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株六线增建批二线设计及配合施工实践,分析了既有线改扩建设计的主要特点,对既有线改扩建设计中几个技术问题作了简要的阐述,对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达成线中段南充机务段总平面布置图设计的过程作了简要介绍,提出了优化设计方案,并对优化后的总平面布置的优点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对流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作了综述,内容包括设计原则及要求、设计方法和步骤、设计和施工中的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4.
郭小刚 《铁道通信信号》1994,30(10):17-19,27
对站内道口信号设计标准,设计方法,器材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周虚  孙强 《铁道学报》2002,24(5):76-79
对光突发交换(OBS)技术的一些基本概念作了阐述,并对其在因特网主干部分中的应用作了详细描述,给出了可行的网络结构和核心节点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广州地铁一号线工程的环控系统的组成,运行模式及控制作了简单介绍,阐述了环控系统的部分设计标准及设计规模,并对环控制系统的运行模式作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ZD111S脉流牵引电动机的设计原则和难点,同时对主要参数的选择和电机结构特点作了说明,评价了各项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8.
高速动力车轮轨几何参数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Yun  金鼎昌 《铁道学报》1994,(A06):24-30
本文对我国机车与德国高速动力车轮轨几何关系中的基本参数作了比较,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确定了我国高速动力车的轮轨匹配基准,在此基础上,按照磨耗型踏面设计原则,编制了踏面设计程序,设计了大量踏面外形,并用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程序作了计算和分析。结合高速动力车整体性能,选择了一种等效斜度特性全理,轮轨接触状况优良,对轨底坡适应性较强的踏面,作为我国高速动力车车轮的磨耗型踏面。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述双趾弹条扣件的设计参数,并对设计与试验情况作了概要介绍,对养护维修工作提出了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重庆综合站房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作了简明的介绍,主要对场地限制下的旅客站房高层建筑的结构造型和布置作了分析和论述,可供今后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ZD111S脉流牵引电动机的设计原则和难点,同时对主要参数的选择和电机结构特点作了说明,评价了各项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多年的房屋设计实践和配合施工经验,对房屋砂垫层的应用、设计与施工方法作了简要总结,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本线的特点,站场设计中对设备规模和布局作了多方案分析研究,尽可能做到满足运营需要、节省工程投资。本文总结了南充东区段站设计的几个特点,可供今后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吴卫 《科学技术通讯》2000,(3):33-35,24
本文对既有铁路主要技术指标查询系统的实施方法作了简要介绍,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与铁路勘测设计的关系,指出实施符合铁路勘测设计特点的地理信息系统,将对铁路勘测设计技术的提高和发展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水云 《科技交流》2007,37(3):32-35
经过铁一院人多年的努力,兰青线增建第二线终于施工建设了,作为本线的主要设计人员,对本线设计过程中有关的提速论证作一小结.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以当前的技术发展,论述了客运自动化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并从客站规模和运营的需要出发,对自动化系统各个子系统的设立,设计,设计选型等作了探讨,建立了各种类型客站所应具备的自动化系统构成模式,今后开展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2月16~17日,第二届铁路隧道设计年会在成都召开,年会的主题是“复杂山区铁路隧道修建技术”。会议安排了专家讲座,王梦恕院士作了“复杂山区铁路隧道设计理念和原则”的讲座,西南交大关宝树教授(仇文革教授代)作“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设计与施工”的讲座,部工程管理中一心齐景岳高工作“对我国铁路隧道工程技术的思考”的讲座。  相似文献   

18.
福州铁路旅客站房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州站房方案在传统设计理念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特别是在交通组织、平面布局、空间构成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本文从现状分析入手,对站区规划、建筑平面、建筑立面、建筑空间等方面的设计构思作了比较详尽的阐述,并对“开敞式综合广厅”所引起相关问题作了专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铁路客车参数化设计系统》是长春客车厂与大连铁道学院共同开发的,论述了其主要功能特点及开发这个系统所用的基本方法,并对其经济效益作了初步预测分析,开发参数化设计系统将成为现代化设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广大铁路普棚大桥采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设计时解决了桥跨布置,梁部尺寸拟定,大吨位预应力群锚体系设置,结构的设计计算及悬臂施工等技术问题,并对连续梁设计中关于徐主次内力影响,钢绞线应力限值等问题作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