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某6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作为蓝本,通过单一变量法,调节变速箱不同输入参数,测试得到不同工况下的变速箱拖曳扭矩值,分析探究变速箱拖曳扭矩随不同参数的变化趋势,为自动变速箱的效率研究、整车中变速箱工作点的自动控制调节等,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搭载两种不同变速器的车辆进行怠速工况的油耗测试以及各变速器拖曳扭矩台架测试,分析两者的差异,锁定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然后制定搭载双离合自动变速车辆油耗改善方案,通过实车油耗测试,确认达到节油目的,验证优化方法的正确性,为搭载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车辆怠速工况离合器控制方法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分析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台架及搭载整车试验结果,识别其影响整车油耗的相关因素,提出优化改善方法,并进行必要的测试验证,确认优化效果,为搭载双离合变速器车辆油耗改善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湿式离合器分离状态下拖曳扭矩造成离合器功率损失的问题,提高自动变速器传动效率,从拖曳扭矩产生机理出发,建立湿式离合器分离状态下润滑油流体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湿式离合器拖曳扭矩关键影响因素,着重探讨了摩擦片波纹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增加摩擦片表面沟槽、波纹度可有效降低湿式离合器拖曳扭矩,此外,增大摩擦片与对偶钢片间隙、降低润滑油粘度和减少供油量也有助于降低拖曳扭矩。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基于双离合变速器的路谱采集及台架试验应用方法,通过前期实车采集路谱数据、转化合成台架路谱测试方法、开展动力总成级的台架路谱测试,对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质量进行评价。试验结果显示,台架路谱测试工况达成与整车测试基本一致,针对硬件验证可对整车开展有效替代。  相似文献   

6.
三菱扶桑卡客车公司开发了名为“DUONIC~”的轻型货车用双离合变速器,并将其配装在新型Canter车上推向市场。与自动机械式变速器相比,双离合变速器可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性,降低燃油耗,并能在车辆变速时维持扭矩水平。同时,由于是采用湿式离合器,降低了维修保养的成本。对双离合变速器的结构、控制等方面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7速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ualclutchtransmission,DCT)的效率为研究对象,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变速器润滑油量和壳体导油结构优化对其的影响,通过构建机械效率损伤模型,运用仿真分析和试验相结合,分析测量了优化后的变速器效率对整车油耗的优化效果。试验仿真数据显示:减少离合器腔体存油量、适当变速器大齿圈搅油损失,对提高效率减少油耗有极大影响。文章构建了有效的效率仿真模型,为分析变速箱效率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方法;最后通过优化腔体和油量提高变速箱的效率,整车经济性数据显示油耗有明显的改善,此思路为搭载湿式双离合变速器的车辆油耗改善提供指导及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某双离合变速器(DCT)为研究对象,文章提出了基于整车驻车试验的DCT箱体强度及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基于ADAMS建立目标车型,包含驻车系统整车冲击载荷仿真的系统模型,通过对不同驻车工况进行动力学仿真,获取对应工况下,驻车系统冲击载荷时域数据并与试验对标,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搭建DCT传动系统总成有限元模型,结合多体动力学仿真的整车冲击扭矩峰值及驻车系统的耐久试验载荷谱,分析了DCT箱体的强度及耐久性能,为DCT结构设计的正向开发及校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昌 《上海汽车》2023,(4):31-37
通过对比分析传统ADAS控制系统方案、变速器发动机控制基本原理及其局限性,文章提出了新型控制系统方案,即增加ADAS与变速器控制单元通信。在低速状态下,离合器采用基于转速扭矩分离发动机变速器一体化控制方案,基于整车目标加速度,参考发动机能力,对车辆进行控制并计算加速度误差补偿,通过弥补离合器传递扭矩或者变速器效率等偏差,减少ADAS控制器反馈调节引起的整车车速波动,实现了低速稳定跟车控制,同时进行扭矩仲裁满足驾驶员介入。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预选挡机制下的双离合变速器敲击特性和控制方法,分别在整车和敲击台架上评价变速器的敲击主客观表现和随角加速度变化的敲击灵敏度;其次,根据敲击灵敏度,整车扭振响应和敲击主客观结果的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变速器输入轴角加速度的无敲击扭振阈值。在相同整车上分别评价不同扭振和敲击的被动控制措施,包括离合器式扭转减振器,双质量飞轮式扭转减振器,以及离合器微滑摩和离心摆吸振器与扭转减振器的组合方案。台架试验结果表明预选挡显著改变双离合变速器的敲击特性,在某一激励幅值时产生敲击突变现象。整车试验结果表明离合器式和双质量飞轮式扭转减振器无法满足双离合变速器加速工况无敲击扭振阈值要求,在低转速段产生明显敲击;离合器微滑摩和离心摆吸振器与扭转减振器组合方案的输入轴角加速度幅值满足无敲击扭振阈值要求,消除了双离合变速器动力系统存在预选挡时的加速敲击。  相似文献   

