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0 毫秒
1.
现代日本的汽车行业中汽车制造商和汽车零部件工业企业行业分工是一种典型的“纵向行业分工生产体制”,而美国的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制造商则是一种明显的横向联系。日本的零部件制造商具有高水平的设计能力,70%以上零部件的具体设计和制造是由整车厂下属的零部件制造商承担,而美国大约80%的零部件一般由汽车制造商进行具体设计,零部件制造商仅仅承担所谓的“加工“作业,因而日本新车开发周期短,百美国新车型开发周期较长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的辉门汽车零部件黄山车辆测试技术中心正式开幕。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汽车零部件公司,辉门汽车零部件始终坚持以"质量、服务、性能"为维度,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此次黄山车辆测试技术中心的成立,更是凸显了其向中国OEM客户提供技术支持的重要性。辉门汽车零部件全球工程总监Holger Schaus、亚洲OEM销售及  相似文献   

3.
来自全球汽车制造商协会(全球汽车制造商协会代表着国际汽车制造商,原始设备供应商和其它汽车相关行业协会)的董事Michael Cammisa介绍说:"V2V(车辆对车辆)安全技术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它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汽车碰撞事故的发生率、交通事故受伤率以及缓解交通堵塞量.因此,汽车制造商们正纷纷投入大量的资源与精力开发这项技术." 接着,Michael介绍了最近一场为说服政府机构(如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分配出足够的"无干扰频率空间"以实现各种安全系统的运行而进行的一场游说,他说:"我们正在与各行业的领导者、议会议员以及监管人员进行接触和合作,希望能够共同制定出一套可以提高车辆安全、刺激技术创新、加强地球保护的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4.
《汽车实用技术》2014,(3):62-65
<正>2014第六届全球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高峰论坛将于4月22日在北京金隅喜来登大酒店隆重召开。会议将围绕"节能、环保、智能化中国汽车业发展前瞻"为主题展开。会议将吸引来自60多家整车厂及一级零部件制造商的技术与采购高管、100多家全球零部件生产商总裁、30多家专业服务和咨询机构的决策层和高级管理人员共计300多人参会。届时参会嘉宾将会对中国整体汽车市场发展趋势进入深入讨论分析;就整车厂商整合供应链打造品  相似文献   

5.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产业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未来零部件企业发展趋势、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合作方式的分析论述,提出了零部件企业在资源整合以及与制造商合作等方面的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轿车情报》2006,(6):18-18
目前,由LMS举办的“首届中国LMS汽车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数十位来自国内主流整车及零部件企业、著名汽车院校的领导、专家代表与会。作为全球范围内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商首选的车辆开发合作伙伴和供应商.LMS公司正致力于为中国汽车自主研发提供虚拟仿真软件、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管件液压成型技术蓬勃发展,目前已成为汽车产业主流制造技术之一。与传统的冲压工艺相比,液压成形工艺在轻量化、单位零件成本和加工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许多汽车制造商在车辆的设计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液压成型技术生产的零部件。此次北美之行,笔者访问了Vari-Form公司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特洛伊的总部,参观了该公司独特的压力顺序液压成型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的汽车产业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且竞争愈演愈烈。很多整车制造商往往采取价格竞争的方式来争夺市场,迫使汽车零部件厂商不断降价,并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在这种市场大环境下,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单单是依赖于技术、质量,同时更取决于成本控制,尤其是对库存成本的控制。纵观国内许多汽车零部件厂商,其库存管理非常粗放,普遍暴露出库存成本高、呆死账多、账物不符等库存管理问题,形成了这些零部件企业新的"伤处",需要引起业内管理者的重视。本文以长春T公司为案例来探讨汽车零部件厂商的库存管理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正加速在墨西哥、中国和其它新兴市场的扩张。主流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已经从大萧条中恢复,他们把更多的创新技术带给整车制造商,小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管件液压成型技术蓬勃发展,目前已成为汽车产业主流制造技术之一.与传统的冲压工艺相比,液压成形工艺在轻量化、单位零件成本和加工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许多汽车制造商在车辆的设计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液压成型技术生产的零部件. 此次北美之行,笔者访问了Vari-Form公司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特洛伊的总部,参观了该公司独特的压力顺序液压成型技术.  相似文献   

11.
陆海平 《天津汽车》2006,(6):4-7,16
入世以来,国内汽车零部件工业在产业基础、外贸格局、整零配套及产业组织方面迅速优化,产业规模迅速提升,结构不断改善;同时,也面临着国际汽车市场产能过剩、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及政策环境更趋严格等一系列外部因素的严峻考验。文章通过与国内外汽车零部件工业国际间比较,提出了要不断提升汽车零部件企业技术水平、构筑多元化优势、积极开展兼并重组、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以及鼓励采购本土汽车零部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可  方海峰 《上海汽车》2007,(12):39-41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总体上未能与整车同步发展。文章从现状、政策、发展途径几个角度对我国汽车零部件发展作了论述与分析,并展望了今后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2007—2008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情况,介绍了2008年的各种不利因素对经济实体造成的影响。指出我国汽车工业将结束近10年来的快速增长,将从快速增长期进入平稳发展时期。通过对2009年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的分析和预测,提出了2009年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策略,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要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符合行业实际并且有中国特色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帅正梅 《时代汽车》2008,(2):106-107
随着跨国汽车企业在华投资和采购步伐的加快,我国的零部件企业迎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但随之而来的,有关零部件产品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方面的工作困难也日益突出,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将会面临怎样的一个局面?  相似文献   

15.
汽车零部件产学合作创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娟 《上海汽车》2007,(11):18-21
汽车零部件产业是支撑汽车工业的基础。文章在分析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的前提下,结合产学合作研究,对运用此方式实现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的路径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和四川省相关政策的背景下,结合内江市自身发展的需要,内江市提出了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本文结合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认真分析了内江市现有汽车零部件产业,并对产业进行了详细的SWOT分析,在分析基础上,结合内江市实际情况提出了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根据产业经济学的产业关联性理论和纵向关系理论,对美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演变及"整零"关系变化过程进行了回顾,重点研究了美国汽车产业目前的"整零"关系特点及内在运行机制,从而总结出几点结论,并提出了若干条对我国汽车制造业发展的启示,以供我国汽车业发展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形势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苟海平  李赞峰 《汽车工程》2007,29(11):1018-1024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在全球产业链价值分工中处于低端位置,国内竞争也从单纯的产品与技术竞争发展到以整车为核心的零部件配套体系间的竞争。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目前处在投资导向的初级阶段,存在3个核心问题:一是核心技术对外依赖严重;二是立足本土文化特征的供应链协作模式尚未形成;三是自主零部件的发展缺少自主品牌整车的需求拉动。新形势下我国汽车零部件应该选择"开放的大国图强"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与2009年国内整车市场的热销局面不同,汽车零部件出口面临困境。这主要是由于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的汽车工业仍未走出困境,需求减少导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大幅下滑。但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汽车零部件出口的月降幅在逐渐收窄。  相似文献   

20.
玉环的变迁     
郭健辉 《时代汽车》2008,(12):54-57
在当今中国,甚至在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界,玉环县就是一个品牌,这是一个盛产汽车零部件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