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碳纤维加固混凝土试件低温温度应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在温差为60℃的条件下,研究了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构件在低温条件下的温度应力,推导了计算温度应力的解析式,并用Ansys计算软件对温度应力进行了仿真模拟。并将解析解、仿真值及实测值三者进行了对比,且三者数值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温度应力的解析公式计算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梁的温度应力,具有足够的精度,可以满足工程上的需要;在低温条件下,温差较大的地区用碳纤维加固的混凝土构件所产生的温度应力较大,因此,粘贴碳纤维的时间宜选在春秋温度较适中的季节进行;一年内温差达到60℃以上的寒冷地区,在进行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构件时,应充分考虑温度应力问题。  相似文献   

2.
考虑到碳纤维布(CFRP)与混凝土的热胀系数不同,该文建立了CFRP加同任意形状横截面混凝土构件因日照辐射或骤然降温引起的温度自约束变形求解方程,进而推导了CFRP加固混凝土箱形墩柱在均匀、线性和指数变化温度梯度下的温度自应力解析式。文章中与未加固混凝土箱形墩柱温度自应力解析式进行了对比分析,CFRP加固箱形墩柱即使在均匀和线性变化温度梯度下也会产生温度自应力,在指数变化温度梯度下CFRP中产生可观的温度自应力。所推导的自约束变形求解方程和温度自应力解析式既适用于CFRP加固混凝土构件也适用于未加同混凝土构件。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温度自应力进行仿真分析,与该文公式计算结果对照,说明文中推导的CFRP加固混凝土箱形墩柱温度自应力解析式具有足够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进和提高求解混凝土薄壁箱形结构横向温度应力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和精度,运用结构力学的方法将薄壁箱形结构比拟成框架结构,对不同温度模式下箱形结构横向温度应力的计算方法进行推导;按求解无铰拱内力的弹性中心法对力法方程进行简化,导出了求解薄壁箱形横向温度应力的解析计算公式。为验证解析计算法的正确性和精度,分别采用解析计算法和有限元程序对一个典型算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解析计算法计算得到的横向温度应力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很好,且解析计算法具有较好的精度,适于工程应用;该解析法能够考虑各箱壁厚度不等和温差不同的情况,较既有求解横向温度应力的解析法有较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4.
真实条件下CRCP温度应力通用解析解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现有CRCP温度应力分析方法不能充分反映CRCP真实受力条件的弊端,提出了考虑CRCP各板段实际受力情况的全路段整体迭代思路。通过对CRCP微分单元的分析,推导了考虑钢筋与混凝土间及混凝土与地基间非线性粘结-滑移关系的温度应力通用解析解。利用该解析解,在全路段范围内进行迭代求解,可以计算CRCP内任一点由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应力、位移。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易引发运东船闸闸首输水廊道出现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建立结构仿真计算模型,进行温度场温度应力仿真计算,对廊道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温度应力和强度发展过程进行定量计算分析。根据最大温度应力荷载和混凝土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参数,在混凝土中部进行定量化防裂钢筋的配置设计,起到了较好的防裂效果。  相似文献   

6.
