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柴华峰  黄召彪  海涛 《水运工程》2012,(10):132-138
本文结合长江中游武穴水道航道整治工程的工程需要,分析了航道整治工程传统坝体结构的优缺点和破坏原因,根据武穴水道的工程条件,设计出了适合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工程的新型坝体结构型式——箱体坝和沙枕-模袋混凝土盖面坝体,并进行了成功的运用,结合运用后的效果对新型坝体结构的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7月25日,由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长江中游蕲春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初步设计》在北京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组织的专家评审。来自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及交通运输部水运局、规划司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课题组作的《长江中游蕲春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方案汇报和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的咨询意见。与会专家认为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3.
长江中游武桥水道碍航成因分析及治理方案设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武桥水道位于长江中游武汉市市区,枯季因汉阳边滩突入江心航道过于弯曲而碍航,航道维护难度大。文章扼要介绍了该水道的河床演变特点及碍航成因,分析了影响汉阳边滩冲淤变化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该水道初步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长江中游武穴水道河床演变和碍航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与当地采砂规划相协调的新的航道整治思路,并通过河工模型试验研究,解决工程与采砂之间的矛盾,同时,按照动态管理的原则,根据施工时工程区地形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工程方案和分期实施工程内容。该工程于2006—2008年实施后,河道演变趋势与模型预测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航道条件明显改善,规范了无序的采砂活动,使航道整治与采砂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5.
戴家洲水道位于长江中游武汉—安庆段,是长江中游分汊河段中重点碍航滩段之一。近年来随着长江沿岸经济的发展,对航道水深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达到更高尺度的水深要求,航道部门于2018年对该水道实施6.0 m航道整治工程。工程实施后定期效果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6.0 m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池湖港边滩和乐家湾边滩冲刷发展得到限制,构建了良好的滩槽格局,直水道航道条件得到改善,基本实现了6.0 m航道畅通的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6.
正为进一步了解辖区内航道在枯水期和汛期间的水位变化,做好电子航道图的更新,长江九江航道处测绘中心自4月2日起,至4月30日,开展了九江辖区(武穴—马当),共128km航道里程全面图的测量工作。阴霾与灰暗逐渐散去,春风拂面,万物复苏,长江依然气势磅礴地向东而去,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受疫情影响,此次测量相对于往年更加紧迫,而九江水道和新洲水道河段工程建设多、马当南水道河道航线狭窄,使测量任务更加艰巨。航道测绘中心接到任务后,迅速行动,积极  相似文献   

7.
黄颖 《水道港口》2010,31(6):589-593
通过实测资料,系统分析了长江中游宜都水道演变特点,并重点对三峡蓄水后的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初步治理对策。结果表明:宜都水道是长江中游离三峡枢纽最近、受其影响最早的碍航水道,天然情况下属枯季碍航浅水道;蓄水后,水浅的碍航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其支汊发展、边滩冲刷现象明显,其对宜昌水位的控制作用受到威胁,因此及时实施该水道控导工程以稳定控制节点作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系统性、层次性的方式辨识了武穴水道通航环境风险因素,基于已有的评价标准和专家调研,对风险因素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可为船舶及船公司、海事主管机关等掌握武穴水道通航环境风险特征和防范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水道港口》2007,28(2):132-132
2006年3月9日,长江下游重点碍航浅水——张家洲南港水道航道整治工程正式通过交通部专家组的竣工验收。这标志着连接长江中游和下游航道的一个“咽喉”要道被彻底打通,万t级船队可以从长江口直达长江中游武汉。张家洲南港水道(简称张南水道)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的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处,是连接长江下游和中游航道的“咽喉”要道。张南水道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碍航事故,为改善该河段的通航条件,2002年以来,交通部投资5OOo多万元,对该段航道进行系统整治,构筑了6道丁坝、两道护滩带以及1090m扩岸。工程建设还充分考虑了防洪的需要,有利于该河段的综合治理。整治工程竣工后,枯水期航道实际水深提高到4.5m,航宽达到300m,弯曲半径达到1200m,可以通行万t级船队。  相似文献   

10.
<正>11月下旬沙市水位持续跌落,29日晚跌至-2.89m,为1903年长江有水文记录以来最低值。受此影响,长江中游江陵县内的周公堤水道航道冲刷不及,航道通航尺度减小,航道维护形势骤然紧张。长江武汉航道局加强组织领导,集中力量,多措并举,超常规维护,确保了航道畅通。进入枯水期,周公堤水道戚家台—覃家洲段出现淤积,为保证该段航道维护尺度,11月16日  相似文献   

