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对多孔贫混凝土的路用性能进行了总结分析。考虑高寒地区的气候特点,对三种不同类型贫混凝土进行了抗冻性试验,为贫混凝土在高寒地区的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黎钢 《湖南交通科技》2022,48(1):120-122,133
正交法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可以最大限度地平衡影响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强度的各因素,获得最优配合比,同时减少了试验次数,从而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结合某高速公路,介绍正交法混凝土性能影响因素的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碾压式水泥混凝土(RoLledcement,concrete缩写RCC)是以级配集料和较低的水泥用量与用水量以及掺和料和外加剂等组成的超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经振动压路机等机械碾压密实而形成的一种混凝土.该混凝土铺筑的路面具有抗弯拉强度高,密度大,耐久性好和节约水泥等优点。根据设计惯例多用于路面基层,通过严格控制平整度在其上铺筑中粒式或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做磨耗层即形成复合结构式的路面。  相似文献   

10.
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以水泥混凝土路面底基层与基层施工为例介绍水泥级配碎石基层的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