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汽车行业气味评价,特别是新车气味评价方法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实际工作创新性提出了群体气味评价方法,并进行了详细论述及实例展示。特别是对新车气味改进、不同方案对比、主体气味接受程度等评价工作,此方法更具科学性、区分度和说服力。此评价方法可操作性更高,更具稳定性,完善了整车气味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为更客观的反应汽车行业对整车、部件及材料的气味评价,介绍了典型物质气味强度曲线的建立过程,并着重对1种材料和2种特征气味物质的气味强度曲线进行分析,提出了1种基于气味强度曲线对整车、部件及材料气味水平进行管控的方法,此外该曲线也可应用于气味评价人员的培训以及适合中国人群嗅觉特征的气味评价用标准气体浓度的确定。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汽车车内挥发性气味的形成机理与危害,以及车内气味的评价方法和管控措施;重点论述通过气味类别、气味强度以及实物测试三个阶段的筛选,挑选出初级的气味评价团队。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汽车车内气味评价的方法和原理,分析了影响气味评价的因素。说明了汽车车内气味评价是提高和改善车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ISO 12219-7:2017《道路车辆的室内空气.第7部分:道路车辆内部空气中气味的测定》和国内标准T/CMIF 13-2016《汽车车内空气的气味评价规范》中整车气味评价方法的一般试验流程,在从试验操作和检测结果 2方面进行比对的基础上,总结了2套标准在整车气味评价时的差异。同时对存在显著差异的气味评价方式进行了试验比较,分析差异产生的可能原因,为实验室在进行整车气味评价时的方法选择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汽车已经成为人类起居的第二生活空间,关乎环保健康及舒适性的气味性也越来越突出。如何对车内气味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提升则是必然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开展车内气味性的评价、分析的研究,车内气味是一个综合性集成技术。文章对车内气味性评价过程、评价方法等进行综合性探讨综述,为车型开发提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汽车行业的深入分析,确立了以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管理水平两个方面共计20个基础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改进了传统雷达图理论存在的问题,并建立了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的评价模型和方法。其分析结果能直观、合理地反映出汽车行业的综合状况,反映出其在同行企业中的竞争力排行。将为汽车行业的自我完善和提高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也为不同的工业企业进行综合比较与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汽车行业的深入分析,确立了以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管理水平两个方面共计20个基础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改进了传统雷达图理论存在的问题,并建立了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的评价模型和方法.其分析结果能直观、合理地反映出汽车行业的综合状况,反映出其在同行企业中的竞争力排行.将为汽车行业的自我完善和提高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也为不同的工业企业进行综合比较与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项目后评价制度的完善,汽车行业具备开展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的政策要求和市场需求。本文探讨了开展汽车行业投资项目后评价的重要性、特点和内容,为汽车行业开展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乘用车密封条材料包含几大类材料,如生胶,补强填充剂,增塑剂,硫化剂等。随着汽车行业系列环保法规和标准的出台,对乘用车密封条的有机物挥发性能(VOC)和气味性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文章从密封条材料角度对影响密封条VOC及气味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讨论降低密封条VOC及气味性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综述了我国主机厂对车内气味的管控标准及现状。管控标准主要为零部件及材料的气味检测方法和限值标准,零部件气味检测方法可分为袋子法和箱式法两种,材料气味检测方法可大致分为德系、美系、日系三大类。此外,从气味标准体系、气味评价员团队、管理制度等方面综合分析,将国内主机厂气味管控现状分为空白型企业、起步型企业、发展型企业和成熟型企业四类。通过分析,文章得出结论:目前,我国主机厂的车内气味管控标准方法各异、种类繁杂,急需统一;同时,不同主机厂在车内气味管控技术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首先分析我国汽车行业经营现状,然后构建了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结合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公布的2009年财务报表及有关财务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绩效进行详细的实证分析与评价,最后得出客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对催化器应用过程中实用的评价技术和试验方法进行了论述,包括催化剂活性评价、涂层牢固度评价及催化器热振动评价等。这些评价方法已经以汽车行业标准的型式向行业推广,在摩托车催化器应用过程中,将对催化器生产与应用2个领域间初步建立一个性能描述与评价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4.
介绍汽车车内散发性有害气味的形成机理与危害;分析常用的评价标准和试验方法以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主要内饰件VOC及气味的释放推算量化整车的水平,以实现车内空气质量达标及气味品质提升的目的。采用1 m3试验舱对某车型的主要内饰件VOC以及气味进行测试,并用整车试验舱对新装配内饰件后的整车进行验证测试,以8种典型目标物定量分析以及主要气味性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由主要的内饰件VOC的释放水平总趋势与车内空气质量高度吻合,而且主要内饰件的气味水平也与整车的气味保持一致;建立了内饰件VOC及气味对整车的空气质量贡献的数据模型,对预测并改进整车的车内空气质量水平的工作提供指导。另外结合2019年C-ECAP的评价规程对2款车的车内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计算。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采用"全谱分析+主观评价+GCO(GasChromatographyOdor)"工作思路,发明了一种整车气味性溯源的分析方法。运用该方法我们可以锁定整车主要散发恶臭物质,通过零部件散发物质与整车散发恶臭物质匹配,确认重点部件并进行整改提升,完成整车气味整改达标。  相似文献   

17.
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将对软件供应商的质量要求CMMI、 A-Spice,使用传统汽车行业最常见VDA6.3评价方法进行整合提炼,提出了基于VDA6.3评价结构的嵌入式软件供应商评价方法 ,共设计了10个嵌入式软件供应商的评价问题,涵盖项目管理、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变更管理等软件开发活动的各个环节,可以准确客观地评价嵌入式软件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  相似文献   

18.
根据汽车行业的发展需要,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发掘和培养已成为各大汽车公司重点关注的工作内容。基于汽车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分析了如何开发和构建科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并探讨了科学的评价体系在人力资源各个模块的应用,为现代化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9.
汽车行业如何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研究汽车行业物流现状,分析汽车物流的内涵与特点,提出了一套汽车行业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选择流程.该流程包括:明确物流外包需求、描述问题、利用层次分析方法构建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选择模型、实施阶段以及持续的评价服务.希望能够为汽车行业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0.
通过热脱附-气相色谱-气味嗅辩仪/质谱联用法(TD-GC-O/MS)分析前壁板隔音件总成及其材料,分析聚氨酯发泡层(PU)、乙烯-醋酸共聚物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合层(EVA+PET)的气味物质种类和含量。通过气味评价确定总成和各材料层的气味类型和气味强度,分析气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与气味类型和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导致总成气味的主要物质。据此通过改变材料层原料的配方和工艺、催化剂、EVA用量来提升前壁板隔音件的气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