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火电厂各种废碱水和混合废碱水用于烟气脱硫进行了探讨。将热烟气由NDH多功能烟气分析仪引入装有废碱水的吸收瓶发生反应,从而测得废碱水的脱硫效率。试验表明,各种废碱水和混合废碱水的脱硫效率分别在75%和85%以上。在2台35t/h锅炉使用的文丘里旋风水膜除器上具体应用,脱硫效果良好。本技术具有较现实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将锅炉冲渣废水应用于烟气脱硫系统,充分利用灰渣中碱性物质后,补充投加少量碱性药剂,采用双碱法脱硫,脱硫效率达到55%,脱硫成本低廉,表明以锅炉冲渣水为水源进行湿法除尘脱硫,既经济又可达到稳定脱硫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中小型燃煤锅炉烟气除尘脱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控制锅炉烟气 S O2 排放浓度,需对目前众多中小型燃煤锅炉的除尘器增加脱硫功能。对既有多管除尘器,可在其后串联一湿式脱硫装置,组成干湿组合式除尘脱硫系统;对既有麻石水膜除尘器,可在除尘器筒体内增设一旋流板,在污水循环系统中加装灰水分离器,并利用各种碱性废水,提高脱硫效率。改造后,烟尘浓度、 S O2 浓度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简单介绍了三种干法脱硫技术,喷雾干燥法,炉内喷钙法,循环流化床脱硫法的工艺流程。分析了三种脱硫系统运行后除尘器入口处烟气温度、湿度及粉尘的比电阻、粒径、粘性等性质改变,分析了粉尘性质改变后,对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过滤效率等性能的影响,以及减小不利影响的一些措施和办法,并提出了布袋除尘器更适合脱硫后烟气的除尘。  相似文献   

5.
在综述我国燃煤中小型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结果指出,我国中小型燃煤锅烟气脱硫技术近期是以完善湿法脱硫技术为主,无期将大力发展干法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日趋完善,应对脱硫工艺进行优化设计。以云南宣威电厂临时烟囱烟气脱硫为实例,为解决原有烟囱防腐和烟道改造施工而影响机组运行这一难题,详细阐述了临时过渡烟囱的改造技术和烟囱的烟道入口运行中封堵技术,以及该技术的设计及实施。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小型燃煤锅炉多为湿式烟气脱硫。加强对湿式烟气脱硫运行中的碱性溶液pH值、烟气含湿量控制,定时清理积灰,合理调整系统风量,及时对运行中烟气颜色异常、正压燃烧及风机、烟道、水泵腐蚀损坏的故障处理。制定操作规程、运行记录等管理制度,以确保正常运行和SO2的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8.
对北京大博创业公司生产的TL型脱硫除尘设备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锅炉烟气经过脱硫除尘后,二氧化硫排放浓度降低了5.4倍,烟尘排放浓度降低了20.8倍,锅炉烟气排放浓度低于GB1327-9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此种装置有湿式和干式两类。目前多采用湿式,烟气接触吸收液,除去硫氧化物,脱硫率高且稳定。脱硫后的烟温50~60℃,达到酸的露点,应严防排放酸雾。当前日本主要排烟脱硫装置见表1。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针对小炉窑脱硫的治理方案。该方案通过对煤洗选、配制固硫药剂、炉内固硫、湿式烟气脱硫等措施,除去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进而达标排放。该方案不仅显著降低了二氧化硫污染,而且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针对青岛建筑段锅炉脱硫除尘器运行不好的现状,查找并分析了原因,同时提出了改造方案。由于锅炉连续排污水的pH正好可满足脱硫除尘器所需碱液的pH,所排污水量也基本可满足脱硫除器所需投加的碱液量。因此,将锅炉连续排污水引用到湿式脱硫除尘器上,既可以节省水资源,又可以节省投加的石灰量,同时还可以废治废,利用超标污水治理超标废气,使污水和废气同时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2.
对花岗岩冲击式水浴除尘脱硫装置进行分析,探讨操作条件和装置的优缺点,以及克服办法。并用监测数据说明:锅炉烟气经过除尘脱硫处理后,浓度低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但对于某些含硫量很高的煤,因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特别高,则需要串联二套装置或采用其它工艺才能保证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采用湿法烟气脱硫方法上各持己见,大家都在探讨、试验,以期使对浓度在1000mg/m~3左右或更低一些的低浓度二氧化硫(硫氧化物)的治理技术,由试验阶段走向工业化生产阶段。国内外研究的低浓度二氧化硫的排烟脱硫方法的过程,实质是利用某种介质与气相中的二氧化硫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使之转变成液相或固相生成物,尔后或丢弃或回收,从而保证不排入或少排入大气环境中。本文将要讨论的是燃煤烟气湿法脱硫方法,究  相似文献   

