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李芏巍 《人民交通》2021,(16):54-65
当前,以物流与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载体布局建设,是国家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文章从国家出台推进物流与交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与解读,对枢纽经济与城市发展和策划理论框架的辩证研究,前瞻性地探究"国家物流枢纽和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发展的大机遇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文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在城市发展战略下如何对"枢纽城市"策划进一步研究,得出一些有价值的思想、理念和观念,揭示一些新特征,以"枢纽经济"推动"枢纽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的指导意见,这对国家级"枢纽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城乡结合部交通与枢纽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城乡结合部和交通与枢纽的基本内涵出发,指出了城乡结合部存在的一些交通问题,同时针对城乡结合部已成为交通瓶颈,阻碍城市的对外经济联系和乡村经济发展等问题,提出了结合部交通与枢纽规划的优化设想。  相似文献   

3.
杜恒 《综合运输》2010,(10):18-22
空港和高铁枢纽作为城市重要的高速对外交通设施,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逐渐形成了以交通节点为核心的枢纽地区。空港和高铁枢纽地区拥有共同的价值特征和相似的影响范围,吸引的产业也十分类似。参考国外的案例,两者联合发展有着显著而重大的意义。通过加强市内交通系统的衔接和将空港-高铁枢纽地区整体规划建设,可以充分发挥空港和高铁的节点交通价值和城市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4.
沙坪坝综合交通枢纽是基于"站城融合"理念打造的新一代综合交通枢纽,其规划建设既要创造高效便捷的集疏运条件,又要避免城市功能吸引产生的大量客流加剧交通拥堵。本文着重从枢纽内部交通场站规模与换乘客流的匹配角度出发,分析了枢纽内城市道路交通场站的规模,并根据枢纽周边交通环境设计了接送客交通流线,以保证与枢纽配套的集疏运体系高效、便捷、顺畅。  相似文献   

5.
南阳市地处中原腹地,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自古以来就是连接我国西北内陆与东南沿海、中原与湖广地区的交通要冲。近年来,南阳市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随着河南省枢纽优势再造战略的实施,南阳市交通运输迎来巨大发展机遇。本文在南阳枢纽城市建设背景下,研究了南阳市综合交通与经济、产业的发展基础以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思路和对策,以期为南阳市综合交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客运交通由多种交通方式构成,城市居民的出行往往是多种交通方式组合的过程,因此建设大型交通换乘枢纽,组织交通方式换乘,使乘客在城市对外交通及城市内部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集中在一个小区域内,从而提高换乘的效率、减少换乘的时间损耗。因此作为城市综合运输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客运枢纽的合理布设、合理设计对改善整个交通系统功能,提高运营效率和解决出行换乘问题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研究意义与现状 客运交通枢纽是在城市中由多种运输方式所连接的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组成的整体,它是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运输…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铁路的兴起发展、衰败与复苏,铁路客运枢纽设计理念由单纯的交通功能向交通与城市功能融合的方向发展,布局不断优化、功能相应叠加。通过国内外典型铁路客运枢纽案例的分析,回顾了国内国外铁路客运枢纽的发展沿革,总结了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发展的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征和功能变化;在此基础上,指出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发展演变的几个重要因素,经济社会发展、客运需求变化、城市化进程、综合交通体系的变革、科技的发展都是客运枢纽发展的动因。  相似文献   

8.
徐家汇地区是上海市的城市副中心,人流量大,商业繁华,交通繁忙,地下管线纵横交错.地铁R1、R3、R4三条线在此中心交汇,形成大型换乘枢纽.文章简单地介绍了大型换乘枢纽的线路和建筑方案,并对施工和交通组织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基于旅客特性的离站静态标识空间布局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客运枢纽是城市内外交通衔接的纽带,铁路客运站内部的离站交通标识对旅客在铁路客运站中安全快速流动和转移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使旅客舒适快捷地离站,不仅是离站旅客也是铁路客运枢纽管理者所密切关心的问题。文章从标识的基本概念出发,对静态交通标识进行详细分类,基于旅客特性,对静态标识的摆放位置进行研究,并建立各类静态标识高度设计模型,为大中型铁路客运枢纽中的静态标识空间布局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位于城市中心区的新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正在快速发展建设,站城融合综合开发模式下的铁路综合客运枢纽是未来综合交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其功能布局具有交通隐形化、空间一体化、衔接无缝化、管理集中化、服务智能化等新特点。近年来,虽然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建成,但整体效率不高,各种交通方式由于条块分割等衔接不畅,枢纽功能布局规划理论与方法较为缺乏,不成系统。本文以沙坪坝综合交通枢纽为例,结合项目特征分析其布局模式的选取,以交通需求预测为依据进行各功能模块的规模测算,考虑枢纽的复杂度、关联度并构建布局优化模型设计其布局方案,探讨站城融合新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功能布局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1.
德国柏林中央车站的建设理念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耗巨资历时10余年建成柏林中央车站,向世界展示了利用中心城区交通区位优势,综合多种运输方式的大规模换乘效率,实现“零距离”垂直换乘,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与城市地面交通矛盾的一体化铁路枢纽建设新理念。目前国内不少大城市把原来位于市中心的铁路客站简单移至城外的做法,值得深刻反思。铁路客站是惟一能够保留在大城市中心地区的大型公共交通枢纽,认识不到这一点,铁路就可能失去自己的根本性竞争优势,城市也会因为交通血脉不通而大大降低活力。  相似文献   

