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当前乘员舱温度(特别是前后排)难以准确测量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乘员舱温度模型。该模型集成于空调控制器内,作为空调系统的输入值及温度反馈值,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地调节乘员舱温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中基于流场和温度场分析不同送风温度对轿车乘员舱热舒适性的影响。仿真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在极端炎热条件下,将送风量增加至临界风量附近,有利于快速降温,并可避免过强的吹风感。入口温度较高时会使乘员舱降温效果明显变差,但舱内空气新鲜度变化不大。建议在设计空调系统时要考虑舱内空气,包括乘客脚部附近空气的流动与散热,调整风道格栅角度,以避免出现速度死区而造成散热不佳。  相似文献   

3.
选取福田轻卡车型空调降温工况为研究对象,利用Theseus-FE和Star-CCM+软件进行乘员舱冷流场与温度场的联合仿真分析。建立完整的人体热调节模型,利用传热学基本原理,进行太阳辐射、乘员舱内辐射的耦合计算,得出乘员舱内的三维流场和温度场分布以及假人表面的速度和温度分布情况,达到对乘员舱热舒适性进行评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水泵流量对整车冷却系统的影响,建立发动机GT-POWER模型和整车冷却系统GT-COOL模型,同时利用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并求取发动机热边界条件和散热器换热特性参数。建立散热器三维几何模型,利用CFD方法求取散热器的流动特性参数,将发动机模型和散热器模型在STAR-CCM+中耦合成一个系统,模拟整车冷却系统的工作过程。以某农用车的冷却系统为例,通过仿真求得其水泵流量在0.8 kg/s时散热器散热功率达到最大值10.489 k W,且发动机燃烧室壁面温度为523 K,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5.
首先介绍了设计发动机冷却系统在整车开发中的重要性,然后应用Kuli软件对一货车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了仿真和设计,包括建立发动机冷却系统中格栅、散热器和机械风扇等部件的仿真模型。以及设置部件的性能参数和仿真计算,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可以为企业开发汽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同时建立了三维整车热管理数值模型和发动机及其冷却系统的一维数值模型.发动机舱内流场及其换热特性三维仿真获得的对流换热系数和换热量,可用来在发动机及其冷却系统的一维仿真中算出冷却系各部件的温度;这些又可作为三维仿真的边界条件,去更新发动机舱的热流特性.如此反复迭代直至收敛.这样的一维和三维耦合仿真分析,为样机制造前整车热管理的仿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四、冷却和润滑(一)发动机冷却系统1.一般发动机冷却系统OM626发动机冷却系统由以下部件组成:冷却液泵发动机散热器冷却液膨胀箱加热装置热交换器发动机油热交换器冷却液节温器废气再循环散热器冷却液节温器关闭阀冷却液辅助泵2.冷却液节温器冷却液节温器作为膨胀节温器使用。冷却液温度约 85℃时膨胀剂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设计发动机冷却系统在整车开发中的重要性,文章应用Kuli软件对某轿车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了仿真和设计,包括建立发动机冷却系统中格栅、中冷器、散热器、机械风扇和电动风扇等部件的仿真模型,以及设置部件的性能参数和仿真计算,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表明Kuli软件主要使用试验数据进行分析,使开发费用和周期都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9.
以CIASI保险指数的正面25%偏置碰撞、侧面碰撞和车顶抗压为例,对如何提高乘员舱耐撞性强度和车身轻量化进行研究。将有限元整车碰撞模型解耦成乘员舱简易模型,对乘员舱简易模型主要结构件进行DOE试验设计并构建Kriging近似代理模型,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乘员舱强度和车身质量进行多目标确定性和可靠性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乘员舱强度提高10.18%,并且相比初始设计减重10.0%,为对应保险指数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人体热调节模型的乘员舱热舒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乘员的动态热反应规律,以提高乘员舱内的热舒适性,综合考虑环境参数、人体调节、代谢水平、服装热阻等因素,建立车内热环境与人体热调节模型耦合计算方法,计算乘员重要热感应部位头部、胸部和四肢的皮肤平均温度动态变化情况,并分析人体热调节反应和热舒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乘员舱热环境与人体热调节模型的耦合计算方法可较可靠地分析乘员动态热反应和热舒适性;在暖风系统开启时,车内热环境瞬态变化,在不同乘坐位置乘员不同身体部位的皮肤温度变化存在差异;在热环境中,乘员皮肤温度上升,人体的热调节参数血管舒张量和出汗量增加,从而带走体内热量,维持体温恒定。  相似文献   