14.
根据地铁车站物理模型,对站台层列车中部车厢着火引发火灾时的烟气扩散进行三维模拟,分析安装屏蔽门对岛式和侧式2种典型结构站台层烟气扩散及控制的影响。用能量方程、动量方程、连续性方程、组分方程和完全浮力修正的k-ε方程描述烟气湍流流动,用SIMPLEC算法求解。结果表明:对于2种典型结构层,在发生火灾360 s时,未安装屏蔽门的,烟气均已扩散蔓延至整个站台层的上部空间并沉降至1.8 m的安全高度,人员疏散均较为困难,安装屏蔽门的,所有疏散楼梯口均能保持正常状态,屏蔽门对烟气的扩散起到很好的阻拦作用,且排烟口和隧道排出了更多的烟气;安装屏蔽门后,岛式、侧式站台层的排烟效率分别提高15.8%和10.1%;侧式站台层的抽吸烟气作用更加明显,比岛式站台排出了更多的烟气。由此可知,在2种典型结构的站台层中安装屏蔽门,可以加强对站台层火灾时烟气的控制,为人员及时有效地疏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在地铁站火灾中,对人员危害最大的不是火本身,而是因火灾而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因此研究高效的烟气控制模式就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采用CFD方法运用κ-ε双方程三维紊流模型分别对轨道中央列车车厢和站台层左侧两楼梯中间位置着火情况下烟气扩散情况进行模拟,比较屏蔽门对站台层火灾烟气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安装屏蔽门并制定相对应的自动门开启数量后,至少能保证6 min的安全疏散时间;排烟风机对站台层的抽吸作用更加集中,风机的效率至少提高10%;站台层内温度也随着排烟效率的提高而显著降低。该研究为城市地铁防排烟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也为地铁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和性能化消防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施加竖向细水雾幕的缺陷,对水雾喷头进行改进,使之产生水平向的细水雾幕。以某地铁车站为原型设计试验台,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水平雾幕对地铁车站火灾的挡烟、隔热及顶棚射流火焰抑制、烟气沉降抑制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施加水平雾幕具有较大的水平动量,雾通量在喷头前方呈均匀分布,而施加竖向雾幕其雾通量集中在喷头下方;施加水平雾幕对顶棚射流火焰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火焰长度减小约40%,且火焰不能穿越雾幕;施加水平雾幕的隔热效率均比施加竖向雾幕高10%左右,且施加水平雾幕对烟气层的扰动更小,雾幕作用区烟气沉降幅度较小;施加水平雾幕后方有明显的烟气分层现象,且烟气最高温度、烟气出口速度均小于施加竖向雾幕。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自激式脱硫除尘器除尘脱硫机理,阐述了吸收液温度、pH值和液位高低对除尘脱硫效果的影响,指出了对其控制的适宜范围。测试结果表明,除尘效率可达90%~95%,脱硫率可达70%~74%。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带上盖开发的地铁车辆段咽喉区排烟系统的合理设计方案,基于火灾科学与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自然排烟方式和组合排烟方式的关键参数及烟气控制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排烟方式下,盖板上方的自然排烟口排烟效率与开洞率呈二次函数关系,当开洞率达到4.73%时,盖板上方的自然排烟口排烟效率可达到最大;在组合排烟方式下,自然排烟区域和机械排烟区域之间的挡烟垂壁高度增加至2.5 m,基本可以将火灾烟气控制在着火区域一侧;机械排烟区域发生火灾时,采用羽流模型计算机械排烟量,组合排烟方式能够有效控制火灾烟气。  相似文献   

19.
利用洗衣废水中所含碱性及表面活性等物质与燃煤烟气中SO2及烟尘的相互作用原理,建立了一套洗衣废水洗涤燃煤锅炉烟气的气、水综合处理设施。运行结果表明:外排烟气中烟尘达到GB13271—91一类区排放标准,SO2脱除率>60%;外排水中除pH略高外,SS、CODCr均达到GB8978—88二级排放标准。达到了双废皆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泡沫除尘器的脱硫性能,将所用水喷淋液改为碱液,对液气比、塔速、碱吸收液及二氧化硫的浓度等对脱硫效率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当碱液采用烧碱时,其质量分数应大于1%,在塔速为2.0m/s、液气比为1∶5~1∶4(kg/kg)时脱硫效率可达70%左右,从而为泡沫除尘器实现脱硫除尘一体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