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智勇 《路基工程》2021,(2):187-192
以某公路经过花岗岩开采区危岩边坡为研究对象,分析危岩段的边坡特征,对危岩体特征进行了分类,运用RocFall软件模拟滚石崩落轨迹,综合预测了滚石冲击能量。研究表明:C片区滚石风险最高,部分危岩对公路冲击能量可以达到20 070 kJ,冲击速度高达47.38 m/s;建议加强该路段的被动防护网设计。  相似文献   

2.
梁安宁 《路基工程》2019,(4):228-232
通过软件计算,对某隧道进口危岩体滚落运动速度、运动轨迹等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防护措施。结果表明:隧道进口段滚石滚落至B点的速度约为45 m/s,滚落至C点的速度约为25 m/s。假设每块滚石的重量达到100 kg时,滚石滚落的总动能最大值达到120 kJ,在BC段上滚动的总动能最大值为80 kJ。处治方案主要在危岩体下设置拦石(水)沟、堆积缓坡设置被动防护网、两隧道洞门上垫层和端墙加厚、两隧道洞门前设置柔性棚洞共4部分防护工程对危岩体进行防护,保证隧道施工及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3.
唐印  韦猛  陈志华 《路基工程》2016,(1):151-154
西成高铁广元段赵家岩隧道出口,存在危岩,威胁安全。为此,针对高陡边坡危岩体所处的特殊复杂环境,采用爆破清除危岩。爆破前,采取混凝土填塞、锚杆支撑、防滚石挡墙等措施。同时采用不耦合装药、孔内延期和孔外延期结合等多种控制爆破技术措施,实施深孔控制爆破和浅孔控制爆破相结合,成功对危石进行了爆破清除。  相似文献   

4.
熊剑  邓辉 《路基工程》2015,(3):51-54
随着公路在山区的建设和使用,危岩体不断地威胁着公路的安全使用。以茂县渭门乡危岩体为例,运用Rockfall软件对滚石的运动轨迹、冲击动能进行模拟,并通过赫兹碰撞理论、质点弹性理论接触问题两种计算方法,分析和求解滚石对行车的最大冲击力;从而得到滚石下落的落点区域主要集中在公路上、滚石下落到公路区域时的动能以及滚石撞击汽车时最大冲击力,综合判定危岩体对公路安全使用造成的危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5.
浅埋隧道施工中经常面临堆载、孤石等工况,为了确定其形成的非连续边界荷载对围岩压力取值的影响,以隧道上覆岩体破坏迹线建立压力模型,将堆载、孤石按照作用范围、位置等效为均布或者集中边界荷载,以其随岩体深度变化及偏压情况为条件,按照太沙基理论建立轴对称边界荷载影响下围岩压力微分方程,以非连续边界荷载和为条件求解方程,将求解的压力值与附加弯矩在半无限空间体中产生的应力组合,形成非连续偏压边界荷载影响下围岩压力计算方法。通过与拉林铁路隧道群围岩压力监测值的对比,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得到以下结论: 1)非连续边界荷载在岩体分布的有效长度可作为围岩压力计算方法的选取依据。2)在非连续边界荷载影响下,围岩压力取值与隧道衬砌不同位置的角度呈线性关联。3)将孤石等效为集中或者均布边界荷载,2种围岩压力计算值存在一定的偏差,压力差值与隧道埋深有关;当埋深小于7 m时,将孤石作为非连续均布荷载的围岩压力计算值与监测值相近; 当埋深大于8 m时,将孤石作为非连续集中荷载的围岩压力计算值与监测值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6.
以渝怀铁路白马一号隧道进口高位危岩边坡中的具有代表性的#1危岩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极限平衡法及离散单元法评估#1危岩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极限平衡法计算便捷,但无法计算模型内部的应力、位移、速度等变化情况,且无法考虑多个结构面的相互影响;离散单元法模拟结果更贴近现实情况,但计算结果易受建模精度及模型参数的影响。两种计算结果均表明#1危岩在自然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7.
S105线(成青路) K177+936-K178+158段发育3段危岩带含4处成规模危岩体,由于路堑边坡陡峭,常年有落石现象,对道路行人行车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本文在查明危岩带的地址和分布特征、形成原因与机理的基础上,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和危害性,并提出清除危岩、凹腔填塞、锚杆加固与主动防护网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宝成铁路下行线K313+950~K314+300段右侧边坡现场工程地质条件的系统调查,对坡体的岩体结构类型及其成因机制、结构面、坡面组合特征及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区裂缝下方的崩塌体在暴雨或地震作用下,整体滑移的可能性大;裂缝上方的坡面结构松动,再次产生小型崩塌的可能性大;东区山体已被两条裂缝深切,目前已形成大体积的危岩体,产生大体积崩塌的可能性大。基于变形机制分析的治理措施,重点放在控制西部崩塌体整体滑移和东部危岩体的大体积崩塌上。  相似文献   

9.
运用Slide计算软件对漳永高速公路CK0+139~+414段右侧高边坡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边坡在不同工况下的安全状况。计算结果表明:边坡在未支护情况下,安全系数为1.148;对其进行防护加固后,边坡安全系数提高到1.209,尽管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但未考虑到其他不确定性因素(如持续强降雨、台风等)的影响,无法保障边坡的稳定安全;对边坡进行补强加固措施后,边坡安全系数为1.353,满足规范要求,能保证边坡稳定安全。  相似文献   

10.
以贵州省遵义市海龙屯龙虎大道存在危岩体的典型泥灰岩、白云岩互层岩层边坡中的W3及W4危岩体为例,通过极限平衡计算和FLAC3D数值模拟分析,直观地展现了其变形破坏模式。结果表明:W3及W4危岩体均处于欠稳定状态,变形最大处在崖面附近。由此分析结果,提出加固方案为裂隙注浆+悬臂梁衬砌+锚杆复合加固。  相似文献   

