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锁环式同步器对称结构的花键啮合齿存在换挡二次冲击问题,即在同步器同步结束滑套与结合齿圈啮合时会产生过大的换挡冲击,在变速器上反映出挂档有顿挫、卡滞等不顺畅感觉,造成换挡舒适性降低,增加了司机驾驶换挡强度。并且锁环式同步器二次冲击较大会产生噪音,影响变速器的整体性能。本文是在锁环式同步器的基础上,改变锁环式同步器滑套、同步环、结合齿圈的花键啮合齿,将花键两侧的啮合齿面设计成不对称结构,并根据同步器在变速器中使用的情况,考虑工作原理将不对称度适当增加,在不影响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的基础上,可显著提高锁止可靠性,保证同步器具有的同步传扭功能。另外在啮合齿与倒锥齿连接位置增加过渡圆角或倒角,这为换挡力的逐步过渡提供了结构基础,可保证换挡的平稳顺畅。  相似文献   

2.
同步器基本方程式为: FμR Sinα=Jr△W ts(1) 式中F--作用在同步器齿套上的换档力 μ--同步器摩擦锥面间的摩擦系数 R--同步器摩擦锥面平均半径 α--同步器摩擦锥面锥角之半 Jr--被同步端转动惯量 △W--被同步两端角速度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汽车齿轮式变速器换档原理和同步器的构造,性能,工作原理作了分析介绍,指出了接合套换档缺陷和同步器换档优点。并举出了CA141汽车变速器换档机构实例和EQ1090E型汽车变速器惯性同步实例,以及正确使用同步器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旭  张诚 《天津汽车》2009,(9):48-51
手动变速器在换倒挡操作时易产生打齿和异响等问题,文章介绍了日本协和合金公司发明的一种倒挡换挡同步机构.该结构在换倒挡时换档力作用在5挡同步器齿套上,利用杠杆原理,以同步器齿毂为支点,通过杠杆齿环反作用在5挡同步器齿环及5挡输入轴齿轮锥面上,从而达到制动输入轴倒挡齿轮顺畅换挡的目的.该机构成功应用于国内某款轿车,代表了变速器新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同步器通过滑动齿套内花键与变速器的输出轴联接。换挡时,由于拨叉往复作用,使整个同步器总成沿轴向移动。当同步器的锥环外锥面与锥盘内锥面相接触时,在锥面摩擦力的作用下,同步器总成随锥盘开始旋转,开始产生同步作用。当滑动齿套继续沿轴向移动,由于转动惯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手动变速器的换档行程是根据整车设计要求并结合行业相关标准确定的一个外联接参数,该参数是整车操纵性能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本文通过对换档行程构成因素和不同种类的换档定位方式特点分析,以便为设计中根据不同的换档定位方式选择提供依据,并在设计中针对不同的换档定位方式需注意的部分提出了相应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了拨叉的换档行程计算,同步器齿套的换档行程计算,同步器齿套与同步结合齿的重叠度计算,本计算过程有别于传统的尺寸链算法,根据计算模式可在EXCEL中建立通用表格,为手动变速器总成设计计算建立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7.
对手动变速器的一种同步环在换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缺陷,提出在满足同步容量的同时,可以通过提高材料的耐磨性和改进设计参数来提高换挡时的同步性能。主要改进了同步环内螺纹参数,提高了其换挡摩擦力,实现了在换档过程中同步器和结合齿完全同步。  相似文献   

8.
1.在汽车变速器同步器试验台上获得的挂档过程示波图,为进行同步器性能的定量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根据对示波图的初步分析可以提出一组评价同步器性能的指标及相应的标准。 2.试验未能证实理论上关于换档力与同步时间的反比关系;所以把同步时间作为设计参数预先选定的设计方法尚需推敲。 3.同步器使换档过程总时间延长;同步器机构要求轻柔操作,不宜“粗暴”。  相似文献   

9.
1同步器同步环设计对同步性能的影响 关于同步环设计的问题,在不少资料中均有介绍,在这里只就同步环的截面尺寸问题作些说明,因为根据笔者的体会,同步环截面尺寸的设计对同步性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步环的截面尺寸过小时由于同步环自身的刚性差,换档时在换档力的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弹性变形,而在同步过程完成后,同步环与被同步齿轮相对转速为零,同步环由于弹性的恢复易产生环箍效应,从而使换档困难;另外,当同步环截面尺寸不大时,为保持滑块槽有一定的深度(见图1),势必使滑块槽底部的连接部分变得很薄,使用过程中,槽底尖角处极易产生裂纹而导致同步环的早期失效.  相似文献   

