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影响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 钢筋的锈蚀 钢筋锈蚀是造成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的最主要原因。1)钢筋在外部介质作用下发生电化反应,逐步生成氢氧化铁即铁锈。体积增大造成混凝土顺筋裂缝,便于腐蚀介质渗入钢筋.加快结构的损坏;  相似文献   

2.
在海水环境中,由司:海浪及氯离子和硫酸盐的影响,使钢筋混凝土桥墩产生非均匀性腐蚀和损伤,再加上非均匀温度效应使桥墩处于偏心受压状态.因此,桥梁结构承载力分析除考虑材料的性能衰减、混凝土剥蚀和开裂,以及钢筋锈蚀等因素外,还要考虑钢筋非均匀锈蚀和保护层剥离的影响.文中利用结构分析软件考虑混凝土非线性和剥蚀及钢筋锈蚀,对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承载力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将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钢筋的锈蚀率和混凝土保护层开裂程度呈正比关系,但桥墩承载力降低很快,因此,当产生过宽的顺筋裂缝时,应及时采取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3.
建筑于跨海、海岸和临海的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由于环境介质中的氯离子或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氯离子渗入到钢筋周围.达到一定浓度后破坏钢筋的钝化膜.引起钢筋锈蚀.削减其有效截面.降低其粘结强度等受力性能.使混凝土保护层顺筋胀裂,是影响桥梁耐久性的主要灾害.已经引起国内外的普遍重视。其原因是预应力筋的钢筋腐蚀破坏。  相似文献   

4.
桥梁梁板、桥台、锥坡上容易出现裂缝或脱皮等病害。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来说,裂缝及其宽度对钢筋腐蚀都是有影响的,宽度不同,其影响程度也不同。混凝土裂缝对结构耐久性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裂缝增大了混凝土的渗透性,促进碳化及氯离子侵入的进程,提高氧的供给量,致使钢筋钝化膜较早破坏,钢筋产生锈蚀。裂缝宽度的大小直接反映了裂缝对桥梁耐久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钢筋混凝土桥梁碳化与钢筋锈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超 《北方交通》2008,(5):155-156
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桥梁碳化与钢筋锈蚀产生的条件,对混凝土碳化与钢筋锈蚀的机理进行分析,说明了碳化与钢筋锈蚀对结构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病害发生的原因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以水泥的水化产物作为胶结料并结合一定级配的骨料或其它惰性材料和钢筋制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在这一复合结构中,钢筋提供了结构的抗拉强度.而混凝土则提供了结构抗压强度和对钢筋的保护作用。所以混凝土桥梁病害包括混凝土的性能劣化和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当前,钢筋混凝土工程数量不断增加规模越来越大,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有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实效引发的问题日益显现.给社会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较大威胁.其中钢筋锈蚀严重性能下降较为常见.因此.加强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现场检测技术的研究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镁水泥混凝土对钢筋的腐蚀限制了其广泛的推广应用,为解决这一难题,提出利用涂层来缓解其对钢筋的腐蚀,确保镁水泥钢筋混凝土建筑满足设计规定的使用年限要求. 根据西部盐渍土地区的自然环境,采用溶液浸泡加速锈蚀的试验方法对氯氧镁涂层钢筋混凝土进行快速腐蚀试验;运用电化学工作站周期性地对氯氧镁涂层钢筋混凝土试块进行电化学试验;以表征涂层钢筋锈蚀的电化学参数(腐蚀电流密度)作为退化指标,在Wiener退化过程的基础上进行可靠度建模并且对涂层钢筋进行锈蚀预测. 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涂层钢筋腐蚀电流密度作为耐久性退化指标可以得到镁水泥涂层钢筋混凝土中的涂层钢筋锈蚀的可靠度函数,并确定出涂层钢筋在30 000 d左右达到中等腐蚀.   相似文献   

