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造船》2012,(4):78-I0006
由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主办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原《上海造船》)是一份公开发行的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科技类专业学术期刊(刊号ISSN2095-4069/CN31-2076/U),自1985年创刊以来,在促进船舶科研发展和推动造船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上海造船》2012,(1):103-103
由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主办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原《上海造船》)是一份公开发行的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科技类专业学术期刊。现已入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8年获中国船舶系统优秀期刊二等奖,2010年获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审读优秀奖。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12月2日在上海浦东举行了"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会暨颁奖仪式"。纪念会暨颁奖仪式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方书甲主持,理事长黄平涛作《中国造船工程学会70年发展历程回顾》专题报告;台湾"中国造船暨轮机工程师学会"理事长吕学信、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高级顾问路小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李国安、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周振柏致辞,热烈祝贺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  相似文献   

4.
1论坛概况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科协2011年工作要点中关于“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方面更加突出为科技人才成长服务”的工作重点;为促进船舶与海洋工程人才的培养,分析船舶与海洋工程人才需求趋势,交流船舶与海洋工程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经验,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武汉造船工程学会、江苏省造船工程学、武汉理大学、江苏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由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和《船海工程》杂志社承办,由江苏现代造船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协办的“2011船舶与海洋工程人才发展论坛”于2011年5月20日至22日在江苏镇江举行.  相似文献   

5.
<正>《船舶与海洋工程》是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于1985年创刊的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4069/CN31-2076/U),自创刊以来,在促进船舶科研发展和推动造船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船舶与海洋工程》已入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先后荣获2008年中国船舶系统优秀期刊二等奖、2010年上海市科技期刊审读优秀奖、2012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优秀科技期刊奖等奖项。  相似文献   

6.
《中国造船》2005,46(B11):I0003-I0008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是全国船舶及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依法登记的法人社团组织,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它成立于1943年,是中国成立最早的学术团体之一。学会的学术活动主要由专业学术委员会组织实施。专业学术委员会每届任期4年,主任委员连续任职不超过两届。近海工程学术委员会(以下简称近海学委会)是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所属专业学术委员会之一。  相似文献   

7.
《上海造船》2012,(2):79
由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主办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原《上海造船》)是一份公开发行的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科技类专业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8.
《上海造船》2013,(1):69
由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主办的《船舶与海洋工程》是一份公开发行的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科技类专业学术期刊(刊号ISSN2095—4069/CN31—2076/U),自1985年创刊以来,在促进船舶科研发展和推动造船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船舶与海洋工程》已入选万方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  相似文献   

9.
《上海造船》2009,(2):62-62
由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主办的Ck海造船》是一份公开发行的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科技类专业学术期刊(刊号ISSN 1005-9962/CN31-1540/U),自1985年创刊以来,在促进船舶科研发展和推动造船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上海造船》已入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8年获中国船舶系统优秀期刊二等奖。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造船》2015年定期出版季刊,季末出版,全年4期,主要刊登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学术论文。全年订价130元(含:一般印刷品邮寄费10元)。此外,2015年预定增加出版两期增刊:这二期增刊都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方面相对集中和难得的技术资料,旨在为加快发展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作贡献。《中国造船》2015年增刊(1)预定于2015年上半年出版,主要刊登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工程技术论文(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论文约60篇),订价每本180元(免收一般印刷品邮寄费)。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造船》2015年定期出版季刊,季末出版,全年4期,主要刊登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学术论文。全年订价130元(含:一般印刷品邮寄费10元)。此外,2015年预定增加出版两期增刊:这二期增刊都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方面相对集中和难得的技术资料,旨在为加快发展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作贡献。《中国造船》2015年增刊(1)预定于2015年上半年出版,主要刊登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工程技术论文(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论文约60篇),订价每本180元(免收一般印刷品邮寄费)。  相似文献   

12.
《上海造船》2009,(3):69-69
由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主办的《上海造船》是一份公开发行的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科技类专业学术期刊(刊号ISSN 1005-9962/CN31-1540/U),自1985年创刊以来,在促进船舶科研发展和推动造船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上海造船》已入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8年获中国船舶系统优秀期刊二等奖。  相似文献   

13.
邢丹 《中国船检》2011,(9):72-72
芬兰船舶及海洋工程企业于2011年9月19日在大连举办了芬兰—中国船舶日活动,并进行了以未来造船为主题的广泛讨论。芬兰大使Lars Backstrom先生参加了活动。本次活动由14家已在中国设立常驻机构的芬兰知名船舶及海洋工程企业主办,  相似文献   

14.
《船舶与海洋工程》创刊于1985年,是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主办的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54069/CN31--2076/U)。自创刊以来,其在促进业界科研发展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船舶与海洋工程》已入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本刊多次荣获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优秀期刊奖,2019年获颁上海市科技期刊审读优秀奖。根据有关统计,《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影响力在交通水运类科技期刊中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5.
改版献辞     
<正>斗转星移,冬去春来,在壬辰龙年开春之际,《船舶与海洋工程》以新颖的版面问世了!《船舶与海洋工程》是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现已改名为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于1985年创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其办刊宗旨是反映船舶与  相似文献   

16.
前言     
船舶力学的发展不断地推动和促进着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发展.船舶力学是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而船舶与海洋工程的需求又是船舶力学发展的基础,两者密切相关,与时俱进.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船舶力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为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科学论文交流的平台,把我国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研究成果介绍到世界,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委员会于1997年联合创办了《船舶力学》杂志,同年9月份《船舶力学》第1期与读者正式见面.随后,每期都按时出版,迄今当她满二十周岁的生日时已出版发行165期.  相似文献   

17.
首先,向各位简单介绍中船集团公司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中船集团公司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中国船舶工业的主要力量,现有71家成员单位,其中包括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国骨干造船厂和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等中国重要民船设计单位。各成员单位主要分布在中国上海、广州等南方沿江沿海地区。中船集团公司成立8年来,紧紧抓住世界造船业和航运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经营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造船生产方面,2006年,中船集团公…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我国成为世界造船强国的目标,培养创新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人才成为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结合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探讨创新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因广东造船工程学会与《广东造船》原承办单位广州金船广告策划有限公司的合作协议到期,广东造船工程学会2016年6月常务理事会上通过决议,自2017年1月1日起,学会会刊《广东造船》转由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承办。届时,《广东造船》的论文收稿、广告运营、新闻采编、编辑排版等所有相关业务将由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负责。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已设立《广东造船》编辑部,负责以  相似文献   

20.
正因广东造船工程学会与《广东造船》原承办单位广州金船广告策划有限公司的合作协议到期,广东造船工程学会2016年6月常务理事会上通过决议,自2017年1月1日起,学会会刊《广东造船》转由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承办。届时,《广东造船》的论文收稿、广告运营、新闻采编、编辑排版等所有相关业务将由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负责。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已设立《广东造船》编辑部,负责以上相关工作。特此通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