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曾迥立  刘嵘 《汽车技术》2003,(12):14-16
阀是动力转向器的关键元件,其静特性决定着转向器的性能。阀静特性包括其流量特性、压力特性和流量—压力特性。根据阀等效液压桥路模型,建立了汽车动力转向器恒流源阀压力静特性的一般公式和负载压力与阀入口压力之间的定量关系。对任意曲线切边矩形阀口压力静特性的计算方法做了阐述。最后,以圆弧切边阀口为例,讨论了与阀压力静特性有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某车型的转向器选型设计,从整车转向设计要求出发,分别从输出扭矩和输出行程两方面进行校核计算,确定合适的转向器性能参数,进而选用整体循环球式动力转向器,5 000km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转向器满足整车转向要求。  相似文献   

3.
刘超 《汽车技术》2004,(5):11-13
在动力转向器的性能检测中,力特性曲线是最重要的一个项目。性能测试中常会遇到力特性曲线不平滑、曲线扭力值达不到设计要求、曲线对称度差等问题:对其进行的分析表明,力特性曲线不平滑是南于扭力突变引起的,曲线对称度差一般是南阀芯阀套槽口的均分性质量及调阀打销的不准确性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整体式齿条工动力转向器的转阀式分配阀的结构及制造技术作了概要分析。介绍了朋迪克斯型转阀式分配阀、曼型转阀式分配阀,卡耳措尼型分配阀,并重点分析了朋迪克斯型转阀式分与阀中转子及阀套的加工方法及所需设备。  相似文献   

5.
随着智能底盘平台化的不断发展,整车性能也在不断提升,需要改进智能底盘线控转向性能,并对实车线控转向进行分析与验证,以保证用最小改动量来满足市场需求。本文以CANoe软件针对某工业一体式模块化智能底盘对转向器行程进行了测试,完成了理论分析与实车验证,并对最小转弯半径和最大转向角度进行了试验,为线控车辆转向系统的研究与控制提供了方案。  相似文献   

6.
汽车刹车踏板发硬的原因和解决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马轿车在制动过程中会发生制动力正常但踏板感觉较重的问题,即制动发硬。影响踏板力几种因素:进气歧管负压不够、真空单向阀泄漏、助力器真空泄漏、助力器制动主缸皮碗损坏自由行程太小或者无自由行程等。但本文所涉及到是从设计原理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到解决的措施。影响制动发硬的关键因素是真空助力器橡胶反作用盘和阀塞间的间隙值所决定的真空助力器起作用时的起跳点所对应的起跳值JP、真空助力器橡胶反作用盘的硬度和平面度。  相似文献   

7.
电子控制液压动力转向技术是通过对传统的液压动力转向器的控制阀进行改造,增加一套通过电子控制的电动旁通阀,根据车速和方向盘的转角,控制进入转向器工作缸的助力油,从而改善车辆在高速时转向器的助力特性。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子控制液压助力转向器的组成﹑原理及特点,及其在混合动力客车上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是以气制动阀和加速阀及继动阀为例提出了气制动工作阀类的静特性计算方法,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比较,证明该计算方法误差不大,可以在设计分析工作中应用。文中导出了气制动阀之输入力和行程与输出气压的关系、开始具有输出气压时的输入力和行程、具有随动作用的范围等全部静特性计算公式,导出了加速阀及继动阀之操纵(信号)气压与输出气压的关系、开始输出气压所需的操纵气压等静特性计算公式。对计算结果与现有试验结果作了比较,分析了部分主要结构参数对静特性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某自动挡车型在急加速急收油门工况下涡轮增压器压气机泄气噪声问题,对泄压阀工作原理进行研究,并通过NVH测试设备采集问题工况下的噪声数据并进行分析,确认噪声为压气机泄压阀泄压过程中高压气体快速通过放气旁通流道时产生的气流声。然后,制定了缩短泄压阀行程及节气门缓关标定的优化方案,并制作样件和更新标定程序,搭载整车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缩短泄压阀行程及节气门缓关标定的优化方案能有效改善压气机泄气噪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自卸汽车在使用中需要有举升限位功能,以保护整车工作的安全并节约发动机的功率等。活塞式单级液压缸是在其内部设置限位机构,而套筒式多级液压缸在其内部设置限位机构不容易实现,需在液压系统中配制限位阀(见图1)。该限位阀为二位二通常闭式机控阀。自卸汽车的货箱举升到终  相似文献   

