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新丰镇车站驼峰调车作业中存在驼峰调速设备性能不稳、驼峰溜放线路坡度变化、自动化驼峰控制系统存在缺陷、驼峰作业人员人工干预和应急能力较差等安全隐患问题,提出了对驼峰调速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加快新一代综合自动化驼峰控制系统更新,提高驼峰调车作业人员的素质等措施,以解决驼峰调车作业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
《中国铁路》2012,(2):81-81
铁路运输工作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与铁路自动化和遥控设备(冰AT)工作的稳定、可靠性密切相关。在铁路编组站,驼峰冰AT的工作效果对整个车站的编组作业过程产生直接影响。为合理安排编组驼峰的作业计划,提高工作效率,需要掌握驼峰和车场技术设备状态、作业人员工作情况、冰AT的动态变化情况信息,  相似文献   

3.
随着京广干线的电气化,安阳车站作为河南省在京广线上的北大门,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体改造。在有调车场改为客车整备场,在直通场西侧新建一个调车场,新建调车场尾典型的中小规模驼峰,为了提高其改编作业能力,实现调车作业的自动化,经过比选,选用了微机可控调速系统。继国内很多既有中小驼峰编组站采用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进行扩级改造成功之后,这一调速系统在安阳新建调车场的应用,无论对今后我国中小驼峰编组站实现简易自动化的调速方案选择,还是用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从老场改造时,因地制宜的利用而走向新场的标准设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铁路驼峰自动化技术和设备逐渐完善,给铁路调车作业带来巨大进步,在对我国近年来新建和改建的十几个自动化驼峰进行系统运营综合测试基础上,分析驼峰自动化的运营效果以及通过测试反映的问题,探讨了自动化驼峰改进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铁路车站根据业务性质、运量大小及技术作业需要设置以下主要设备:到发线;调车线;牵出线;机车运转整各线、车辆站修线及救援列车停留线、大型养路机械停留线;通信、信号、联锁、闭塞设备;区段站编组站根据作业需要,分别修建简易驼峰、非机械化驼峰、机械化驼峰、半自动化驼峰或自动化驼峰,以及车辆减速器、减速顶等调速设备;调车作业繁忙的车站,设置站场扩音对讲设备、货运票据和调车作业通知单传递装置,车场内两线路间应用砂石填平(不得高于道床),并设排水和高架照明设备,车场间设通道:办理货物装卸作业的车站,应有货物装卸线,根  相似文献   

6.
驼峰作业安全与效率关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芜湖东站自动化驼峰设备自1999年10月28日启用以来,对保证驼峰调车安全和提高解体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驼峰设备使用过程中,由于设备功能不完善,控制系统不稳定,作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思想消极保守、过分依赖设备,作业规程不完善等原因,多次发生车辆夹停、追钩、超速出口撞响钩,导致车辆受损、货物整装、撞车脱线等安全问题。同时,列车的不均衡到达,接发列车与调车作业的进路干扰,到解子系统中的列检、车号、拉风、提钩、计划等服务工作未达到及时、准确、优质、高效的要求,也影响了自动化驼峰调车安全与效率。  相似文献   

7.
浅谈CIPS管控一体对编组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CIPS)的组成,并阐述了CIPS系统管控一体的理念;以车站值班员和驼峰值班员的具体工作流程为例,论述了管控一体对编组站工作人员的作业方法及编组站减员增效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周浩斌 《铁道货运》2012,(11):39-42
通过分析编组站各系统的特征,以及编组站系统能力协调优化原则,对柳州南站到解子系统和编发子系统能力及负荷进行分析,对各子系统的运输能力瓶颈提出解决措施,优化柳州南站的到解子系统能力、编发子系统能力,协调驼峰解体能力与编组能力,并对车站系统能力进行总体协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结合株洲北编组站上行场驼峰自动化系统的实际开能情况,讨论了使用通信前置机处理机车遥控子系统与驼峰控制系统间信息交换的问题。介绍了系统的结构、通信规程、信息格式等具体内容,并分析了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对驼峰解体过程中驼峰自动化系统允许手动干预的条件进行了梳理。通过对驼峰解体作业手动干预实际情况的调查,分析驼峰作业中非正常手动干预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解体大组车、隔钩车、"新车"造成手动作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控制对策。在兼顾运输效率的前提下,降低驼峰解体作业非系统性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