11.
以某轻型卡车空调制冷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KULI建立基于几何参数、实验数据和控制逻辑的仿真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空调系统制冷剂加注量、乘员舱温升特性进行仿真并验证。在此基础上对乘员舱怠速降温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发现600s后的乘员舱头部、出风口温度瞬态仿真数据与实测值拟合度较高,最大偏差仅2℃。最后,利用该模型预判空调系统降温性能满足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并在吐鲁番地区的高温试验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王国华  桑国辉  张英朝  徐金诚 《汽车工程》2023,(11):2023-2033+2057
目前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受环境影响程度较大。本文以SUV车型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搭建了乘员舱的数学模型,耦合了人体热生理模型,将Berkely热舒适性评价模型用于乘员舱内人体热舒适性的评测。针对高温工况分别就送风温度、送风速度和送风湿度对乘员舱内部热环境、空调的总负荷以及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送风风速由低到高改变的过程中,乘员的整体热舒适性会先上升,后下降,且能耗也随之升高。且在较低送风风速条件下,送风温度的变化对整体热舒适影响有限。送风湿度对热舒适的影响程度要弱于送风温度和送风风速。同时本文将送风风温、送风相对湿度、送风风速作为自变量,把乘员的整体热感觉、整体热舒适指标乃至空调系统总负荷当作研究对象,拟合出它们之间关系的回归方程。利用多参数优化分析的方式,不同送风参数对热舒适性和空调负荷的影响进行耦合分析。把乘员的整体热舒适指标的目标值设置成0,把空调系统热负荷降目标值设置成最小值,并且使乘员的整体热舒适指标与空调系统负荷二者的权重均设置成1,求取最佳方案,实现在提高热舒适性的同时减小空调系统热负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车辆试验用环境舱流场紊乱,车辆进气格栅处风速偏低,影响整车热平衡试验精度,有必要研究如何优化迎面风速,从而纠正进气格栅的风速偏差.以重型车试验环境舱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手段获得自然流场和环境舱两种流场格栅处风速与迎面风速的关系,基于两种流场车辆格栅处风速相等的原则,计算得出环境舱迎面风速与车速关系结果,并按照迎面风速优化前后的状态进行了热平衡比对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迎面风速与车速比值最高达1.53,优化后60km/h热平衡试验发动机出水温度比优化前低2℃.该方法易实施,可向其它主机厂试验环境舱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从安全角度考虑乘员舱是乘客的生命舱。利用HperWorks软件建立乘员舱正面碰撞仿真模型,依据乘员舱内部三维空间压缩量、左侧门框变形量、B柱加速度三个指标,分析乘员舱在正面碰撞中的耐撞性能。结果表明:在正面碰撞中,乘员舱在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最大压缩量分别是233.66mm、49.67mm和222.61mm,三维空间压缩量在允许范围内,但在X轴、Y轴方向仍有优化空间。从左侧门框变形量、B柱加速度变化曲线分析,乘员舱的耐撞性能也符合C-NCAP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现代发动机大多具有转速高和热负荷大的特点,因此对其冷却系统的要求比较苛刻。如果冷却液温度过高,则发动机容易产生拉缸、抱轴,甚至捣缸事故;如果冷却液温度过低,则活塞环与气缸壁的磨损加剧,发动机的功率下降,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上升,并且,发动机的寿命也缩短。由此可见,确保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正常工作十分重要。笔者在工作中经常排除一些冷却系统的特殊故障,现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GT-SUITE软件对某乘用车冷却系统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包括建立发动机水套、水泵、节温器、散热器和暖风芯体等部件的仿真模型以及关键部件的参数设定和仿真计算。研究了整车冷却测试工况下冷却系统各组成部件的流动和换热特性,并与整车试验进行对比,对所建立的仿真模型进行验证。针对整车冷却试验中出现的水温偏高问题,通过对冷却系统水侧回路方案的优化分析,给出了解决方案。文章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仿真与试验研究,为整车前期冷却系统的开发积累了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台架测试,对某款PHEV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不同水泵转速的流量分布,不同发动机负荷的热量分布,以及能量流进行研究,发现薄弱环节并进行优化设计,基于AMESim仿真平台进行建模及仿真预测。结果表明,通过优化乘员舱采暖回路控制以及取消无效流量回路,可以实现系统水阻降低2.8%,电子水泵功耗下降23%,暖风回路流量提高27%,从而有效降低了热管理系统能耗并提升了空调采暖性能。  相似文献   

18.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某重型货车空调系统和乘员舱中的气流进行数值仿真,其结果与试验对比,相差在5%以内.采用当量温度Teq,i作为评价指标,对乘员舱的热舒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各风道风量分配不均匀,乘员舱内部气流组织不合理,致使热舒适性较差.对空调系统进行改进,增加前吹面风道风量比例后,乘员舱的热舒适...  相似文献   

19.
研究对比了采用名义最大温度和3σ(标准差)最大温度2种方法设计的发动机冷却系统性能水平的不同。研究基于误差仿真分析工具和冷却系统一维仿真模型,模拟得到不同输入参数集组合产生的温度分布。分析了2种设计方法得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在性能、质量以及燃油经济性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人体表面温度分布的模拟对评价汽车空调舒适性至关重要。为简化人体模拟边界条件和分析车室内热舒适性,将人体视为匀质的内热源,基于人体生理传热方程,对轿车内人体表面温度分布和乘员舱内热环境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和SIMPLE算法,考虑了太阳辐射和人体与环境之间的辐射对人体和乘员舱内温度和气流速度分布的影响,分析了第二类及第三类边界条件设置对模拟人体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同时,通过编写UDF模拟人体和乘员舱的温度、气流速度、PMV/PPD和吹风感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人体表面温度分布模拟结果与文献测试结果基本吻合,采用第三类边界条件的模拟结果比第二类边界条件更接近文献测试结果。采用第二类边界条件,其模拟结果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热流密度的选取,而第三类边界条件模拟更加简便;乘员舱内气流速度、人体温度、PMV/PPD和吹风感的分布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