11.
动力转向器是一种性能优越、技术成熟的产品具有安全性好、操纵轻便、使用寿命长、转向灵敏度高、体积小等优点 ,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非常普遍。但由于其结构是建立在机械式转向器的基础上 ,技术要求较高 ,维修难度也较大。本文分析了动力转向器及其他转向系统部件的故障原因 ,并就一般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1   故障实例分析几台中巴产品车 ,售后不久动力转向器即发生异响 ,且有发卡现象 ,有时打不动转向盘 ,为此组织分析该批转向器。转向器为整体式 ,由控制阀、动力缸及机械转向部分三大部分组成。控制阀为结构先进、灵敏度高的转阀。机械…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描述了电动动力转向器的发展及其特点,说明了电动动力转向器的构成,分析了电动动力转向器的关键元件设计。  相似文献   

13.
我公司BJ2310系列农用车采用循环球式转向器,有的用户反映此转向器随着车辆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变得转向发沉。经过仔细调查,我们发现以下几条是造成该类型转向器发沉的主要原因: 1.转向器清洁度达不到国家标准的要求,造成转向发沉; 2.个别配套厂家的转向器壳体上没有设计通气塞,转向器内的气体泄不出去,从油封处泄漏,造成密封不好,易进入灰尘,从而降低了清洁度,导致转向发沉; 3.循环球式转向器循环钢球和滚道应为四点接触,有的  相似文献   

14.
陕重汽某车型是陕重汽主打车型,在国内重卡市场占据重要位置,但由于相关产品生产制造误差,国内外高度阀产品设计标准差异化以及千差万别的使用环境,导致项目初期高度阀出现诸多不适应的情况。针对这些故障现象,基于现场大量的测量结果和相关理论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并设计了相关试验方法以检验国内外不同泄漏量标准的等效性;根据高度阀实际应用环境,对高度阀的"死区"进行了合理分析,拓展了国内高度阀应用经验;针对新品入库检验和售后市场,设计了高度阀相关的检验方法和设备以便于快速判别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1、2档限位刚度优化解决限位不足导致的过行程问题;通过系统优化匹配及3、4档双锥同步器设计,实现换档冲量优化,大幅降低换档力;通过换档叉轴W槽及M头按照黄金分割比例进行最佳手感设计,改进N档换档定位、回位、助力以及爬坡/下坡行程比,使得手感提升。  相似文献   

16.
针对循环球动力转向器性能试验台架的功能要求,设计了循环球动力转向器性能测试系统。该系统选用伺服电机驱动转向器的输入端,电动伺服液压摆动缸对输出端加载模拟阻力,通过VB编程调取采集卡相关驱动函数进行试验台的数据采集。系统能实时监控数据,实时绘制曲线,并能依据评价标准对测试结果做出合格与否判断。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良好、工作可靠,软硬件设计符合设计规范,其精度及实时性能达到了设计目标,避免了盲目进行实车试验造成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浮动活塞限位减振器结构和工作机理的基础上,建立浮动活塞限位减振器的数学模型,利用AMESim平台建立其的等效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该减振器的特性曲线表明在接近复原行程终点处产生了附加阻尼力,该附加复原阻尼力起限位缓冲作用。利用减振器示功机对浮动活塞限位减振器进行示功特性试验,将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比对,验证了基于AMESim的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转向器齿条硬度全自动测试分选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国内首次研制成功转向器齿条硬度全自动测试分选系统。该系统可自动测试转向器齿条的里氏硬度,可转换成相应的洛氏、布氏、维氏值,并按生产要求自动进行分选。系统采用上、下位机结构,设计了智能测头,由微机控制步进电机和气动装置实现位移和机械动作。介绍了系统的测量原理、系统结构、硬件及软件。  相似文献   

19.
汽车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变速比传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巨民  张蕾 《汽车技术》1995,(12):12-15
对汽车转向系杆系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齿轮齿条式转向器采用定速比传动的缺点及采用变速比传动的必要性。讨论了手动及动力转向器变速比曲线的选择原则及方法。剖析了国外为夏利轿车转向器设计的速比曲线,给出了其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20.
车用减振器的外特性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某轿车的弹性阀片和弹簧结合型减振器的结构形式,建立了减振器复原行程开阀前、开阀后及压缩行程的阻尼力力学模型,推导出了减振器阻尼力的计算公式,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出该轿车减振器的模拟工作特性。计算机仿真和生产实践证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是正确的,计算方法也符合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