10.
<正>一、背景描述同步器是汽车变速器中结构最复杂的部件,它可以保证汽车的换挡轻便、迅速、无冲击,降低驾驶员的操作难度,提高行车安全性[1]。结合齿圈作为同步器的核心零件,其寿命直接影响同步器寿命。某多挡位变速器在开展疲劳试验后,结合齿圈产生疲劳裂纹。故障现象表现为,花键磨损,磨损积累后,从应力集中点发生花键断裂,故障现象(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1.
对同步器锁止角角度的设计.在不少资料中已给出了它的验算方法.为节省篇幅.在这里不再重复阐述.只引用其最终结果。换档时不产生换档冲击,在同步后才能换档的锁止条件是: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外的汽车所使用的普通齿轮变速器.几乎全设置了同步器。同步器是利用一对锥形摩擦副所产生的摩擦力矩,使两个待啮合齿轮转速很快相等.缩短换档时间,阻止待啮合的两个齿轮同步之前啮合,有效地实现无冲击而平顺换档。  相似文献   

13.
桑塔纳3000型轿车选装的变速器是型号为2P的五档手动变速器,五前进档全部采用同步器结构,换档轻便灵活,避免了换档噪声。其中,一、二档同步器运用三锥面设计,使换档作用力减少30%~40%。换档机构采用互锁、自锁装置来避免错档、乱档现象的出现。变速器壳体采用镁合金材料,降低了变速器的质量。主减速器和差速器与变速器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14.
锁环式同步器滑套对同步器挂档轻便性有很大影响,在滑套朝向挂档侧结合齿圈移动时,滑套必须克服弹簧的摩擦阻力,这主要受弹簧压缩量的影响。滑套的凹槽结构主要影响压缩弹簧的压缩量,进而影响弹簧的摩擦阻力,不断变化的摩擦阻力造成挂档时滑套上的受力也在不断变化,在变速器中则体现在操纵装置的换档臂杆上,并通过杆系传递到车辆驾驶室的换挡手柄上。故滑套的凹槽结构对同步器挂档轻便性有重要影响,并进而对驾驶员的驾乘轻便性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当然驾驶员的驾乘换档轻便性与整车的杆系、变速器的操纵装置、换档辅助装置等有关,是相关几个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EQ1108G型汽车装配A130型6档变速器,1、2档采用惯性锁销式同步器换档,3、4、5、6档采用惯性锁齿式同步器换档,倒档采用滑动齿套换档,二轴上所有档位的齿轮均为常啮齿轮,采用滚针轴承与二轴装配。变速器轴承长期在高速、重载条件下工作,尤其是装在壳体上半部的一、二轴上靠激溅润滑的轴承,由于齿轮油变质、油量不足或操作使用不当等,润滑条件变差,易产生烧蚀、疲劳剥落、破裂等损坏,使轴承的轴向、径向间隙过大,工作时发出异响。为了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保证变速器正常工作,应认真分析轴承异响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解放CA、1040系列商用车使用了滑块式惯性同步器.它是锁环式惯性同步器的另一种形式,它与锁环式惯性同步器的区别仅是没有弹簧圈,安装在齿座外表面三个轴向槽中的滑块中部没有凸起,而在中部制有小孔,孔中装有钢球。钢球靠安装在齿座中的弹簧压在齿套内表面的环槽内。以保证同步器在空档时有正确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故障现象:一辆北京切诺基越野车,将分动器换挡杆拨向4H(4轮高速)、4L(4轮低速)或N(空挡)后,前轮驱动却始终无法接上。故障检查:该车前轮驱动采用真空驱动式半轴滑套操纵机构。在前轮驱动的操纵机构工作正常情况下,前轮驱动接不上的原因可能有:一是半轴花键齿上的滑套机械性受卡  相似文献   

18.
目前,同步器已广泛地应用在汽车变速器中。由于它的使用,使得机械式手动变速器的性能大大改善,不但使换档轻便、避免了冲击,同时使得变速器以及整个传动系的平均寿命也得到了提高;减少了驾驶员的疲劳,增加了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感。为此,人们都想设计和生产出性能好、寿命长的同步器,以满足现代汽车发展的需要。为了考核、评价变速器同步器的性能及使用寿命,需进行一系列的试验。装车进行实际道路的行驶试验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实际使用情况,但试验周期较长。另一种试验方法是设计一种试验装置,在试验室中模仿实际换档动作进行同步器的模拟换档试验。其优点是试验条件可以按需要加以控制,而且室内试验可以大大缩短试验周期,节约试验费用。  相似文献   

19.
张谋  张笑 《汽车维修》2014,(10):21-22
<正>一、两种结构介绍传统机械式变速器倒挡机构一般不采用同步器,在挂倒挡时,由于二轴上滑套的外花键与倒挡齿轮的内花键有可能存在相位差,要挂进倒挡,就必须使倒挡齿轮和滑套相对转过一个角度。由于停车时,车速为0,而滑套和车轮是硬连接,所以只能是倒挡齿轮转过一个角度。某双中间轴机械式变速器倒挡动力传递路线如图1所示。挂倒挡时,驾驶员拨动排挡杆,  相似文献   

20.
付铎 《汽车技术》2001,(7):34-35
DC6J70T变速器是在消化吸收日产柴TMH402变速器设计制造技术的基础上自行开发的产品,该变速器为一汽CA1140PKL载货汽车,二汽EQ1141G7D载货汽车配套,其最大输入扭矩为686N.m。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四挡脱挡故障,通过采取改变同步器的结构、增强同步器齿套的刚度等措施,该问题已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