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一种获得均匀磁场的新方法,即将Helmholtz线圈改为3个同半径的串联线圈,以得到改进型的Helmholtz线圈,经计算得到了改进型Helmholtz线圈磁场的简单公式,对公式的分析表明,改进型Helmholtz线圈的均匀磁场区比Helmholtz线圈的均匀磁场区比Helmholtz线圈大得多。  相似文献   

2.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输出性能主要取决于致动器内部磁场分布特性,进行致动器的磁场数值分析,对预估致动器工作性能参数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利用有限元法进行了致动器的磁场分析,并根据磁场分析结果预估了超磁致伸缩致动器静态位移特性.实际测试了致动器的静态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及分析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高速磁悬浮车辆直线谐波发电机的发电特性,首先,基于空间谐波法,提出超导线圈的磁动势分布模型,并推导超导线圈在三维空间内磁感应强度分布公式;其次,基于悬浮线圈与超导线圈间的电磁耦合关系,计算悬浮线圈电流的感应磁场,分析得知悬浮线圈五次谐波磁场用于感应集电;然后,将悬浮线圈五次谐波磁场作为集电线圈的激励,推导集电线圈感应电动势的解析式;最后,以日本山梨线MLX01型磁浮列车为工程背景,利用数值解析值、有限元仿真和日本山梨线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超导线圈磁感应强度、感应电动势和集电功率的解析值与有限元仿真、实测数据的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验证了磁动势分布模型和解析模型的有效性;列车速度大于100 km/h时,悬浮线圈电流及其感应磁场趋于饱和;集电线圈感应电动势与列车运行速度近似呈线性关系,集电功率与速度呈二次非线性关系;列车速度500 km/h时,集电功率为43.3 kW;列车速度在380 km/h时达到25.0 kW的目标集电功率,保证了磁悬浮车辆车载供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平面包络环面蜗杆齿面的螺旋线误差检测及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平面包络环面蜗杆齿面的加工精度, 提出了环面螺旋线误差检测、加工误差溯源及修正加工方法. 以微分几何和啮合理论为基础, 建立了平面包络环面蜗杆的齿面方程、环面螺旋线数学模型及带误差的环面螺旋线数学模型, 分析了测头半径补偿原理及误差评定方法. 利用研制的环面蜗杆检测仪检测了样件齿面螺旋线误差, 应用遗传算法进行了误差溯源分析, 并以溯源结果为基础, 修正加工了样件齿面. 结果表明, 修正加工后的样件齿面螺旋线误差从0.140 mm降至0.025 mm.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取不同类型电气化列车车体内通过窗口的工频磁场透入量及其分布特性,根据高速列车、动车、普通列车车体内磁场测试数据以及GB/T 243382009《轨道交通电磁兼容》对磁场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合电气化铁路供电及车体结构特点,建立了列车窗口工频磁场电磁感应模型,并将模型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车体内实测磁场分布与该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吻合,窗口透入工频磁场与牵引电流正相关;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之间的误差可控制在5%,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副三维实体属复杂曲面造型,文章在坐标变换公式的基础上,讨论了环面蜗杆螺旋齿面方程,建立了环面蜗杆螺旋线参数方程,并用VBA编程建模.按此建模,用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产型齿的特征模型,在MDT6.0三维绘图软件环境中实现平面包络环面蜗杆和二次包络蜗轮副的三维建模,并以断面图检验了其良好的接触啮合状态.所生成的实体模型具有给定参数的数字信息,可用于此类环面蜗杆的齿廓形状分析和进一步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
分数阶系统极点分布与时间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传统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相比,分数阶线性定常系统极点分布与时间响应关系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分析多值函数特性在黎曼平面中的表达以及s-平面与w-平面的映射关系,给出了分数阶线性定常系统极点分布与时域响应的定性关系.对位于第二黎曼平面的极点更加远离s-平面的右半平面给出了形象化解释,并称其对应的时间响应为“超阻尼”响应.最后介绍了一种分数阶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判据.  相似文献   