陈斌 《国外桥梁》1994,(2):109-118
混凝土桥的温度分布是非线性的,并引起自相平衡的应力分布,其分布取决于几个变量。混凝土箱型梁桥的温度和应力分布还与横截面的几何性质有关。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一个预示温度和应力分布的解析模型,并将从解析模型得到的结果与其他作者得到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为了分析横截面的几何性质对混凝土箱型梁桥的温度效应和应力分布的影响,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参数研究,对竖向和横温差问题作了一些说明。最后,验证了关于混凝土箱型梁桥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实际工作过程中膜电极所受温度应力及其对膜电极物理耐久性的影响,首先通过整车动力系统模型仿真研究了外负载变化条件下蓄电池容量对电堆输出功率波动的影响,利用燃料电池热力学模型仿真得到电堆功率波动条件下燃料电池工作温度的波动情况,并导入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膜电极内部温度应力变化情况。由仿真结果可知,膜上微裂纹端部在温度作用下会出现集中应力,且裂纹在膜电极中的延展是逐渐加速的过程。在环境箱中对膜电极样件进行了温度循环加载试验,验证了温度应力仿真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某大跨预应力连续箱梁桥进行连续数日的温度场观测试验,验证了我国最新规范关于日照温度效应设计条款的可靠性;同时基于平面非稳态温度场理论,引入箱梁截面温度分布求解的解析模型,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实桥进行日照作用下温度场分布的时程仿真分析,而后将解析模型所得结果同现场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温度场引入数值仿真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热传导有限单元法原理,采用热-应力耦合的方法对混凝土浇筑水化热引起的斜拉桥空心塔柱的温度效应进行分析,运用ANSYS进行仿真分析,得到温度场分布特点以及温度应力的发展规律,为控制施工中的水化热温度裂缝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及防止开裂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大体积混凝土体积大、结构复杂,很容易出现裂缝。为了使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仿真分析与实测结果更加接近,提高仿真计算的精度,在沉箱底板布置了温度和应力测点,将实测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通过调整仿真计算参数。结果表明,仿真计算结果能够与实测值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了高速公路BOT项目业主风险构成的基础上,将模糊数学方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建立模糊层次综合评估模型,为高速公路BOT项目业主风险评估提供了一种主客观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升道桥工程EPC项目的工程建设质量,提升EPC管理水平,在道桥工程EPC项目质量管理中引入球面层次分析法,将球面层次分析法(SAHP)引入道桥工程EPC项目质量管理中,明确球面层次分析法机理与操作步骤,同时根据道桥工程建设特点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采用所研究球面层次分析法对实际工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球面层次分析法在道桥工程EPC项目工程质量管理中具有实用性。研究内容对今后道桥工程EPC项目工程质量管理的开展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轻型越野汽车限滑差速装置选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刁增祥  余建星  王伟 《汽车技术》2002,(11):18-21,43
对限滑差装置进行了系统分类,提出了性能指标及其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以地面通过性,主动安全性等性能为指标,对7种应用于轻型越野汽车的限滑差速装置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系统分析,得出了综合性能排序,并进行了聚类,可为轻型越野汽车限滑差速装置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混凝土箱梁空间力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鹰  孙远  盛兴旺 《桥梁建设》2007,(3):27-29,55
立足于薄壁箱梁剪力滞、畸变、约束扭转的传统的解析理论,建立一般高速铁路箱梁的解析计算模式,并结合有限元数值方法,分析高速铁路混凝土箱梁横截面的应力分布规律,及关键影响因素,针对一般设计提出双线高速铁路箱梁畸变与约束扭转增大系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刘丰洲 《上海公路》2011,(1):56-58,61
三塔斜拉桥的竖向刚度过低是限制其实际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推导了三塔斜拉桥竖向刚度的近似解析公式,以对其进行深度分析。由解析公式出发,揭示了三塔斜拉桥竖向刚度过低的本质,并研究了各参数对三塔斜拉桥竖向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隧道围岩开挖稳定性等级综合评判实用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针对目前围岩稳定性等级评价方面存在的缺陷,考虑影响围岩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物元模型的综合评价系统。以围岩稳定性等级、评价指标及其特征值构造物元模型,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系数,并根据计算出的综合关联度来实现对各围岩稳定性等级综合评判。以某水电站2号导流调工程实例验证了该系统的科学性、可靠性以及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岩质岸坡的安全稳定问题,以云南玉楚高速绿汁江特大桥玉溪岸某岩质岸坡为例,运用层次分析与可拓物元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边坡稳定性评价物元模型,确定其稳定安全等级。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评价指标权系数后,结合可拓理论构造出的有序三元组,形成多因素关联度函数,进行模型的物元可拓分析,获取边坡最终的安全分级结果。结果表明:边坡的安全等级为Ⅳ级,处于不稳定状态。同时,运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边坡进行数值计算,得出安全系数Fs=0.98,为不稳定边坡。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一致,进而论证了层次分析-可拓理论评价模型的可靠性,也为岩质岸坡的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晋南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风险,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归纳了主要影响因素,对塌陷过程进行分析,结合理论分析对采空区地面塌陷进行预测,分析影响程度,作出采空区地面塌陷风险评价,并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路堤软基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晓军  孙亚琦 《公路》2004,(5):10-13
详细分析了路堤软基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筋处理路堤软基采用承载力分析模式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某一座 4× 30 m预应力箱形连续梁桥的各种工况受力分析过程和此联八分之一跨处梁底出现裂缝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