11.
长江白茆沙中水道正式对海轮开放近日,新辟的长江白茆沙中水道正式对海轮开放,它取代了原白茆沙北水道。北水道水深仅4.5米,航宽600米,现改为江轮航道。新水道水深为理论最低潮面下8.5米,航宽350米。长江白茆沙中水道正式对海轮开放...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从长江航道局2013年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国将投资40多亿元对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航道进行系统整治,以进一步释放长江黄金水道航运潜力。荆江位于长江中游,上起宜昌枝城,下迄湖南城陵矶,由33个水道组成,全长347.2 km,共有沙市太平口、马家咀、周天、碾子湾、窑监等重点碍航浅滩17处,历来是长江航运的瓶颈河段。据介绍,荆江河段属平原砂质河床,河道九曲回肠,洲滩演变剧烈,实施航道整治是一项世界  相似文献   

13.
正12月15日,长江中游宜昌至昌门溪河段航道整治二期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是"645工程"中,宜昌至武汉段4.5米水深航道建设的先期工程,重点对长江干线宜都水道共10km的河段进行整治。工程建成后,该水道将满足3000t级货船以及2000t级驳船组成的船队通航要求。据悉,这是自今年11月8日6m水深先期工程——蕲春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开工以来,推动"645工程"全线开工的又一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4.
李冬  王晓燕 《水运工程》2023,(4):155-160
通过对长江中游蕲春水道河床演变及碍航特性的分析,利用河工模型试验对6.0 m水深航道整治工程方案的整治效果进行研究,确定了蕲春水道整治工程方案,由李家洲边滩1道潜坝、3道护滩带、高滩守护和左岸护岸加固工程组成。研究结果表明,本工程的影响只局限于工程区域及附近,对总体河势、防洪、堤防等外部环境影响较小,左岸护岸加固工程进一步增强了左岸岸线的稳定。研究为复杂外部环境下航道整治工程方案设计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15.
马一 《水运工程》2020,(3):104-109
为科学评价长江中游赤壁—潘家湾河段燕子窝水道航道整治工程的实施效果,综合分析工程实施以来河道冲淤变化、汊道分流比、航道条件及整治建筑物稳定4个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工程的实施稳定了燕子窝水道的洲滩形态和河势格局,遏制了航道不利变化趋势,左槽为主槽的地位进一步稳固,航道尺度达到了设计标准.研究成果为后续进一步提高燕子窝水道航道尺度奠定了基础,也为类似分汊河段治理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针对长江中游蕲春水道航道存在的碍航问题,通过对整治工程方案研究,确定了治理目标和整治原则,提出了结构设计思路。进一步优化了护底结构、高滩守护工程的结构形式、护岸加固结构以及水下增设鱼巢砖。通过物理模型动床试验研究了航道工程整治效果,并通过实施后的效果观测验证整治效果良好,整治工程达到了工程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东流水道航道整治工程方案中,采用了鱼骨坝工程控制下滩群。由于鱼骨坝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是第一次采用,国内其它河流中也很少应用。为确保整治工程效果,在东流水道总体布置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模型中对下滩群整治采用鱼骨坝式鱼咀和围堰式鱼咀两种结构形式进行了试验研究,东流水道选择鱼骨坝式鱼咀对泥沙输移带的影响较围堰式鱼咀小,有利于西港航道和下深槽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中游宜昌至昌门溪河段紧邻三峡工程、葛洲坝下游,包含关洲、芦家河两个重点碍航水道。本文通过系统分析近坝河段河道冲淤、水位变化,提出近期支汊发展、分汊段漫滩水流范围增大以及来沙粗化是在来沙大幅减小的情况下芦家河水道近期再度出现的淤沙浅滩成因。若任其发展,这一现象短期内仍将进一步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以守护支汊、洲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长江中游新洲—九江河段碍航特性以及河床演变特征,确定了上下兼顾、系统整治、固滩守槽、调控结合的航道整治原则。进而提出采取修建整治建筑物的措施,稳定徐家湾边滩,限制新洲水道上深槽右摆和沿岸槽的发展,归顺浅区水流,恢复并抬高九江水道上浅区鳊鱼滩头部滩体,抑制左汊发展,稳定过渡段位置,提高浅区的冲刷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长江中游蕲春水道航道整治工程为例,运用项目经济评价的方法,对航道整治工程的经济性进行分析研究,评价航道整治工程的经济合理性,以及在项目投资的不同情况下,其工程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从项目整个运行周期来看,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