9.
为深化对酸雨侵蚀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长期性能演变机制的认识,论述了酸雨侵蚀作用下混凝土材料腐蚀机理、侵蚀模型和物理力学性能时变过程;分析了酸雨锈蚀钢筋的溶液腐蚀机理和大气动态冲刷机制,总结了锈蚀钢筋形貌表征与锈蚀率指标定量化研究成果,归纳了已有锈蚀钢筋力学性能退化模型和本构模型,概述了钢混界面黏结性能演变规律和黏结-滑移本构关系模型;梳理了梁、柱构件及结构静、动力学性能演变规律的室内试验结果、理论计算方法和数值仿真结果的最新研究进展与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与重点。研究结果表明:酸雨腐蚀混凝土可归因于酸雨离子成分的交互作用,亟需适用性较强的理论模型以揭示腐蚀和扩散机制;室内加速试验揭示了酸雨侵蚀作用下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时变规律,应完善室内加速试验制度,搭建耦合宏细观层次关键指标的混凝土损伤评价体系和预估模型;酸雨加速锈蚀钢筋试验多基于均匀锈蚀,钢筋腐蚀方法和形貌表征逐渐向不均匀锈蚀发展,应进一步发展高精度扫描技术,借助统计分析理论建立钢筋不均匀锈蚀特征参数,优化钢筋力学性能退化模型;通电锈蚀试验和拉拔试验演绎了钢混界面黏结性能演化规律,并建立了黏结-滑移本构关系,但忽略了实际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点,且锈蚀过程显著区别于自然锈蚀,应考虑酸雨环境与材料特性复杂多变的特点,研究细微观钢混界面损伤行为,揭示酸雨环境、材料特性与黏结性能的内在关系;酸雨侵蚀钢筋混凝土结构时效性能研究多集中在试件层次,且采用腐蚀试验与承载力试验分阶段进行,忽略了荷载-环境的耦合作用,试验所设环境较为单一,试验制度与方法亦未统一,应对标实际工程,考虑实际结构承载和环境工况,搭建长期荷载-酸雨侵蚀耦合作用试验系统,探索荷载-环境-材料多场关联机制,完善理论计算方法与数值仿真手段,揭示结构长期性能演变过程,并推动现场暴露试验发展,量化室内-现场映射关系,指导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0.
水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是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水下建筑物安全鉴定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结合工程结构安全检测实践,介绍了运用半电池电位对水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进行检测的原理、方法、评价准则及应用效果,并对提高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检测的可靠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对变形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对不同锈蚀时间的变形钢筋进行拔出试验,得到变形钢筋和混凝土的黏结强度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根据试验结果及统计分析,给出了变形钢筋锈蚀后与混凝土的黏结强度计算公式。该结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研究打下了基础,可用于桥梁等结构寿命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钢筋混凝土中钢筋/混凝土的半电池电位和混凝土中游离氯离子的含量检测手段综合判断桥梁钢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程度,并对钢筋锈蚀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对变形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对不同锈蚀时间的变形钢筋进行拔出试验,得到变形钢筋和混凝土的黏结强度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根据试验结果及统计分析,给出了变形钢筋锈蚀后与混凝土的黏结强度计算公式。该结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研究打下了基础,可用于桥梁等结构寿命研究。  相似文献   

14.
钢筋的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影响极大。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被认为是钢筋混凝土中最有效、经济的控制钢筋腐蚀的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受氯化物污染引起钢筋腐蚀的旧混凝土结构的修复或新结构中钢筋的保护,这也是我国桥梁工程中的一种探索。  相似文献   

15.
钢筋锈蚀程度影响着钢筋混凝土梁的耐久性及其使用性能,同时也对梁的抗弯承载能力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通过分析实际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缝、碳化程度、氯离子侵入深度等诸多病害带来的钢筋锈蚀影响。定义三参数的方法修正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完成了钢筋腐蚀后主梁截面抗弯承载能力的参数化分析,进一步验证了钢筋锈蚀发生后的主梁抗弯承载力的控制性因素,从而为后期钢筋混凝土梁的加固设计和防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钢筋的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影响极大.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被认为是钢筋混凝土中最有效、经济的控制钢筋腐蚀的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受氯化物污染引起钢筋腐蚀的旧混凝土结构的修复或新结构中钢筋的保护,这也是我国桥梁工程中的一种探索.  相似文献   

17.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开裂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电化学快速锈蚀混凝土梁的静载试验,分析了相同类型5片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在各级荷载下的裂缝特征,证明了构件裂缝分布具有分形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分形理论研究了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开裂及破坏过程,讨论了裂缝分维数与荷载、跨中挠度及钢筋锈蚀率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试验梁上作用荷载的增加,构件裂缝的分维数逐渐增大;极限荷载下锈蚀钢筋混凝土梁裂缝的分维数随着钢筋锈蚀率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
锈蚀钢筋混凝土桥墩处于抗震不利状态,因而其抗震滞回性能研究尤为重要。笔者从钢筋截面积减小、屈服强度降低以及钢筋和混凝土黏结性能退化等方面,进行了锈蚀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退化机理分析,通过建立锈蚀钢筋混凝土桥墩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桥墩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耗能性能随锈蚀率的变化,结果与试验吻合较好,证明了模拟锈蚀钢筋混凝土桥墩滞回性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易造成结构性能退化进而影响到结构的承载力,因此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现行计算理论.提出在用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计算模型,可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钢筋锈蚀是造成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损伤的最主要和最直接因素,也是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国每年均花费巨资用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修复,其中钢筋锈蚀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