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我国产业要在新一轮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就必须积聚科技资源,构建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在新一代汽车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从而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帅正梅 《时代汽车》2007,(3):100-101
2005年以来钢材、铜、铝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给汽车制造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再加上人力成本增加及油价格仍将高位运行等方面因素影响,使汽车生产企业“叫苦不迭”。汽车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谁占有市场,谁就有占有主动权。利润——份额,孰轻孰重?在要市场还是要利润的艰难抉择中,汽车产业经历着成长之痛;是否能承受这一成长之痛,将决定汽车企业“是生存还是死亡”。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波特指出,“形成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当这个国家和其他国际竞争对手比较时,能提供更健全的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如果想成功地培养一项产业的国家竞争优势,最好能先在国内培养相关产业的竞争力。”可见,欲实现中国汽车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更新发展思路,牢固树立“大汽车产业”意识,跳出汽车产业而发展汽车产业;应着眼于培育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大力发展汽车产业的支持性产业。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社会,汽车企业的竞争异常激烈,企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汽车新产品的竞争,就是新品种的竞争,就是汽车新产品开发速度的竞争。谁把握住了汽车新产品开发的先机,谁就在竞争中占据了优势。  相似文献   

5.
《中华汽摩配》2005,(12):2-2
本刊讯 “十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迅猛发展,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建立50多年来发展最快的5年,“十五”期间,我国汽车化水平将不断提高,汽车需求量和保有量将持续增长,我国汽车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并在产业结构调整、自主研发、环保、标准制定以及汽车出口方面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6.
果断决策,排除干扰,汽车产业政策出笼的90年代,世界汽车工业重心从美国走向欧洲。日本之后,又掀起了向亚洲“四小龙”和巴西、墨西哥转移的第三次浪潮。事实反复告诉人们:谁发展谁就受益,谁先发展谁就先富,谁大发展谁就强盛。  相似文献   

7.
汽车零部件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没有强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作支撑,就不可能有强大的汽车产业。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很难适应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以及国际化竞争的需要。因此,构建强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支撑体系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汽车产业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产业结构的非优化,不仅不利于与外国汽车巨头的竞争,也不利于汽车产业联系效应的发挥。本文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汽车工业结构不优的表现及成因,并就优化汽车产业结构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编者的话     
当今,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热潮发展得如火如茶。巴黎车展首展了多款节能汽车,广受业内外人士的关注。各大汽车制造商也在车展上宣布了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的量产计划和上市日期,令人振奋。国内,国家科技部在“十·五”、“十一·五”、“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专题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关键零部件研发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国各地纷纷提出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本期《〈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发展的困惑》一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发展是经济控制权、产业联动发展、获得长期市场效益的需要。我国汽车产业在技术、市场机遇以及受经济、技术上支持等方面看,自主发展是可行的。在世界汽车工业 新一轮技术转换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汽车产业通过官、产、学、研大联合,实施“国家汽车创新工程”,可实现新一代汽车和新技术的创新突破,取得自主发展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