11.
地震是造成崩塌滚石灾害的诱因之一。以青川某崩塌滚石灾害为例,运用DDA方法,对地震诱发斜坡危岩破坏,发生崩塌滚石的运动过程进行了模拟及研究。结果表明:地震诱发的危岩体因地形及高程产生放大效应时,破坏加剧,运动能力增强;崩塌滚石运动主要以滑动、滚动、跳跃为主;坡面摩擦增大时,能够显著限制滚石的运动能力;DDA方法能够模拟崩塌滚石的运动路径,可以为防护结构的设置位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依托珠海市某中学后山边坡崩塌防治工程,对岩体加固的预应力钢丝绳的应力应变进行了监测分析。通过对4个典型的危岩体钢丝绳应力的监控,得出钢丝绳的受力随危岩体逐层破解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分析了锚拉钢丝绳在危岩体逐层破解过程中的工作状态,确保施工过程中危岩体处于稳定状态,清除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3.
掌子面超前预加固是软弱围岩隧道施工的关键环节,以既有隧道为工程依托,采用有限元三维数值模拟对软弱围岩隧道不同超前玻璃纤维锚杆支护形式进行研究,对锚杆的空间布置及其与地层的力学响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综合加固效果与工程材料用量,0.4 bolts/m2是掌子面超前锚杆布置的最佳密度;对于掌子面超前锚杆的局部加密效果,开挖面下部加密能够有效控制后方岩土体变形,但结合地层力学响应,掌子面中部加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掌子面发生坍塌的事故屡见不鲜,特别是在破碎岩体隧道开挖后,围岩自稳能力差,易出现坍塌破坏。通过研究掌子面破坏时楔形滑动体力与力矩的静力平衡,采用双折减系数法分析跨断层处破碎带对隧道施工过程中掌子面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层倾角逐步减小时,断层泥体积增大;由于断层泥强度较小,掌子面不稳定,须采取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爆破荷载下岩质边坡结构面参数变化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以西商高速公路为依托,利用原始勘察的平面地形等高线图,采用Midas/GTs岩土数值分析软件,对岩质边坡在施工扰动和爆破动荷载2种工况下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考虑了覆盖层厚度、基层抗剪强度、岩体重度等结构面参数变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查询最危险滑动面的位置、最大位移、最大应力等关键指标,分析了上述参数对上述指标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爆破荷载增加了边坡的滑动力矩,稳定性受覆盖层和岩体重度的影响较其他参数的影响大,在坡脚范围内易发生失稳破坏,使该边坡的稳定性下降,从而使边坡的整体功能不能有效的发挥,应采取加固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危岩的治理方法有主动加固、被动防护、定向爆破等,这些方法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治理费用高、施工强度大、破坏当地原始生态环境等缺点。为避开这些缺点,针对粱沟村后山危岩体所处的实际地质环境条件及危岩体自身特征,考虑岩体抗拉强度小的特点,运用力矩平衡原理,采用类似于伐木的方式,巧妙地清除粱沟村危岩体。通过简易的工程措施,减少了工程费用,达到了减灾防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罗章波 《隧道建设》2013,33(9):768-773
根据成昆铁路小平地隧道洞口岩体结构发育分布情况,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解释,确定落石的最大直径及方量;通过落石模拟计算,分析危岩体的运动特征,包括落石落下的最大可能位置、弹跳高度和能量等;分析采用被动防护网和钢棚洞相应的安全性,在保证铁路运营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确定整治措施的规模,进而提出了洞口防治的综合处理措施。该设计思路、落石防护结构型式具有代表性,对今后类似工程的处理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公路》2021,66(9):392-397
隧道拱顶架空岩体的崩落极易造成隧道结构的突发性破坏,给隧道的安全运营造成极大的威胁。以承德彩云岭隧道为依托,分析拱顶架空岩体发育特征,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崩塌对于隧道拱顶的冲击效应。为减轻拱顶上部荷载拟采用轻质混凝土进行充填,据此开展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得到密度低至850kg/m3还能保持一定强度和塌落度的轻质混凝土配比为:水泥∶水∶粉煤灰∶陶粒∶陶砂=1∶0.5∶0.05∶0.05∶0.23,通过验算,据此配比的轻质混凝土能显著提高拱顶衬砌边缘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9.
京珠高速公路乌坑坝隧道左线进口(北京端)LK81+112~+240段为浅埋严重偏压段.洞顶覆盖层较薄,地面横坡较陡;岩体具有倾斜节理切割,洞身有倾角较陡的较弱结构面.施工后洞口衬砌因受严重偏压出现变形开裂,并有发展趋势.为了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的安全,在斜坡上增设长锚杆加固边坡,并在右侧洞外坡脚增设挡土墙,以阻止山体变形.  相似文献   

20.
张新洲 《隧道建设》2012,32(1):115-120
为解决位于繁忙的公路运输干线上方、复杂高陡边坡上的隧道洞门边坡加固施工和特殊地理环境的施工组织管理问题,保证陡壁上隧道洞门及边坡加固施工期间公路上行驶的车辆、施工设施和施工人员的安全,保证加固后的边坡满足铁路运营期间长期稳定和安全,选用多项边坡加固技术进行组合,重点介绍施工过程中的边坡监测方法及各种安全防护措施。结论如下: 1)高阳寨隧道进口洞门边坡的加固,因地制宜地集中了多项边坡处理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达到了预期的加固目的; 2)边坡的稳定监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实施了边坡稳定监测方案,没有观测到明显的边坡变形数据和现象,这种监测方式在岩质陡壁上效果有限,是否适用有待商榷; 3)公路绕行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