8.
与传统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相比,分数阶线性定常系统极点分布与时间响应关系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分析多值函数特性在黎曼平面中的表达以及s-平面与w-平面的映射关系,给出了分数阶线性定常系统极点分布与时域响应的定性关系.对位于第二黎曼平面的极点更加远离s-平面的右半平面给出了形象化解释,并称其对应的时间响应为"超阻尼"响应.最后介绍了一种分数阶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判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抛物线坐标系的定义以及平面上的抛物线方程和抛物线参数方程,对有限长抛物线电流通过磁矢势的计算、磁矢势的旋度计算,来得出该有限长抛物线电流在对称轴上的磁感应强度的理论值,再运用软件MATLAB画出该对称轴上不同位置磁场的具体值的变化图像来直观认识,从而全面了解有限长抛物线电流在对称轴上的磁场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电子束反应蒸发法(REBE)生长钴掺杂的氧化锌(Zn1-xCoO x=0.1)薄膜,研究薄膜的铁磁特性.对Zn1-xCoxO薄膜的磁特性测量结果表明:薄膜具有室温(300K)铁磁性;Zn1-xCoxO薄膜,无论外部磁场平行或垂直于薄膜平面,其室温矫顽力均仅为6~7G,呈现典型的稀磁及磁各向同性特征;而对于多晶Zn1-CoxO薄膜,其室温矫顽力在200~370G之间展示出显著的磁化各向异性特征;同时讨论了薄膜的铁磁性起源及其各向异性机理.  相似文献   

11.
用因式分解法求出了Landau体系(带电粒子在垂直于均匀磁场的平面内的运动)的四类升降算子,并讨论了相应的选择定则和守恒量子数。  相似文献   

12.
采用流体模型数值模拟了含有尘埃粒子的氩等离子体鞘层结构,研究了外加磁场对鞘层内尘埃粒子密度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外加磁场能够改变鞘层电势分布,使尘埃粒子受到的电场力随之改变.同时,外加磁场对尘埃粒子的密度分布有明显的影响.随着磁场平行基板分量增大,尘埃粒子在鞘层内聚集区域将远离鞘层.如果尘埃粒子较小或磁场较强,尘埃粒子可以离开鞘层,不打到基板上.因此可以利用外加磁场调控鞘层内尘埃粒子的运动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一个地图称为哈密尔顿的若其上的所有顶点都在一个圈上。若一个平面地图的所有顶点是四次的,且又是哈密尔顿地图,则称该平面地图为四正则哈密尔顿平面图。一个地图是近四正则的,是指除去根点外,其余顶点的次均为四。本文提供了四正则哈密尔顿平面地图计数的一个公式和四正则平面地图计数的一个显式。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螺旋线的几何模型,分析了螺纹实体几何误差产生的原因及降低几何误差的方法.运用Mastercam中C-Hooks程序动态联接库提供的螺旋线设计的两种实用方法,验证了以上理论分析,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亥姆霍兹线圈磁场的均匀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亥姆霍兹线圈中心区域轴向磁场的分布,找到了一种估计线圈磁场均匀区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均匀区分布曲线图。  相似文献   

16.
舰船水下标量电位的混合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舰船水下电、磁场分布特征,提出对舰船水下标量电位进行混合建模研究,也就是以水下标量电位为线索,将舰船等效为水平电流线和几个离散的三分量电偶极子的组合,通过测量舰船下方某平面上的标量电位分布,拟合出混合模型中的未知参量.在实验室中进行了验模,结果表明该方法中待定参数少,实际测量容易进行,计算量小,模型稳定,比较适合用来对舰船水下静态电、磁信号进行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17.
GW级高功率径向线螺旋阵列天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提高高功率径向线螺旋阵列天线的功率容量,实现GW级高功率微波定向辐射,通过对螺旋线单元天线和阵列布局的改进,设计了功率容量大于1GW的4圈48单元磁探针径向线螺旋阵列天线,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测量结果表明:在3.6~4.1GHz范围内,天线增益大于22dB,轴比小于2dB,口径效率大于55%.  相似文献   

18.
高速开关磁阻电机(SRM)常采用角度控制方式(APC),因而准确计算电感曲线,确定开通关断角对电机的控制非常重要.本文采用能量增量法计算了SRM的静态电感和动态电感特性,分析比较得出动态电感能更好地反映电机的动态特性及饱和特性.根据高速运行的SRM动态电感,确定了合适的角度控制方案.基于有限元软件JMAG-studio,采用场一路耦舍方法,对高速SRM运行于APC的工况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了电机的磁场分布及电流、转矩特性.  相似文献   

19.
公路卵型曲线的计算与测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螺旋线为缓和曲线,并根据螺旋线的性质。推导了卵型曲线中间缓和曲线长度的计算公式及中间缓和曲线上任意桩号绝对坐标的计算公式,从而为低等级公路和高等级公路互通立交匝道的测设、施工放样提供捷径。  相似文献   

20.
纳米磁性液体对HCFC141b气体水合物生成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研究考察了磁场作用下纳米磁性液体对低压制冷剂HCFC141b气体水合物生成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适当的磁场条件下特别是旋转磁场作用下,纳米磁性液体显著改善相间的扩散、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使得气体水合物生成性能包括生成温度、生成速率及水合率等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