12.
近日,《西宁、格尔木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通过环保审查。总体规划实现后,将进一步完善青海综合运输网络,促进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实现"无缝衔接"和"有机衔接"。西宁、格尔木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把不同线路、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活动连接成整体。公路枢纽还能通过系统组织客货流的合理流动,来减少站场周围的交通压力,改善城市的交通状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建设大型综合客运枢纽时,应充分考虑枢纽规模效益与城市交通系统、居民出行需求关系,寻求最佳平衡区域,并从城市规模、空间结构、交通需求特性、交通网络、土地和资金需求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给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东京都市圈、巴黎大区和纽约大都会区的市郊铁路与中心城区交通衔接特点,提出了本线直达、跨线直通和枢纽中转三模式衔接分类方法;认为我国超大城市应尽量采用本线直达模式、新建市郊和相衔接城轨线路应开展跨线直通专门论证、充分利用多枢纽中转模式,实现与中心城轨道交通网衔接、城市副中心应作为市郊铁路选线的重要控制节点和枢纽中转首选;提出重点突破两网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技术标准障碍,探索利用对外铁路枢纽之间联络线通道实现市郊铁路贯通中心城,加快研究满足跨线直通、连结城市副中心的快速轨道环线,加强市郊铁路车站的接驳交通组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交通进入多元化时代,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城市综合运输网络的重要节点越来越受到重视。潍坊火车站位于潍坊市中心附近、联运客运站西侧,公路、铁路、城市公共交通等多种运输方式在此中转、集散、过境,属综合型客运交通枢纽。本文针对现状主要交通问题,依据规划设计的服务客运量对枢纽规模进行定量分析,并从火车站、客运联运总站、公交场站三个方面进行交通组织,体现自动化、信息化、人文化设计。以期为同类枢纽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交通流线设计是关系客运枢纽交通功能实现的关键问题。当前建筑与交通两个学科领域共同推进的客运枢纽交通流线设计理论研究从不同学科视角分阶段进行,存在较为明显的"学科壁垒"现象。该现象的存在使得客运枢纽交通流线设计理论中一些底层的基础性规律研究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客运枢纽交通流线设计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的脱节,并导致我国客运枢纽在从单一运输方式客运站向综合客运枢纽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诸多工程设计实践中的困惑与运营实践中的问题。客运枢纽交通流线设计理论研究中"学科壁垒"现象的揭示,有助于运用跨学科视角,推进相关基础理论研究,为我国综合客运枢纽设计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成都地处我国西南,是四川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是国家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和全国重点综合配套改革城市。为了落实成都在西南地区的“三中心、两枢纽”的发展定位,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成都必须建立合理有效的综合运输体系,为经济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和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一、成都市综合交通现状及存在问题近几年,在国家加快西部大开发和以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支持下,成都市的综合运输得到了迅速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日趋完善,已经基本形成了以铁路、公路…  相似文献   

18.
单连龙 《综合运输》2012,(12):43-46
本文总结了武汉市客运枢纽交通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武汉客运枢纽交通衔接人性化、层次化、多元化和高效化等规划原则,以及交通衔接的规划思路,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武汉客运枢纽交通衔接的总体规划框架。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解决存在的交通问题,让城市交通能够科学、可持续发展,上海在2013年底形成了新一轮的《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上海围绕四个中心建设,加快建成国际海空枢纽城市和着力打造绿色交通都市,要构筑一个安全、畅达、高效、绿色、文明的国际大都市一体化交通。  相似文献   

20.
顾民  潘亮 《综合运输》2021,(2):59-65
本文对高铁客运枢纽区域内步行交通的影响范围和功能定位进行分析,提出在站城融合理念下,步行交通是高铁客运枢纽最重要的交通方式。利用开源数据,对比我国京沪高铁沿线与日本东海道新干线,以及北京南站、上海虹桥站、东京站、名古屋站,分析枢纽步行交通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站城融合背景下枢纽步行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重点和指标体系,为高铁客运枢纽实现站城融合、建立完善的步行交通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