11.
双离合变速器的理念非常前卫,我想没有哪个车迷在了解它之后不对这玩意趋之若鹜。它在换挡时迅速敏捷,扭矩损失更低,它还具有节能降耗、减少排放的优势。随着国内众多汽车厂商在双离合变速器上的大手笔投入,未来这种变速器或许会在国内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变速器道路载荷谱采集系统,实车采集了试验场整车耐久试验载荷谱,根据齿轮材料的S-N曲线和疲劳累积Miners理论,得到对变速器各个档位的考核强度。根据整车载荷谱的强度,以及可靠性理论,设计了双离合变速器的台架加载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动力学方法估计自动变速器坡道换挡控制所需的道路坡度和整车质量。建立7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动力学模型,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估计变速器输出轴转矩,将其作为道路坡度和整车质量估计算法的输入。基于整车纵向动力学方程,采用改进型递推最小二乘法设计道路坡度和整车质量实时估计算法。仿真和实车试验结果表明,开发的估计算法能在不增加传感器的前提下实现较为准确的道路坡度和整车质量估计。  相似文献   

14.
DCT变速箱在运转时,因为传动系摩擦、搅油、打滑等,会产生动力损失。文章通过对DCT动力损失的分析,提出变速箱拖曳扭矩的组成,分析对其测试影响的6大因素,设计其测试和评价方法,完成变速器工厂DCT EOL拖曳扭矩的测试及判定。  相似文献   

15.
在装备了多个齿轮组的输入轴与输出轴这两根平行轴构成的装置基础上,开发的双离合变速器相比机械式变速器,可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性,降低燃油耗,并在车辆变速时维持扭矩水平。以双离合变速器为主,介绍平行轴式变速器的先进技术,着重论述了变速控制机构、软件及应用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某款搭载湿式双离合变速器车型车内噪声与变速器近场噪声的分析,确定了易发生变速器齿轮敲击的工况。结合变速器台架试验,提出一种评价变速器齿轮敲击强度的指标,并利用该指标分析了润滑油温、平均扭矩、激励频率对敲击强度的影响。最后引入相干分析,通过计算各空套齿轮对变速器壳体振动的贡献量,确定了对变速器齿轮敲击影响程度较大的空套齿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双离合变速器上的压滤器盖在试验中松动、断裂的分析,对压滤器盖扭矩的设计重新分析校核,根据螺纹接头试验测出的扭矩曲线进行分析,详述了拧紧扭矩、检查扭矩的确定依据,并通过对压滤器盖扭矩衰减、稳定性的研究,确定了其螺纹的设计结构。  相似文献   

18.
《汽车知识》2013,(1):10-10
Xtrac推出了一款适用于高性能运动车型的混动变速器。这款全新变速器不仅应用了高性能运动车型主流的7速DCT(双离合变速器)技术,而且还针对未来主流的EV(Electric Vehicle)车型高扭矩输出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调校,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研发车型整车啸叫问题,经过测试分析确定该啸叫来源于其匹配的双离合变速器。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变速器激励源、空气传递路径和结构传递路径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对激励源的阶次分析对比,空气传递路径的声声灵敏度测试与分析,以及结构传递路径的解耦验证,确定产生整车啸叫的主要问题根源,进而采取合理的优化措施,有效解决了整车变速器啸叫问题。同时总结了啸叫问题系统分析和控制的方法和指标,为变速器整车匹配啸叫问题的前期控制和系统级目标的建立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自动变速器油的属性和温度同自动变速器扭矩损失的关系。着重介绍利用发动机冷却液热量借助热交换器对自动变速器油进行加热,最后实现了整车油耗的改善。通过试验证明,该方法成本低,而且能有效地降低整车油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